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专业成长 深化课堂教学
作者: 白冉冉 赵阳阳 任珊珊一场富有成效的听评课活动在冠县外国语学校如火如荼地持续开展。在完成自己课堂教学任务之余,教师纷纷走进教室积极听课、评课。听评课活动不仅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也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采。
精心规划,有序推进
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与周密安排下,全校教师进门听评课制度已蔚然成风,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常态机制。从一开始的校长、中层教干每天至少推门听课一节,到如今的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都在有序推进。
各年级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高度重视听评课制度的落实,精心规划,制定了详尽的年级听评课计划。教师不仅听自己任课学科的课程,还积极走进教室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程,尤其是班主任,走进本班级听不同学科教师的课程。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为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提供了契机,更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平台,共同探索高效教学方法。
深研课堂,双向成长
听评课环节是听课制度的核心环节。听课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当堂记录;授课教师则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一堂堂精彩的课程;在课后评课环节,教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与评价,深入交流与研讨。
年轻教师赵兵在听完课后说:“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认识到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和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精准把握。”教师杜亚丽表示:“这次听评课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提升机会。通过其他老师的点评,我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听课教师可以直接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技巧、课堂管理方法、教学资源的运用等,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授课教师通过听取不同教师的意见,发现自身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不足,学习他人长处,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技能。评课时的反馈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反思,分析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学反思意识。
持续优化,激发活力
尽管听评课制度已初见成效,但学校仍在不断探索与完善。各年级、各学科明确听课次数与评课质量要求,确保活动的有效性与持续性。同时,学校还通过举办教学观摩课、语数英学科赛课等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精神,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革新。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推动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牛海燕说:“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深远影响,奠定基础
听评课制度的落实,让很多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一方面,它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以专业为导向,以交流为桥梁。听评课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理念,拓宽视野,丰富教学知识,加速专业成长。学校通过听课评课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制订更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优化教学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风气,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坚持、输入、内化、输出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之路。教师听评课制度的持续深化,是学校致力于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听评课制度改革,探索更多元化的听评课模式,为构建更加高效、更具活力的课堂生态,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冠县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