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探究

作者: 张浩飞

[摘 要]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体育教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教师要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弘扬民族文化。文章介绍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路径,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为相关专业教学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1-0052-04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体育教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缺乏认同、人们缺少主动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民族传统体育尚未形成气候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制度缺失。同时,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缺少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存在应试教育倾向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正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任务。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教育价值。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我国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其中不乏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传统体育运动,这些运动与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环境、文化传统、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例如,藏族的高山滑雪和赛马、蒙古族的摔跤、满族的滑翔伞、瑶族的长鼓舞和铜铃舞等,都是各少数民族的代表性运动。通过这些运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内涵。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而且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笔者所在学校的课间操就融入了瑶族铜铃舞的元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也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精神内涵丰富

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等。民族传统体育中往往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价值,如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采取柔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强硬的对抗方式;再如传统武术包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提醒人们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

(三)传承方式独特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传承方式存在较大的区别。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主要依靠身教示范和口头传授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传承下来的内容更真实、生动和直观,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传承方式注重人际交流和情感沟通。以中国武术为例,中国武术一般是师父通过身教示范和口头传授的方式传给徒弟。这样传承不仅可以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武术的技术要领和奥秘,还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感受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同时可以加强师徒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除了言传身教,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其他的传承方式,多元化的传承方式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普及面广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如武术、舞蹈、游戏等,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和学习,因此它的普及面广。首先,民族传统体育在各个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如蒙古族的马术、藏族的射箭、哈尼族的木球、汉族的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渐被人们熟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得益于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不仅包括身体锻炼和技能训练,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样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接触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应用等方式了解、接触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二、初中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师在制定初中体育教学目标时,应深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以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信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和交往。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融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初中体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融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初中体育教学在内容设计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

1.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应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设计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层次性与渐进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逐步提高技能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3.实用性与趣味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广西民运会是展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平台,笔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结合广西民运会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设计了壮族三人板鞋竞速和瑶族陀螺的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介绍壮族三人板鞋竞速的起源、发展及规则,让学生了解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同时,笔者还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包括平衡感培养、步伐协调等,逐步提高学生的竞速水平。

陀螺是瑶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瑶族陀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然后教授瑶族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比赛规则。通过实践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瑶族陀螺的旋转技巧和比赛策略。

在教学中,笔者开展小组活动或比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切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激发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能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很多。比如,传统民族舞蹈以丰富的表演形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传统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传统民族舞蹈的美和文化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技能。另外,一些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也可以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比如,踢毽子、跳绳、打陀螺等都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并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广西民运会作为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盛会,其项目比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广西民运会项目比赛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意识。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广西民运会项目比赛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和乐趣。如组织学生进行壮族三人板鞋竞速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练习、互相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如在瑶族陀螺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在比赛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游戏化教学法。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转化为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能和规则,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示范教学法。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巧,通过示范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

整合教学资源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育素养的关键。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时,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确保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能顺利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整合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资源。

1.教材资源。结合广西民运会项目比赛的特点,编写或改编适合初中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为教学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2.师资力量。加强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

3.设施资源。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特别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设施,如武术器械、舞龙和舞狮道具等,从而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和整理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相关的视频、课件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5.社会资源。与当地的民族体育协会、文化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讲座,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展。

6.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练习和比赛,同时动员家长和社会人士关注与支持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

(五)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建立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时,将民族传统体育评价纳入其中,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评价体系应该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评价中,应该考虑学生的技能水平、表现能力、参与度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充分反映其价值和意义。

(六)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建设初中体育教师队伍时,应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提高他们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首先,要加强对初中体育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初中体育教师深入了解和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初中体育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素养。通过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能力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素养进行评估,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必要的设施,提供良好的教育管理服务和保障,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文化环境,同时鼓励教师多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交流,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综上,初中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可以丰富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要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需要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   参   考   文   献   ]

[1]  顾明.关于传统武术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民族精神的培养策略[J].武当,2022(11):73-75.

[2]  林树清.初中体育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1):47-48.

[3]  蓝华生.民族体育与初中体育教学的融合探究[J].新智慧,2020(29):31,33.

[4]  刘军.浅析民族传统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9(6):124.

[5]  吴东亮.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研究对策[J].读写算,2018(8):21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