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 王雪 周成海

摘 要: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它是一种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应用课例研究时,教师们共同设计、观摩和分析一节实际的课堂教学,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但课例研究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应用比较少。通过分析和比较英国、挪威和美国三个国家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应用课例研究的经验可以发现,课例研究能够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些经验为改进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课例研究;职前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4)07-0092-07

课例研究始于19世纪末日本明治时期的东京师范学校[1],从那时起,它一直是日本教师培训的主要方法。20世纪后期,课例研究被引入到许多欧美国家,成为在职教师教育的重要方法。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又尝试将课例研究引入职前教师教育领域,下文即是对英国、挪威和美国在职前教师教育中课例研究应用情况的介绍与分析。

一、课例研究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在英国,课例研究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课例研究通常会被用作一种教学工具渗透在英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帮助职前教师理解教育理论和策略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通过深入研究具体的教学案例,职前教师可以看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理解不同的教学策略如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和理解。此外,课例研究也被用作一种评估工具,用来评估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职前教师通常需要提交一份基于实际教学案例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需要展示他们对教学理论和策略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理论和策略应用在实际教学中。除此之外,许多教师教育机构还鼓励职前教师在实习期间进行课例研究。通过对实习期间的教学活动进行课例研究,职前教师可以反思他们的教学实践,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和理解。

英国规定,所有职前教师在大学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期间必须在实习学校完成200个学时的实习,主要作为观察员并承担次要的教学职责。在第三年,他们需独立负责一个班级的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时长约为125个小时,即大约5周时间。期间,师范生通常采用课例研究模式完成这些教学任务。[2]

职前教师在征得实习学校的同意后,便可以获得实施课例研究的自主权,他们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自行选择另一所实习学校的另一名同龄人组成研究小组。具体步骤如下:

(一)职前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他们共同选择一个研究领域,并且确定谁对这个领域的教学更有信心,一起制定研究计划。计划完成后,由一名职前教师(职前教师A)在他的班级实施,并向其他同龄职前教师提交共同制定的初步计划以获得他们的反馈。通常,职前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同,他们不太能够预测孩子在学习的特定方面可能会遇到的潜在挑战,并且他们没有经验来预测课程可能需要改变的地方。此外,职前教师对儿童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了解也比较少,往往不太关注儿童的这些方面,并且缺乏先前的经验,很难知道哪些任务和活动适合促进学生学习。所以,职前教师在了解这些问题后,会对此进行反思和讨论,改善课例研究的计划和实施过程。

(二)观察课例的实施

小组内另一名职前教师(职前教师B)观察并录制职前教师A的课例实施情况,以便结束后共同观察和研究这一过程。

(三)讨论和反思课例

教学结束后,他们一起观看录制的课例,就课例的实施效果、教学内容和学生参与度以及如何改善学生学习进行反思性讨论。

(四)修改课例研究计划

通过共同的讨论和反思以后,职前教师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由职前教师B返回他自己的实习学校在他的班级重新实施一遍,由职前教师A观察和记录。

(五)再次评估课例

职前教师回顾修改的课例,评估改进的效果,并且会收到一份关于修改后计划的书面评估,其中包括同伴和普通班主任的反馈。通过反思和修改教学计划可以帮助职前教师获得更好的提升,如一些职前教师认为:尽管他们以前没有教过这一主题,但是通过实施课例,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使他们能够更自如的应对和实施教学;通过回顾课例实施的视频和录音,进行反思,即使职前教师还没有完全掌握教学的关键,但是他们认识到团队比赛和游戏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的语言表达;课例研究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教学视角,让他们明白与他们经历同样情况的同伴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教学的,这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者提供给他们的反馈是完全不同的。

由此可见,英国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应用课例研究非常强调同伴合作的作用,职前教师通过课例研究获得自主合作的权力,还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方面与同龄人之间建立联系。[3]

二、课例研究在挪威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挪威的职前教师在四年的职前教育期间,需要花费100天(每个学年约4周)来进行课例研究,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导师的教学实践,将职前教育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此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课例研究的执行过程也推动导师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从而持续提升其专业素质。[4]

