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及策略研究

作者: 张庆珍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低效、碎片化、浅层次、短视的教学现状,笔者所在学校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探索实施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形成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设计框架,构建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五步课堂模式,完善了评价策略和评价样表设计,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和过程化,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倾向于采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这已不再适应现代教学模式。如今,很多教育工作者开始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尽管各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具备积极性与必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更注重一节课的细节,缺乏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规划。这种碎片化和浅层性的教学设计往往导致知识联系不明显,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重视单元设计,分析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教师要做到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研究并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的备课、上课范式和评价策略

(一)探索并形成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备课范式

1.单元备课设计

单元备课设计包括单元背景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单元评价设计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背景分析分为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专家观点四方面。课标分析涉及核心素养、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以及学业质量等;教材分析包括不同版本内容的横向分析、教学内容的纵向联系、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及其内部联系;学情分析涉及认知特点、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能力水平、易错题目等;专家观点主要查找数学大家在本部分知识、数学教学方面的典型性观点。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包含“三会”“四基”“四能”“情感态度”“数学思想方法”等。单元评价设计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高阶位的素养目标为导向,依据大概念整体设计大情景、大任务、大问题以及核心问题、关键概念,主要包括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大情境大任务设计、子任务及核心问题设计。

2.课时备课设计

课时备课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和“三学”作业设计。课时教学目标依据单元学习目标而定,是单元学习目标的细化。教学活动要体现知识体系内在联系,符合学生认知、思维、能力发展,包括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活动、思考交流空间和思维能力发展。“三学”作业设计包括课前预学、课中共学和课后延学,实施分层设计,分为基础过关、变式提升和智慧拓展三个层次。

(二)探索并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范式

笔者所在学校探索并形成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自主学习范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课堂模式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合作质疑—汇报交流,总结概括—当堂检测,深化提升—课后延学,反思创新”。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根据单元任务,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年龄特点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要在真实情境中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合理问题,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2.独立思考,合作质疑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运用“三学”作业设计中的课堂探究任务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一般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探究,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二是直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交流;三是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提出探究任务:“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呢?你能利用方格图数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每格代表1平方米)?”学生先独立思考并探究,完成后与小组学生交流,这样小组内就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方法的互补。

3.汇报交流,总结概括

全班汇报交流是一节课的灵魂。在此,学生的倾听能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灵活性、大胆质疑和善于提问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教师梳理总结时,可以借助课件等手段,清楚、形象、规范地将新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提升。

4.当堂检测,深化提升

运用“三学”作业设计中当堂训练题目,用以巩固和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5.课后延学,反思创新

运用“三学”作业设计中的课后延学作业,让学生实现课后分层练习及反思创新。

(三)探索并完善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策略及样表设计

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关注“四基”“四能”达成的同时,还要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性评价主要结合课堂探究任务,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通过探究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合作交流的意识等,重点针对每个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标准。

单元成果性评价主要指课堂检测、学生对单元知识网络的掌握情况以及单元过关作业的评价。

四、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效果分析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自实行单元整体教学以来,学校每学期都把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数学学科校本教研的主题,各年级的数学备课组均按照单元整体教学的备课方式进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全体教师均掌握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备课、上课、评价的策略,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自从实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以来,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比例明显提高。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将碎片化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等进行整合,学生从整体角度、用联系的眼光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教学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模板和范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莒县第五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