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途皆知识,“学”中悟成长
作者: 韦翠玲[摘 要]文章以广西容县罗江中学为例,梳理了作为侨乡的容县丰富的研学旅行活动资源,在明确研学旅行活动的意义与目标的基础上,展示了容县多个研学旅行活动基地的利用情况和多样化的研学课程设计,以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的教学推进策略。
[关键词]研学实践活动;侨乡特色;五育并举;综合素质;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1-0069-0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模式的创新,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逐渐受到关注。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基于本土特色的研学课程开发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特色和亮点。容县是广西著名的侨乡,探讨基于侨乡特色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以广西容县罗江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研学旅行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开展的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旨在为推进具有侨乡特色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一、挖掘当地优秀的研学旅行活动资源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提出“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容县是广西著名的侨乡,有17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深度发掘、充分利用的潜力巨大。
容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广西的文物大县,光文物单位就有20处。容县博物馆馆藏各个历史时期珍贵文物6700多件。汉唐时期西山冶铜遗址、唐代古经略台、唐景子铜钟、宋代城关窑址、明代真武阁木构建筑等是容县丰富历史文化遗存中的代表。其中古经略台真武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四柱悬空的独特构造征服世人,是对中国古代建筑学、建筑材料学、堪舆学和宗教学的精妙使用和完美平衡,被誉为“天南杰构”,是国内古建的绝响。
容县具有丰富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传说这里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故乡。贵妃山、贵妃井、贵妃庙、贵妃祖坟等古迹在当地仍然有保留。此外,清乾隆太子傅何畴、现代戏剧家封凤子、民族学家徐松石等都是容县人,他们对容县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容县在民国时期是个将军县,曾走出几十位将军。这些将军有的曾直接参与或支持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有的投身人民解放事业,为国家民族的生存、进步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容县留下了不少的别墅(故居),现存保护完整的建筑有9座,这些建筑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容县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都峤山以“第二十洞天”而闻名,它坐落在容县县城10公里外,拥有“丹崖绿树,水碧峰林”的丹霞地貌美景,唐宋时期,这里道、佛、儒三教和谐共生。都峤山的美景令苏东坡、李纲、徐霞客以及后世的众多文人流连忘返,《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宿都峤山灵景寺》等诗作让都峤山更有文化色彩。
容县是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县,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容县境内有都峤山风景区、都峤山森林公园、都峤柚谷、望君山奇石公园、松山镇大水村风景区、松山雅秀峡风景区、容西乡立垌兰花基地、自良镇沙田柚基地、黎村镇天堂湖温泉度假山庄等知名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容县还是“中国沙田柚之乡”,是“中国珍果”——沙田柚的原产地。此外,容县的采茶戏、木偶戏等地方小戏也很有特色,这些都为发展容县生态旅游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容县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宝贵的教育素材。这些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研学旅行体验。
二、明确研学旅行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对于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实现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大意义。传统的侨乡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必将为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丰富而宝贵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侨乡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对祖国、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学旅行活动还可以促进侨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让学生走出校园,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和交流,推动教育公平、资源共享,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们以三年的研学旅行活动为主线,将每次研学旅行活动的综合评价作为辅助线,希望初中三年每位学生都能好好体验研学旅行活动,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真正做到集体参加、集体住宿、集体教育、个性发展。这样通过三年的积累,可以将学生的研学旅行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
三、细致认真做好研学旅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打造优质的校园研学项目,我们成立了领导及工作小组。由校长担任学校研学旅行活动领导小组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工作组、活动组织组、宣传工作组和后勤保障组。
安全工作组组长由负责德育的副校长担任,组员包括各班班主任,安全工作组主要负责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事宜。活动组织组组长由负责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员包括各科任教师和研学旅行活动学生总指挥部的成员。宣传工作组由办公室主任担任组长,组员包括办公室协调教师。后勤保障组由总务主任担任组长,组员包括总务处教师。另外,我们还邀请了部分民俗、历史、文化、侨务等方面的专家加入团队中,以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规范性、科学性,并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契合。
首先,在德育副校长的带领下,各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考察研学旅行活动基地开设的课程是否符合实际需要,二是详细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了解住宿环境的卫生情况和住宿人数,初步确定住宿的地点及标准。
