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作者: 马猛

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0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渗透时空观念,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时空观念为例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的新思路。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看,任何一件历史事件都有着时间和空间特征,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时空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能力。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能够连接历史与现实,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是在特定时空下发生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提升学科思维能力。首先,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运用时空观念,可以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从而提升历史分析能力。然后,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时空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采用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工具,这有助于推动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时空观念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的新思路

1.利用时间轴搭建历史时空框架。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利用时间轴的形式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时空观念。

例如,在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教学中,可以在时间轴上标注重大事件和发生时间。见下图所示: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大事件时间轴

从以上时间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隋唐时期大事件发生的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绘制时间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时空观念。

2.整合历史事件把握历史时空迁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学有关科举制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上各朝代的科举制度进行梳理,明确这部分知识点的前后关系。如下表:

对各朝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进行整理,就会发现各朝代的科举制度虽然有些差别,但都是采用严格的科举制度进行选拔人才。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学生就会对历史时空进行迁移,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是一项基本教学任务,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从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培养,落实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