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探析
作者: 曹丽会红色文化教育承载着革命传统的内涵,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和法治理念意义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还面临一些挑战。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小学德育与法治学科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进行探析。
一、红色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道德风范和历史传统。小学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民族精神,提升学生对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得到提高。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红色文化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厚的革命精神和道德价值。把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和法治教育,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理念的形成。
同时,红色文化中的英勇事迹、革命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道德范例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红色文化教育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
把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收集革命故事、英雄事迹、革命歌曲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红色文化素材,并将这些材料通过讲述、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和节日纪念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革命历史图片和视频,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专题活动或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学习红色文化,从而加深对道德、法治知识的认识。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具体运用及成果
为了更具体地展现红色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效果,本文选取以下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旨在展示道德法治课堂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具体运用及成果。
(一)讲述革命故事,激发爱国情怀
在一所小学五年级的道德法治课堂上,教师组织开展了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讲述革命故事”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搜集与革命英雄有关的故事。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纷纷上台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其中,一名学生讲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他通过生动、丰富的表情,刻画了杨靖宇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抗战,最后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这个故事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其他学生,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二)红色歌曲传唱,传承革命精神
在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红色歌曲作为教学资源,组织开展了“红色歌曲传唱”活动。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歌曲《放牛郎唱二小》的创作背景及意义。随后,带领学生一起学唱了这首歌并组织了一次班级合唱比赛。学生身着红衣,整齐划一地唱起了《歌唱二小放牛郎》。他们洪亮的真挚的情感,感染着整个课堂。通过这次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首红歌,还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和道德风尚。
此外,教师结合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组织了“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学生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解,邀请退伍军人或红色文化专家现场授课等形式,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引入红色文化教育后,学生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较主动,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比较深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尊重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等方面的素质明显增强。
五、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红色文化教育的面临的困难
尽管红色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具有诸多优势和实践成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的教学教学方法。其次,受教学资源、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实施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未必令人满意。另外,有些学生可能对红色文化教育缺乏兴趣或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激发。
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与未来的展望
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红色文化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充实教学丰富教学方法;三是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的积极性。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把红色文化教育与道德法治教育结合得更更深入,为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德法治课堂,切实培养了学生爱国爱校、民族精神、法治理念。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和建议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法治观念中,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冠县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