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较大规模农村初中办学突围之路

作者: 唐运章

[摘 要]学校要持久性发展,就需要形成一种精神。近年来广西全州县咸水镇白竹初级中学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教师高风亮节,学生奋发向上”的“白竹精神”。“白竹精神”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初中;“白竹精神”;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1-0088-04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快的大环境下,农村初中要办出特色和质量,需要坚守和奉献,需要培育和弘扬一种精神,进而形成一所学校的“灵魂”。灵魂也是一种精神,是培养学生品格、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所在,是学生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进、追求卓越的力量和精神支柱。然而,要形成学校的精神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面的沉淀。

广西全州县咸水镇白竹初级中学(以下简称白竹初中)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初中,扎根乡土,励精图治,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下,经过全校师生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形成了一种办学管理、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精神,被称为“白竹精神”。其基本内涵是“教师高风亮节,学生奋发向上”。“白竹精神”潜移默化中推动着这所乡镇初中的良性发展。该校五项并举,德、智、体、美、劳方面每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做好初中与高中的有效衔接,考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较多。

一、办学理念促形成

2006年,笔者调入白竹初中任校长一职,经过三年对师生的培养,2009年,学校创下纪录,学生中考成绩取得全县乡村之最。此后,学校每年都有新的突破。学校学生成绩“低入口高出口”,这全靠正确办学理念的引领,是榜样的作用和“白竹精神”的体现。

“教师高风亮节,学生奋发向上”的“白竹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白竹初中的办学理念。该理念朴素且接地气,即“三三二一 一”理念,推动学校实事求是,代表农村初中发展的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三注重”——注重全面发展,注重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三狠抓”——狠抓学校的文化氛围,狠抓教师努力教学的氛围,狠抓学生自觉学习的氛围;“二保证”——保证安全卫生,保证教学质量;“一口碑”——北有全州高中,南有白竹初中;“一目标”——学生成才,家长放心。同时,校歌歌词和校长寄语催人奋进。校歌歌词:我们是白竹初中好学生,传承奋发向上的光荣传统,爱学校,爱集体。美好的人生梦激荡在心田。努力拼搏,昂扬奋进,顽强学习,持之以恒。向着目标勇敢前行,向着目标勇敢前行前行,向着目标勇敢前行。我们是白竹初中好学生,我们是白竹初中好园丁,发扬高风亮节的美好品德。爱学校,爱学生,忘我的责任心永驻在心间。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辛勤耕耘。为着学生快快进步,为着学生快快进步进步,为着学生快快进步,我们是白竹初中好园丁。校长寄语:学生好习惯的养成终生受用,白竹初中毕业就读全州高中的学生中,黄健源2011年获全国高考理科状元,每年高考六百多分人数名列全县前茅,白竹初中毕业的龚楚寒、赵恒越2018年高考包揽全州高中文科、理科状元,赵恒越被清华大学录取,闫超美通过了清华大学领军计划,白竹初中毕业到全州高中的学生高考六百多分的近二十人。

白竹初中在正确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佳绩。近年来,白竹初中为县城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达三十多人,同时又培养出更多的战无不胜的优秀教师。白竹初中的魂是竹子精神,在县、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指导下,教师奋发向上,高风亮节,力争将白竹初中建设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一流学校。在这多重加持下,逐渐形成了“教师高风亮节,学生奋发向上”的“白竹精神”。

笔者十八年的坚守,让白竹初中从一个普普通通只有六百多名学生的乡镇初中变成一所榜样学校、一所教育部认可的广西乡镇唯一的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

二、重视培养学习生活习惯和学习思维习惯

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从进校第一天起,校领导和教师就扎实做好对学生长达两个月的入学训练,使学生定性并养成良好习惯。学生经历了松懈的寒暑假后再返校时,进行入学训练能使其形成好的品格和阅读习惯。

这个过程需要学校、班主任及授课教师细心和耐心地教导以及教师的感化。学生思维体系构建从理论上说是以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担负着活化知识与发展思维的双重使命,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需要教师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批判性、敏捷性以及系统性等方面一并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近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赵恒越和唐海豪、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李璇和陈永凯尽管都只是在白竹初中就读了三年,但对班主任和教师的教导有着无限感慨。初中的时光,他们和校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相处都其乐融融。

三、培养教师成为骨干教师、卓越教师

学校办学需要对教师进行培养。尽管在这十多年里,白竹初中被选拔到县城和市区的教师有近六十人,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下滑,反而蒸蒸日上。这一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入职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培养、卓越教师培养等多种方式方法,其中“青蓝工程”就是培养骨干教师的重要方式之一。“青蓝工程”是师傅带徒弟,通过优秀教师和卓越教师的传、帮、带来培养年轻的优秀教师和卓越教师。学校通过对教师的关爱和照顾,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

尤其是对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学校对他们都给予关爱,笔者亲自帮他们审材料以及给予荣誉上的倾斜。希腊哲学家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在于点燃。”对学生应该这样,对教师又何尝不是呢?这使得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有激情有斗志,快速进步。比如,从绍水镇调过来的唐艳丽老师,从朝阳中学调过来的刘艳萍、郑小银老师等,她们原本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很一般,但在白竹初中经过系统的培养迅速成长,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从咸水二中调过来的熊丽老师,培养三年后成为优秀教师,培养六年后成为卓越教师。她所教的班级各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55人中考时43人是A等,其余都是B等,即43人110分以上,其余95分以上。这充分展示了学校对教师培养的成效。

