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匡衡之光铸教育华章 承匡衡之志启教学新航
作者: 李林
枣庄市峄城区匡衡小学作为区直重点学校,一直以来秉持“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峄城区匡衡小学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区市教育教学会议精神,在新课堂达标深化、课程建设、社团活动、科学教育等方面进行大量细致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
一、规划学校课程方案,完善课程体系
学期初,根据国家、省市区关于学校课程方案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课程建设已有经验、成果和未来规划,制定了《素养立意 知学合一——峄城区匡衡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学校除严格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开设了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音乐(竖笛)、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开设了游泳、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开设了科技创新、机器人编程、国际象棋等科技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好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及各项课程综合性评价的工作。
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努力,学生在学业成绩上保持良好上升态势,在阶段性作业检测中,通过和上学期教学质量对比及和外校比较,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增强,得到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认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本学期孙莉、王敬、高璐等多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孟祥云、贺翔等30多人次参加市级培训;全员参加区级各类培训学习。通过各级各种方式的培训,让教师接触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三、持续深化新课堂达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持续深化新课堂达标活动,落实《枣庄市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2024-2025 学年全市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峄城区《2024-2025全区义务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成立“课堂教学达标提升活动领导小组”。
课堂教学达标。每学年对参加者实施1次公开课及2次随堂课考核,公开课应达到良好以上等级,随堂课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
教学常规达标。对参加者的课程纲要、学历案、作业布置与批改、观评课、单元检测、考试分析等环节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师生满意度测评。听取参加达标活动的教师所在教研组对其平时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通过教师、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参加者的平时教学情况。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师徒结对帮扶。实施“青蓝工程”,为新入职及年轻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师徒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备课等方式,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在过去的一年里,新教师在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孟祥云、徐建敏等多位新教师在市、区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获奖。
重视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科学教育途径。学校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根据学校实际,落实每班级到实验室上课,并按时上传相关材料。按照实验目录要求及时做好各项实验,购买齐全实验器材,对兼职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培训,每周例会及教研活动及时反馈各位教师的实验教学情况。学校积极申报枣庄市教育科学示范校,成为会员单位。
加强教研活动开展。各学科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本学年,学校共开展了50余次主题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五、深化社团活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螺旋提升、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立足校内,打通课内外,不断丰富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平台。关注普及性,提高参与率,保证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组织、取得一项社团活动成果。设置17个校级社团,全校范围内选取社团人员,每组人数为30至50人,每组辅导教师为1至3人。一是体育类社团。主要负责组织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项目的训练,增强学生体质,丰富课余生活。二是音乐类社团。开设了鼓号操、合唱、舞蹈社团,主要负责学生用团队的合作、美妙歌声、优美的舞蹈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生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更加深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三是美术类社团。主要负责组织学生书画作品的创作、书写、手工制作等创作。四是科学类社团。主要负责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五是传统文化社团。主要负责指导学生书法、经典诵读、中医药文化。六是英语社团。主要负责英文学习等。开拓学生视野,活跃文化生活。七是科技智慧类社团。包括信息技术社团和无人机社团。八是国际象棋社团。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计划、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和局面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棋类活动提高学生对棋类的兴趣,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棋类事业奠定基础。
六、加强体育工作,提升学生身体素养
学校除了常规的体育课外,还开设了篮球、足球等课程,将体育活动贯穿于全天,保证学生每天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学校定期举办校内体育赛事,如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以赛促练,提升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还适时地进行循环接力、跳绳比赛、跑操比赛等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体育活动氛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七、整本书阅读见成效
学校积极推进整本书阅读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和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巩固书香校园建设成果。新学期以来,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整本书阅读活动现场会和培训会,校内组织语文教师进行三次整本书阅读研讨。通过培训研讨,使教师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范围、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促进全体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课程教学中心制订了本学期整本书阅读展示活动,主要开展了“好书故事会”“好书推荐官”“经典的魅力”征文、“快乐读书吧思维导图设计”展示、亲子共读等活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也让读书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八、发挥教研共同体引领作用
本学期,学校在教研共同体发挥着极为关键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间的深度交流合作。学校与区经开实验小学、古邵学区组成的教研共同体,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观摩优秀教师公开课,课后共同剖析课堂亮点与不足。教研共同体还推动课题研究合作,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热点问题组建团队开展研究。在其引领下,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加速,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九、发挥名师工作室品牌效应,激发引领作用
学校现有9位枣庄市兼职教研员,在教体局、教学研究中心的关注和帮助下,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在教育教学中有条不紊地开展。一是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从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能力和学术修养几个层面入手,促进每位工作室成员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面向各联研学校教师组织开展教研和观摩等活动,促进了各位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优势,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通过“送教下乡”“名师讲座”“名师结对” “集体教研”等活动,引领成员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中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和开展。
(作者单位:枣庄市峄城区匡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