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家社协同育人 让每名学生精彩绽放
作者: 唐付春 杜静 张俊梅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方式 ,秉承“开放、沟通、学习、参与、引领”的管理理念,凝心聚力营造良好育人生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向纵深发展,让每名学生精彩绽放。
一、完善组织架构,建立机制
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从打造教育新生态的高度出发,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并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相继出台《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学校加强家校沟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级部、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借助专家引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努力构建校家社合作育人新范式。
校家社协同育人中心分三个部门,分别为学校育人中心、家长育人中心和社区育人中心。依托“一统一核二辅”的管理模式,即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为统筹,以学校育人中心为核心,以家长育人中心和社会育人中心为辅助,三个部门相互支持,资源互相转化,协同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资源与支持保障。
二、深化队伍建设,组建团队
保障和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学校内部推荐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方面的骨干教师积极加入县级骨干培训团队,让一部分人行动起来,再带动更多的教师加入育人团队,成立一支专注家庭教育的讲师团队,开发适合不同年段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保障家校工作可持续化发展。一方面,日常关注、挖掘教师在家校工作、家长育儿能力提升、学科能力提升等家长关注的方面的亮点做法,帮助教师及时梳理成果,并将成果推广出去;另一方面,家长有了科学的育儿观,更需要有落地的策略和方法,学校教师提炼出来的路径更易家长复制实施。
三、丰富育人方式,创设课程
学校本着“每一位班主任都是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理念,研究并开发家庭教育课程,借助专业化的课程并建立保障课程高质量实施的长效机制,引领家长和教师读懂孩子,转变育人理念,达成培养共识。
(一)铺就“幸福路”
学校根据《牵手两代 幸福路上》家长课程资料,按照一年四次八课时的课程实施标准,确保每名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知识和学习。本课程以“五步教学法”为指导,便于教师操作学习。
(二)心育、家育课程建设
根据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结合本校优势资源,学校着手努力开发心育、家育课程建设。每一次的主题班会集结成为校本教育课程。建立了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雏形,结合重点时间节点,形成系列课程推进。
不定期开展心育家育课程进校、进社区活动,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不断提升家长共育能力,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四、以活动促推进,激励成长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学校积极开展多彩活动,搭建起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的桥梁,全力推动教育品质的全面提升。通过亲子运动会、家长学校讲座、社区志愿服务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三方力量紧密融合。家长走进校园,分享职业经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社区资源引入学校,拓宽教育视野。校家社协同育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成长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品格与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培训学习,奠实理论基础
只有专业人才能干好专业事。学校积极邀请知名专家教育团队入校开展培训讲座,积极组织教师共同参与育人项目,更新教师理念,优化育人方法,联合家庭和社会力量,整合育人资源,增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专业团队。
(二)亲子阅读,共建书香家庭
亲子共沐书香,阅读陪伴成长。学校积极倡导亲子阅读,既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又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书香家庭奠定了基础。
(三)参观研学,拓展社会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立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宗旨积极为学生提供研学参观机会,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助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固定开放,深化家校沟通
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如元旦、六一、国庆或者学校重大活动及开学典礼、宣传周等契机,邀请家长入校参观,并参与学校建设性的建议指导。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有利于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
(五)借力社会,提升幸福指数
整合社会资源。与社区的文化中心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如书法、绘画指导等,也可以与当地图书馆联合举办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和学生的课余生活乐趣。
引入社会公益组织。这些组织能提供视力检测、心理辅导、青少年教育讲座等。
利用社会事业单位的力量。每天负责保障校园周边安全,以及维持道路交通秩序,有效缓解学生上下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同时,向送学家长发布出行提示,请他们按划分区域停车,为学校周边营造安全环境,全面筑牢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五、以评价促发展,全面提升
为保障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学校建立了立体综合的评价保障制度,并依据平原县校家社协同发展联盟校的评价制度建立学校综合督导评价体系。学校以政策激励、示范引领、家长满意度调查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不断激发育人从而激发主体内驱力,助推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
六、育人成效凸显,同频共振
(一)“三读三写”初见成效
本学期,学校首先力推“三读三写”工程。指导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写日记、每天坚持晨读。教师也积极行动起来,学校领导带头每天坚持书写。鼓励家长积极投入书写行列。
(二)全员育人持续开展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学校多年积极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工作载体。每逢寒暑假期,学校教师分批分次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听取家长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家校合作,引导学生度过一个积极向上、愉快成长的假期。为后续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加强教育针对性,提升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特殊群体别样关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每名学生都渴望得到关爱,而用爱照亮他们的道路,能让他们走得更远。学校现有几名特殊学生,为他们精心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助学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温暖与关怀,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活动,不断完善关爱机制,加强与社会合作,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服务,让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家长轮值保障安全
为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协同合作的教育环境,联合家庭力量,积极引用家长资源,学校每天设置10名家长在校执勤制度。主要负责上下学的学生安全。家长执勤,促进了家校共育的协调发展,同时对教育满意度的提升和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保障了校园周边安全。
通过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活动,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生活态度更乐观、 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积极、生活情趣更高雅,促进了青少年生命的健康成长,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校家社协同育人,我们永远在路上。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将在各上级部门的引领支持下,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共识、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协同育人效应,积极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每名学生精彩绽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