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

作者: 杨敬丽 李晓真

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0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极其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其现实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利用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弥补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逻辑性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多元化分析,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让小学科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信息化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往往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很高的兴趣,而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最为基础性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与大自然中的事物有关,如火山、动物等。而这些现象要通过图像或视频才能较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习惯利用文字描绘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抽象化的表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很难想象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将许多抽象化的知识以多媒体形式展现,直观的图像、视频等可以让学生的兴趣更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所描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一课时,教师若是利用文字讲解的授课方式,则很难让学生理解地球因为公转而发生的改变,也无法把地球的自转及日夜交替变化的关系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抽象,对学生理解知识也会造成很大的障碍。如果可以科学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加入一些比较直观的小游戏或者视频等,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地球自转、公转的相关知识更加了解,同时也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但有很多实验的具体过程无法在课堂上展示,还有一些实验技巧性相对比较高,容易产生失误,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教学展示实验,利用多媒体把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以图像的方式演示出来,让学生对实验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并且利用反复观看多媒体视频的方法,掌握实验的整体步骤,让学生的实验能力获得提升,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温度计等实验仪器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首先,学生和温度计液面应保持平视,如果不是平视就会导致温度计读取失败。再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温度计读数方法,还可以利用视频,让学生知道温度计打碎后里面的物质以及会造成的危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迅速地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师也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最基础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学生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通过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产生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使用科学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信息化教学方式较为新颖,可以帮助学生塑造逻辑思考能力,让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生态群落”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生物群落,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等相关概念,促使学生了解生物及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群落产生的原因及发展。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用图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等,让学生对生物及环境有更加透彻的了解。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群落知识,在完成介绍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通过沟通,学生会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促使其获得科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方式目前已经获得了诸多关注,在小学科学课上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不断创新突破,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方法,让信息化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平邑县白彦镇后河完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