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匠”到“家”:教育家精神如何重塑教师专业成长轨迹
作者: 刘书宝 孙佳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融入教育领域,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生态环境。从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到个性化学习系统,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可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成长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从传统的“教书匠”向具有深厚教育情怀与创新精神的“教育家”转型,成为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智能设备可以快速、精准地提供海量的知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教师单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部分功能。人工智能也为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学习算法,教师能够更精准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
二、教育家精神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独特价值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愈发凸显。首先,它能帮助教师在技术浪潮中坚守教育的初心和本质。其次,教育家精神鼓励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教师不仅要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数字化时代健康成长。
三、教育家精神重塑教师专业成长轨迹的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时代发展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技术,将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取代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二)提升教育智慧,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其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三)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应对技术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需求。教师还要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教育。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教育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与同行、教育专家、技术人员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积极培育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强化教育情怀,加强合作与交流,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教育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昌邑市龙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