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作者: 李晶

有国才有家,国家强大,人们的生活才能稳定。所以,人们要对国家产生热爱之情,要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历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笔者在本文从挖掘素材、开展实践、拓展内容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

历史教材中既介绍了很多名人的故事,也介绍了朝代的更迭。而在朝代更迭的时候,都会有将士拼死保卫自己的国家。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保护国家的职责,他们对国家有着热爱之情。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借助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对国家产生热爱之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历史上多次建立中央王朝的事件利用起来。很多学生会觉得中央王朝是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建立起来的,其实,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中央王朝的建立是爱国的一种表现,是保卫国家的一种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这些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党内民主集中制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让学生对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并有效地进行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各项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通过实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表现,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感性体验。不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好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英雄事迹纪念馆听工作人员讲述英雄的事迹。然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将自己获得的感受、体验全部记录下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起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可以有效地培养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并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从而对自己的国家产生热爱之情。

三、通过拓展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虽然教材中的内容是编者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是仅靠教材中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教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时,如果教师仅讲授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有限的,而且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被称作“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某一年世界各国的GDP增长总值,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学生会对党、国家产生热爱之情。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上述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通过实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拓展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对国家产生热爱,才能努力地学习,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征、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更多的方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