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希沃”系统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施平 叶海鑫[ 关键词 ] 初中数学;“希沃”系统;高效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利用一定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学科教学,早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手段有着显著的不同,对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也有不同的表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以智能终端为表征的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在诸多教学手段中,“希沃”系统有着独树一帜的一面. 其强大的整合功能与交互功能,以及丰富的资源库,都给学科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支撑着高效课堂教学的逐步实现.
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以及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与数学知识建构和运用水平存在着差距,因此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的客观存在,让高效课堂教学的打造出现了诸多挑战.这个时候借助“希沃”系统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为很有价值的选择.而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希沃”系统可以发挥的支撑作用,有效总结“希沃”系统支撑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也就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探索与收获.
“希沃”系统支撑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意涵
要借助“希沃”系统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厘清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什么是高效课堂;二是“希沃”系统能够发挥怎样的支撑作用.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经验的初中数学教师都能认识到,在不同的理念下,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当前初中数学面临着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如果能够让这两个需要得到满足,且不消耗学生太多的时间,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就是高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应试能力的培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并不矛盾,这两者都依赖于数学知识的建构. 如果课堂既能够让学生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就是解题能力,同时又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对教学手段作用的理解常常容易发生偏差,尤其是当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出现的时候,教师总会因为高度重视且充满兴趣,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于是就出现了“电灌”(借助电脑等信息技术进行灌输式教学) 的情形,这样的情形当然与高效课堂无法对应.“希沃”系统的互动性与智能性都超越以往的所有教学手段,其强大的功能确实引人注目.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教师注意“希沃”系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撑作用,确保课堂教学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形下表现出有效性.
实际上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其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应当注意到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其实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更多地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 这样的理解,意味着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走向智慧的一面. 因此这种智慧应当是指向学生学习过程的智慧,“希沃”系统的辅助也是指向学生高效学习的智慧.
基于“希沃”系统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如本文开头所指出的那样,基于“希沃”系统去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须依赖于有效的教学策略. 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策略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认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基于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来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由信息技术实现辅助作用,哪些环节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步思考“希沃”系统的相关功能,判断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希沃”系统功能之间的吻合程度,然后将后者运用于前者,从而发挥“希沃”系统的辅助学习作用,进而奠定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础.
从“希沃”系统的功能来看,“希沃白板”在备课、上课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备课功能,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课件制作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帮助,“授课助手”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有效途径,“知识胶囊”使录制微课变得简单易行,“班级优化大师”为学生的管理、评价锦上添花.“希沃”系统在开发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重点关注了教师教学的多重需要,这在客观上已经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多重需要,而一旦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无论是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还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进程都会更加顺利.
例 如,“等腰三角形”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图形,但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等腰三角形并且作出性质判断,对于初中生而言也不是轻易之事. 笔者以为在这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希沃”系统可以在如下几个环节发挥作用.
一是图形的处理.初中数学教学强调从生活走向数学,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所使用的素材往往都是生活中的实物照片,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房屋的屋脊等.要将等腰三角形从这些图片当中抽象出来,就可以借助“希沃”系统中的图形处理功能,凸显等腰三角形的腰及其等量关系(实际上对应着“数”与“形”),这样学生思维加工的对象会更加清晰,也就意味着后续的探究有了清晰的表象.
二是教学进程的优化.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从实际事物切入,然后通过数学抽象得到“形”,其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及分类.此时可以借助“希沃”系统来生成学习流程(客观上对应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最终形成的可以是思维导图),如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物体—等腰三角形图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应用.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着相应的学习内容.当这些环节以显性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晰,从而对整个课堂学习有更加充分的把握与信心,这在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内在动力,可以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教学难点的突破.教材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即利用图形计算器,去直观测量任意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并试图得出度数相等的结论.这一设计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为后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的建立奠定表象基础.此时图形计算器的运用,可以结合“希沃”系统的相关功能来进行,如在“希沃白板”软件中运行某品牌开发的图形计算器,这样就可以将图形计算器的所有功能在“希沃白板”中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拥有更高的可见度,还可以有更充分的互动空间,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成的效果.学生在这一空间里能高效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在知识建构层面表现出高效课堂应有的状态.
进一步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看上述对“希沃”系统的使用,可以发现该系统能让学生的数学抽象过程更加完整,能让学生的逻辑推理过程更加精确,学生最终利用数学语言表达探索发现时也会更加准确,这也意味着“希沃”系统能够支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效培养.
对“希沃”系统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的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打造高效课堂的使命.在认识到当下高效课堂的同时,面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发展,自然需要思考“希沃”系统如何从这两个层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借助“希沃”系统来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其实就是在充分研究“希沃”系统的功能以及学生学习进程的基础上,去思考前者能够对后者实现怎样的帮助.这里的挑战既在于对“希沃”系统功能的深度学习与挖掘,更在于对学生学习进程的深度研究,尤其考虑到学生个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表现时,“希沃”系统的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作用如何体现,这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从当前“希沃”系统的功能来看,教师可以面向学生个体做出相应的设计,因此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借助智能终端实现个体对“希沃”系统的使用,那么这样的辅助作用就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总而言之,“希沃”系统是当前教学手段的较高水平代表者,在其帮助下可以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总结其运用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应然使命,教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