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昝新秀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其在平原则专指千百年来,以县城为中心,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与沉淀中形成的平原地方特色文化,包括文物、风物、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如平原老豆腐、签子馒头、西河大鼓、龙门楼等,这些文化为我们借鉴和传承平原本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平原县龙门街道中心幼儿园进行了多种探索。

一、整合多种渠道,挖掘本土教育资源

在对本土教育资源的挖掘上,幼儿园遵循全面性、整合性等原则,整合了家长资源、社区资源、景观资源、民间艺术资源及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对本土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使其成为幼儿能理解、接受的教育内容。

例如,在对本土美食文化的教育资源挖掘中,幼儿园整合家长推荐、调查发现、查阅资料获得的各项资源,汇总后形成了一整套有关本土美食文化的探索方案,并最终作为文化长廊建设的主题进行展览。

二、理清整体框架,创设本土文化环境

以“龙”浸润童心,以“美”滋养童年,平原县龙门街道的街道名称就和中华传统龙文化息息相关。幼儿园秉承龙文化精神,创设了突显本土文化的“三廊四梯”文化长廊,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家乡的灿烂文化。

“三廊”之幼儿美食汇——家乡美食的探索。平原县美食资源极为丰富,如老豆腐、签子馒头、姚老大糖葫芦、大锅饼、北侯西瓜等。在发放调查问卷、亲子尝美食等多措并举下,幼儿一起探索了老豆腐、签子馒头、姚老大糖葫芦等特色美食。幼儿通过对美食文化的探索,产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探究的能力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三廊”之幼儿建筑师——家乡美景的探寻。幼儿的社会性与语言发展能力都在中班阶段突飞猛进。幼儿园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入手,开展了探花花园亲子游、探秘琵琶湾、体育馆等活动,通过看、听、说、画、搭等多种方式,与本土文化互动,幼儿在对家乡历史、民风民俗了解与认识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灿烂文化,产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三廊”之幼儿爱国心——爱国之情的启迪。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这个版块主要探索了平原文化、山东文化和红色文化。平原文化版块展示课程故事《脸谱中的平原文化》的探索过程,从脸谱雕塑到桃园三结义,到我的心情脸谱,再到京剧脸谱,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山东文化版块探索的是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师同幼儿一起收集相关的照片,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山东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红色文化版块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红色绘本故事为依托,分享了《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故事,开展了“追寻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等系列活动,将爱国教育场景化、情景化,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

“四梯”之传承之美。龙文化是一种精神传承,传承之梯以“非遗文化”为主题,将民间编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引入课程中。分别邀请了编织艺人宋宪峰为幼儿进行传统编织教学、非遗传承人张玮进行西河大鼓教学,使幼儿在参与中感知非遗文化的魅力。

“四梯”之进取之美。龙文化具有进取精神,进取之梯展示的是山东名人。通过幼儿投票选出了两位山东名人——鲁班和王羲之,在探索中幼儿知道了鲁班善于观察、乐于创造,王羲之专心致志、勤奋刻苦的良好品质。

“四梯”之自然之美。龙文化中蕴含自然之美,幼儿园给每个班开垦了一块小菜地,让幼儿亲自体验种植的快乐并做好记录,生成班本课程故事。

“四梯”之创新之美。龙文化蕴含着创新精神。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知道了代表中国速度的复兴号,代表中国深度的蛟龙号,代表中国高度的天宫一号,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述说自己对科技发展的感受,并画出了自己当宇航员、科学家的梦想。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的无穷魅力,同时也鼓励幼儿不停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三、融合本土文化,形成园本课程

(一)传统教育,溯源追远

传统节气融入课程的新探索。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教育融入主题课程,通过自然观察、农耕体验、科学实验等活动,在探究体验中探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奥秘。

传统节日融入课程的新实践。以各类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各类活动,让幼儿在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香粽、腊八节的腊八粥中,学习和传承文化。

传统游戏融入课程的新应用。在进行传统游戏探索时,教师带领幼儿组织各种游戏,从投沙包、丢手绢、跳房子到占五角、踩高跷、玩滚筒,丰富的游戏内容、快乐的游戏氛围,让幼儿体验到传统游戏的乐趣。

(二)聚焦个性,多元发展

幼儿园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注重多元发展。通过开设特色区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幼儿园开设了“和谐棋社”“纸上生花”两个特色区域。“和谐棋社”是一个包含象棋、飞行棋、五子棋等多种棋类的区角,幼儿了解不同类型棋的玩法,和同伴对弈,培养和促进了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纸上生花”开展了以折纸、剪纸、衍纸、造纸为主框架的主题活动,小班幼儿主要做创意贴画或用纸折小动物,中班幼儿学会剪窗花等,大班幼儿则在剪纸的同时做衍纸装饰画,并在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了《纸上生花》系列课程。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教育的意义在于当下的成长,更在于面向未来的积淀。未来,幼儿园将不断挖掘本土文化的博大内涵,不断追寻和探索,秉持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童年的初心,携爱与智慧勤耕不辍。

(作者单位:平原县龙门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