学会生活化写作 巧解写作难题

作者: 赵品玉

[摘 要]生活化写作不仅是一种写作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生活化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写作能力,引导他们积极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从而使作文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自然流畅。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1-0025-03

生活化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活化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作文,使作文更加真实、生动。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缺乏表达的灵感和技巧,导致作文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化写作成了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观察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生活化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仅依赖语言的运用,还依赖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教会他们通过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发现写作素材。例如,可以观察家庭生活日常。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如父母之间的默契、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执与和解等,获得写作素材。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事件及细节,获得能够展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和成长的素材;关注家庭中的某个特殊日子,如家庭成员的生日等,记录在这个日子中自己的特别感受,从而获得写作一篇充满温馨和回忆的文章所需要的素材。又例如,可以观察校园生活的点滴。比如,关注校园中的某个特殊活动或事件,如运动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记录相关的精彩瞬间和感人故事,从而获得写作一篇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文章所需要的素材;观察图书馆里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样子、操场上体育课的热闹场景等,从而获得展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素材;观察校园中的小动物,如关注小鸟是如何在树枝上筑巢的,通过看小鸟的动作、听小鸟的鸣叫声,感受鸟儿的勤劳和坚韧,从而获得写作一篇关于“如何抓住细节”的作文所需要的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写作素材,还能够领略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总的来说,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写作素材其实无处不在,并由此生发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只有真正用心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才能够进行生活化写作,并写出真实、生动、富有表现力的作文,展现自身独特的文学魅力。

二、想象联想,丰富作文内涵

想象联想是生活化写作的关键。学生需要敢于张开想象的翅膀,勇于挖掘内心的世界。以“写作:发挥想象和联想”这一课例进行说明。在这堂课上,鼓励学生设想未来的科技发展历程以及人类的探索历程,并从中获取写作的灵感。这是一个课堂讨论话题,也是一次创作练习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探索各种可能性。要想写作一篇出彩的关于环保的作文,学生就可以通过想象来描绘未来的地球环境。可以想象地球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而面临崩溃,或者地球因人类的共同努力而焕发别样的生机。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联想,将现实生活中的环保行动与作文主题相联系,使作文更具说服力。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有这样一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郭沫若通过联想将“街灯”和“明星”这两个事物联系起来,凸显它们共同的特点——发光照亮夜晚。在写作中,学生同样可以由一个形象联想到另一个形象,如由一片落叶联想到秋天的到来,由一个微笑联想到温暖的阳光等。这种由一个具体事物联想到另一个相关事物的写作技巧,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在某一篇文章中,作者写他由在海滩上发现的一块琥珀,联想到古代的森林被大水淹没,而其中树脂包裹着昆虫最终变成琥珀的情景。这种基于现实的联想,能够激活读者新奇的感受。联想与想象还可以用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或情境,如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世界,或童话故事中的奇幻国度。充满想象和联想的作品往往能够带给读者新奇和震撼的体验。学生在进行想象和联想时,需要注意情节的设置。一个好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学生应该通过合理的情节设置来丰富文章的内涵。在这堂课上,学生还学习了如何设计扣人心弦的情节,如何通过起伏的情节描述吸引读者的眼球等。学生可以通过设计一段引人入胜的情节,构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

“写作:发挥想象和联想”这堂写作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挥想象和联想,丰富写作技巧,进而使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学习,学生意识到想象、联想和情节是生活化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能够帮助他们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世界。通过发挥想象与联想,学生可以写出内容更丰富、更有趣、更深刻的文章。

三、注重情感,提升作文感染力

学生生活化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灵感的迸发,还需要深入感悟生活,用心体验情感。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学生应该用心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将内心的感受融入作文。学生可以通过体验生活中的喜悦、忧愁,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为作文增添情感色彩[1]。深入感悟生活可以使写出的作文有更多的生活气息,从而有利于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学生需要注重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和深度。情感表达应该真实而深刻,学生应该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感染读者。举例来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使写出来的作文更加真实感人。真实的情感表达能够打动读者,推动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文内容,产生共鸣。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作文的影响力。学生还需要注重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情感表达不仅涉及情感释放,还涉及技巧的运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场景等,巧妙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使作文更加动人心弦。比如,在写作《告别的泪水》这一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描述生活中的一次突发事件,如失去宠物、与好友分别等,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与不舍,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等。学习“如何抒情”对学生来说十分关键。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鼓励学生表露真情,做“性情中人”。通过巧妙运用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使写出来的作文更加生动感人。

