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路径
作者: 刘子琳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主动把德育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教学价值有清醒的认识,探索多种有效路径。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把德育的有关知识灵活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二)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脱节的情况,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小学教育中,许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教师和家长经常用心良苦地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他们却常常听不进去。把德育和小学语文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德育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语文学习的正确认识。
(四)社会的需要
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已从单一的语文知识教学转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很多拥有技术知识却没有道德品质的人,越来越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人被社会所需要。而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德”常常是第一要务。所以,把小学语文与德育结合起来,既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德育融入的教学现状
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尽管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德育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很多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出现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的情况。尽管很多教师对德育的意义已经有所了解,但在德育的方式、途径等方面却缺乏实践经验。
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把对德育知识的学习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德育知识的学习内容大多是社会公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现实之间缺乏联系。另外,部分教师没有把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立德树人的大环境下,以往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需求。因此,小学语文德育教学需要在观念、方法上进行变革,以具体的德育融入途径为依托,进行德育的探索与改革。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路径
(一)深入探究语文教材,寻找德育教育素材
教材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既涵盖了大量的基础语文知识,又涵盖了大量的德育内容。要想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中,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索,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诵小诗,然后提问:哪些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了解雷锋的事迹后,学生会积极回答。教师接着向学生介绍有关雷锋的英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雷锋精神的价值。教师利用这种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经过详细的讲解和系统的学习后,也可以讲述一些有关的英雄事迹和体现素质精神的小故事,学生在听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跟上雷锋同志的步伐,为国家的未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水平,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此外,将德育渗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这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真正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在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感受文章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让学生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和精神。首先,要让学生能读明白,然后再给他们讲解,进而让他们建立起价值观,了解“挖井人”的艰辛,激励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就必须使德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得到切实的落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合现实,综合教育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碰到学习上的问题,难免会和家长发生冲突。古代文献中经常会提到“孝”,教师可以运用“孝”字,在课堂中加入有关亲情的说明,以文字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化解家庭冲突,实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在课外阅读中融入德育
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时期,可以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如系统地介绍几本书籍,举办读书交流活动等,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充实他们的心灵。在校外交流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和学科,组织诸如艺术鉴赏会、评判会、朗读会、演讲会、讨论会、故事会、兴趣小组等活动。运用听、说、读、写四种方法进行全面的德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寻找感动”,让学生从文学作品、语文课本和身边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动人的材料,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找到每个感人的小点滴,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温馨。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强化德育,既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又是一个全面的、重要的新课题。在提高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基础上,挖掘其德育要素,积极推动思想德育建设,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在新课改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职责。通过对文本的全面了解,从教科书和日常生活中寻找德育启蒙的契机,使德育向语文教学渗透。
(作者单位: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