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美育

作者: 乔理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美育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阵地,是科技与艺术的有效交流融合。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也能在生活中体验到科学技术带来的种种奇妙。他们已接触了一些科技知识,乐于想象。本文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引出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绘画的形式变现科学幻想内容,培养想象创新能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笔者在选材立意上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着手,发现生活中垃圾处理的实际问题,提出创作主题“智能垃圾处理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引发想象,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

利用科幻画创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要根据学生存在知识储备少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垃圾处理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创作的热情。授课中,教师搜集相关知识资料,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用所学绘画的语言与技能创作有艺术性的科幻画作品。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将学生作品与其平时认真绘画的照片一起展示,用独特的方式带给学生意外的惊喜。对画面整体不太理想的学生,积极挖掘其优点、闪光点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应有的肯定,鼓励其向着更高的水平努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更为重要。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美育课堂,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自主思考,对世界进行大胆假设,培养学生“科学改变世界”的意识。科技点亮未来,一幅幅优秀的科幻画具有时代理念、科学内涵想象力和艺术美感,在绘画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