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泽无痕 拔节有声
作者: 蔚蓝2024年11月,我有幸参与了汶上县第三实验小学教研联盟舒展课堂展示活动。课堂上,学生彬彬有礼,侃侃而谈,他们思维逻辑严谨,表述清晰,阐述有理有据,评价切合实际而中肯。这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我简要梳理了一下他们的做法。
一、巧妙整合教材,提炼大观念
汶上县第三实验小学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是以“三大维度”“六大领域”为依托,以核心概念为统领,在厘清原有单元中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知识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将教材原有的自然单元进行整合与重构,最终形成新的大单元主题。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与第七单元整合在一起,从关注一个人物的单个事件到关注关键人物的多个事件,从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到抓住关键人物和事件概括主要内容,从两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提取共同概念——情节。
二、表现性任务真实,以学定教
本次单元大任务设计以综合运用主题单元所学知识,特邀广播员,学生以书信的形式撰写“致英雄”征文稿件并在广播室进行宣讲为学习目标。大情景是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面向四年级的学生开展以“致英雄”为主题的征稿活动,文稿优胜者将做客广播站,通过“广播之声”向你心中的英雄致敬。作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妙语童声“致英雄”播音频,第二部分是“致英雄”书信文稿。真实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明确,学生会主动借助文本学习方法,丰盈自己的知识,把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三、子任务探究循环,让学习可持续性
结构化子任务可以是将大任务进行分解,也可以是通过子任务的探究,为完成大任务做准备。每个子任务都有其对应的核心概念和子概念,当子任务全部完成,大任务或将同时完成或者学生已经具备了完成大任务的各项能力。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设计了以下三个小任务:一是做“发现者”探英雄事件;二是做“探究者”寻创编方法;三是做“行动者”。三个子任务都对应了子观念、子概念,将学习任务细化,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子任务之间遵循的探究循环从进入探究开始到知行合一形成闭环,共有六个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后面三个部分可以灵活搭配使用。学生经过一个这样的闭环学习,会将知识学扎实、用精确,更好地走进生活去创造,达到学习的可持续性。
四、学以致用,拔节有声
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舞台,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沿着大单元的设计路线,有序地展开学习过程,学生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由刚开始的发现文本中的英雄,到用自己的话概括英雄形象,让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学生深入文本探究,通过写作方法的不同,让学生探究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感受语言表写的生动形象。通过探究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作者运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突显人物品质。学生在探究中习得方法,然后化身行动者去写生活中的英雄,再分享写作作品,利用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形成评价量表,这是教学的创新点。评价量表会在学习中自动生成,真是教学成功之处。
这场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汶上县第三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水平,更是对素质教育更高层次的解读。它让我们看到了汶上县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也更加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立足大单元,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汶上县郭楼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