其次,我们还认真做好研学旅行活动的相关准备:确定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师生人数,联系车辆;制作班旗、横幅、统一旅游帽等; 后勤保障组做好矿泉水等物品的置备;安排好教师进行拍照、录像;对困难学生进行摸底(资助困难学生以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印发研学旅行手册等。
再次,我们抓好安全工作,签订安全协议书。我们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真实的身体状况,并与学生家长联系,签订安全协议书;与租车单位和旅行公司签订相关协议书;向教育局报送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安全预案和审批等。
最后,我们认真做好行前准备。一是召开年级学生会,整体介绍研学旅行活动线路,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前期的相关培训,明确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向。二是科任教师推介预设的研学课题,供学生选择。三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好课题,或者自己预设课题,组建小的课题组,做好课题前期的准备。四是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题前期的资料搜集。
四、积极推动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
容县有众多的研学旅行活动基地,这些研学旅行活动基地基本涵盖了容县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为我校全面就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好的研学旅行活动基地还要有好的研学课程。目前,容县依托侨乡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了各类侨乡优秀的历史文化研学主题:侨乡红色革命文化主题、侨乡生态文明主题、侨乡生活体验主题、侨乡社会考察主题。研学课程内容有:侨乡优秀历史文化研学课程、侨乡红色革命文化课程、侨乡生态文明类研学课程、侨乡社会考察类研学课程、侨乡生活体验类研学课程。
为开展好研学旅行活动,我们依据各研学旅行活动基地的课程准备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如在容县冠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设置了红色文化+红军拓展课程;在雅秀峡拓展基地设置了一米菜园、手工编织等课程;在容州古城基地设置了文武“小全才”、探秘真武阁等课程;在禹华园基地设置了有趣的绳结、我是“小战士”、搭建安全屋、野外求生等课程;在都峤山基地设置了“小小地质学家”、文明礼仪“小标兵”、植物“小学者”等课程;在民国小镇基地设置了芝麻开门、芝麻工坊等课程。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也采取了不同的推进策略。例如,针对七年级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缺乏深度与广度等问题,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基本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一些基础性的研学项目让他们初步了解社会和自然。比如,七年级主要开展以“自然之旅”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精神。目标是通过对侨乡自然风光的考察,让学生了解都峤山宗教文化形成的自然、社会因素,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以班级和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包括学习过程的分工、总结,住宿用餐的安排,落实学校提出的“自主生活、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觉成长”的要求,这个过程增强了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用文明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注重集体利益,维护集体形象,突出团结、互助、谦让、责任、担当精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让集体充满温暖。
“自然之旅”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通过考察、体验、记录、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科学学习习惯,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我校的研学旅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同时,研学旅行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然而,我们在研学旅行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研学旅行活动收费超出部分家长的承受范围;部分学生对研学课程兴趣不高;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仍需加强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如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第二,进一步完善活动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第三,丰富研学内容,如结合侨乡文化、历史文化遗产设计文化体验、社会调查、自然探索等活动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为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第四,加强安全保障。学校、研学机构都要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要针对研学旅行活动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在活动前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制定,确保活动的安全性。第五,规范收费。研学旅行机构应该规范收费标准,做到收费透明化,让家长和学生了解每一项费用的构成、支出,对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并保护他们的隐私和自尊。
研学旅行活动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侨乡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能为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我们期待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保护与发扬侨乡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活动的组织,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研学旅行活动的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董玲雪.农耕文化融入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2] 陈国华.以侨乡文化为背景开展乡村研学旅行活动[J].试题与研究,2020(22):88.
[3] 莫伟华.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4] 麦晓霜.论容县民国将军故居的旅游开发[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4):44-47.
[5] 潘兰芳,徐标.学生春季研学旅行的认知及组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11):13-15.
[6] 常洁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模式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0(21):41.
[7] 相博文,樊小冬.基于研学旅行的高校博物馆教育发展历程、现实分析与优化路径[J].地理教学,2022(19):57-61.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