学生需要深入感悟生活,用心体验情感,并在生活化写作过程中注重情感表达的真实性、深度以及相关方式和技巧的使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更加丰富、真实、动人的作文,展现自己独特的写作风采。

四、品析名作,提升写作技巧

在生活化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而苦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活化写作技巧,教师应充分发挥名家名作的指导作用。例如,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鲁迅通过描写童年时在百草园的快乐时光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展现自身的深刻感悟。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感受其语言魅力和情感色彩。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鲁迅是如何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引起读者的共鸣的。最后,在分析鲁迅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教师布置写作描述童年时光的文章的任务。在写作前,教师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寻找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似的情感点,并尝试运用习得的写作技巧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引入其他名家名作,如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让学生品味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作品,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写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并引导解决;对学生写作中的亮点,教师要给予肯定。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化写作技巧,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有情感的文字,进而促使学生写出更加生动、更有深度的文章。

五、注重表达,打磨作文细节

语言是作文的载体,学生应该注重语言表达的精细化,使作文更加生动。举例来说,可以通过运用生动的形容词、恰当的修辞手法等,增强作文的形象感和感染力。当描述一个人物时,可以使用具体而生动的形容词来刻画人物的外貌,或者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人物的语言表达,使人物更加立体和鲜活。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作文的基础,学生应该注重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使表达更加清晰准确[2]。例如,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避免语言的重复和模糊,提高作文的语言规范性。在表达观点或描述场景时,应该注意词语的选用,从而确保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写作的意图。

优美的语言能够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应该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流畅,使作文更加动人。可以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凸显语言文字的节奏感等,提高作文的语言美感。比如,在描写雨后的清晨时,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雨后的清新空气、鸟儿的欢快歌唱等,展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有诗意和魅力。

只有不断地精心雕琢语言,使其更加生动、准确和优美,才能够提升作文的质量和感染力,进而吸引读者的眼球,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

六、反复修改,打造精品佳作

在学生生活化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注重作文的反复修改是极为必要的。首先,学生需要树立反复修改作文的意识。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学生应该注重反复修改,不断完善作文。通过反复修改,学生可以逐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自身的写作水平。举例来说,学生可以在初稿完成后,重新审视文稿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不断挖掘和丰富文稿的内涵,从而使文稿更加完美。其次,学生需要明确修改的重点和方向。修改不仅仅是简单修改错别字和语法错误,更重要的是对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学生可以通过修改内容的组织结构、叙述方式等,提高作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3]。学生应该从整体上审视作文,确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都紧扣主题、符合逻辑、表达清晰,使读者能够流畅地理解和接受。最后,学生需要意识到,不能为了修改而修改,修改是为了提高作文的质量。比如在“写作:说明的顺序”的教学中,教师就鼓励学生不断修改自己的作文,以进一步规范说明语言,正确使用说明方法等。学生可以通过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发现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以获得更好的写作效果。学生还可以通过评估修改后作文的质量和阅读反馈,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学生应该在修改后立足创作初衷再次审视作文,确保修改后的作文更加贴近创作初衷,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学生在生活化写作过程中需要重视修改,特别要注重修改的重点和方向,以及修改的效果和相应的评估。学生只有通过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才能够使作文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习得生活化写作的策略,轻松拿高分。通过观察生活、想象联想、注重情感等方法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提高写作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同时,通过品析名作、注重表达、反复修改等方法的运用,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打造出更加优秀的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化写作的指导,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周自馨. 基于“写作生活化”理念的写作教学策略研究: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教师,2023(13):15-17.

[2]  周莉莉.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J].读与写,2021(4):38.

[3]  邓永琼.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引入生活化教学的途径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1):18-19.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