四、班主任工作形成合力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抓好班级管理的重点,学校要求班主任做好五项工作:学情调查、安排眼线、个别谈话、做好记录、家校联系。学情调查是通过民意测评准确了解本班的真实情况;除了班干,班主任还要安排可靠的眼线,更深入地了解本班学生具体情况;个别谈话是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做好记录是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情况进行激励和表扬;家校联系是家校共同参与监督管理和思想工作,同时学校领导做好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五、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激励

(一)学生培优补差制

农村学校如何培优补差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白竹初中把它看成一种活力,形成了白竹初中的一种制度,周而复始,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培优补差。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的法宝。学校将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的时间放在傍晚的课余时间,这也许是农村寄宿制学校与其他非寄宿制学校的不同之处。其他学校将此作为社团组织,而白竹初中的学生是纯属自愿参加,但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学校分年级进行培优补差,特别是对九年级学生的培优补差,学校更加重视。

首先,学校会召开全体教师会,使每个教师能清楚地认识到培优补差的目的和意义。目的主要有三点:第一,形成敢于拼搏、努力学习的氛围,能够参加培优的学生会珍惜时间和机会,排不到的学生会增添斗志,暗暗给自己鼓劲,内心充满向上的力量。第二,辅助学生学习较薄弱的学科补短板,迎头赶上。第三,通过培优补差培养年轻骨干教师。因为培优课是实战课,内容直奔重点、难点,能使年轻教师真正准确掌握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遴选全校教学质量较好的教师。给学生上培优课的教师必须有三年大循环的教学经验并在教学方面取得较优异的成绩,每个学科选一名教师作为组长,班主任作为副组长。组长负责把遴选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分工,布置工作,要求培优补差的优秀教师用公开课上最擅长的内容。授课教师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准备,将课件交给组长和备课组长成员进行审核,必须是“能通过,再进行”。同时要求教师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准备,公开课后必须有针对性地反馈练习并批改。副组长起到协调教师、了解学生上课效果的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做个别谈话以及其他思想工作,为学生增加内驱力,引导他们顽强拼搏。然后是值班领导到培优补差教室进行检查和督促,跟踪听课,并对学生听课情况和年轻教师参与情况进行登记。

再次,校长组织自愿参加培优补差的学生召开动员大会,给学生讲清培优补差的意义,让参加的每名学生都渴望弄懂弄通知识,使得每一名学生都爱好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挖掘学习的潜力。

最后,召开培优补差家长会,并邀请全州高中的领导和教师来校讲解初中与高中如何有效衔接。家长虽然是学生的监护人,但有时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不完全了解。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自驱能动力进行分析,促进家校联动,形成合力。

(二)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度

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领路人,是授课的总舵手。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班主任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然,首先是班主任要非常爱学生,其次是班主任要知道如何去爱学生。

学生接受班主任的爱,表现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需要班主任有激情和无穷的动力。如何调动班主任的激情和动力,要靠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度的驱动。

白竹初中的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度中,每天共有35个分值,并且每天都要上墙公布加分和扣分情况,每月累分,每学期算总分,对总分高者给予表彰。量化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早操、教室和清洁区卫生、宿舍晚检以及就寝纪律等方面。其中是早操占3分,守餐占8分,晚检占3分,教室、宿舍、清洁区卫生占9分,就寝纪律良好可加3分以及午检纪律加分等。每天公布分数之后,班主任和学生都非常认真,哪怕被扣一分,班主任都要问清楚原因。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班主任认真地抓班风、班纪、学风。同时,学校还把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度的分值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参考。

(三)改革教师管理和内部岗位聘用制

内部岗位聘用制是学校聘用班主任和聘用授课教师,组成一个始终以班主任为轴心的团队。目的是使所教班级更具有活力,教学质量更高,学生更守纪律,更有班级荣誉感。这个制度白竹初中实行了十八年。

第一,每一次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测试后,都要组织授课教师对总体情况进行诊断分析,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接着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和做思想工作,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其更加热爱学习,更加渴望获取知识。

第二,各科任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开展思想工作,找差距,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这个过程当中体现着班主任和各个科任教师倾注的心血。尽管白竹初中是一所农村学校,可是学校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此外,学校要建立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它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以学生平均分为准的,而是把学生所获的每个奖项都作为一个分值,然后按总分高低进行评价。例如,反馈有学生考勤、学生评价、教学效果、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班级量化管理、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这些都会对教师有激励作用,让师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状态。

六、五项并举

白竹初中实施的五项并举对附近的学校乃至整个县的学校都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

德:白竹初中很重视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长征精神时刻激励和鞭策学生。智:学生成绩一直在县里名列前茅。体:学生田径比赛常破纪录,篮球比赛曾获冠军且得到了教育局表彰。美:在县级大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劳: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研学实践,非常重视研学实践的目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方面的。

首先,教师要进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懂得劳动光荣,理解父母的不易。同时,教师要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珍惜幸福生活。如带学生参观湖江战役纪念馆,并对其进行淋漓尽致的讲解,让他们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讲新旧社会的对比,讲英雄故事,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感悟,培养爱国情怀,树立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