下面以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为例来说明课例研究在挪威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此次教育实习是在本地一所小学进行的,在教育实习开始之前,四名职前教师的大学导师先为她们讲解课例研究的含义以及如何应用课例研究,并且给她们发放了课例研究手册,这本手册不仅能指导她们一步一步地完成课例研究,还提供一些表格供她们记录所进行的课例研究的详细过程,主要包括活动内容、时间以及课后研讨时能用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例如你将采用什么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你认为学生的能力会在课后得到怎样的提升等类似的问题。此次教育实习还为四名职前教师分配了两位专业的教师教育者,这两位教师教育者都接受了学校举行的课例研究的相关培训。

此次课例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有效地教授英文绘本,教学对象是一个21人的二年级班级,四位职前教师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来学习英语绘本教学的理论知识。

四位职前教师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教学主题等在教师教育者的指导下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完成之后要召开一次指导会议,教师教育者要针对四位职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提出详细的修改建议,修改后的教学计划经过教师教育者同意后,随机由一名职前教师上课,其他三名职前教师分别观摩和记录课堂上不同水平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在第一节课堂教学结束后,职前教师要通过访谈来了解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该节课的看法。同时召开第二次指导会议,此次指导会议要使用第一节课录制的教学视频,教师教育者发现该节课的活动时间分配不合理,并且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得出此次教学更适合能力较差的学生。随后职前教师重新分配活动时间,并且就如何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挑战和学习机会对教学计划做出了调整。

在教学计划修改完毕以后,职前教师要在另一个差不多水平的20个学生的班级再上一次课。第二节课堂教学结束后,再召开一次指导会议,此次指导会议主要由上课的职前教师和观摩的职前教师分别讲述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他们意识到自己教学计划的目标过高,只用一节课并且是双语教授学生整本绘本是很难实现的事情。教师教育者最终对职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作出肯定。结束后职前教师写出总结报告,她们普遍认为在课堂上选用合适的方式和内容来教授英语是一件需要大量练习的事情。报告不仅要提交给教师教育者,而且还要相互交换来分享各自的看法。[5]

三、课例研究在美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应用

在1999年,美国学者詹姆斯·斯蒂格勒和詹姆斯·赫伯特共同出版了《教学的差距:世界教师的精彩观点为课堂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一书[6]。他们在书中将日本学生在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的卓越表现与日本优化的数学教学策略联系起来,进一步推断出课例研究能够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立即激发了美国人对课例研究的热情[7]。美国教师也开始意识到课例研究为他们提供了深化理解教学内容的机会,一位美国教师对她的课例研究经验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课例研究教导了我如何进行教学。现在,我不再只是思考‘这一课程包含哪些内容’,而是‘我希望学生从这堂课中学到什么’。”随后,“课例研究”的理念通过各种手册、视频等方式在教师和学校中广泛传播,一时间在美国流行起来。然而,课例研究在初次引入美国时并未得到广泛接受。受长期存在的文化优越感、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文化背景影响,许多美国教师并未采纳课例研究,尤其是在教师合作方面,这也成为美国研究者在引入课例研究时的主要关注点。[8]

随着美国教育界对课例研究的认识不断深入,课例研究被应用到职前教师教育领域中[9]。下面以美国西南部一所大学的中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为例,说明美国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应用课例研究的过程。

在课例研究的第一阶段,职前教师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有效讲解中学数学知识点。职前教师被分为两个小组,每组三人,共同合作策划一堂代数课,将该节代数课的教学计划(包括必要的例题、讲义和课堂活动安排)交给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者对此进行点评,职前教师根据教师教育者的建议对教学计划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后由每个小组的一名成员在虚拟课堂中实施该教学计划,结束后,职前教师们对此计划进行评价、讨论并提出问题,上课的职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师教育者再次给予反馈,职前教师再次修改教学计划,由小组的另一名成员重新实施。

课例研究的第二阶段主要是为职前教师在实际课堂中教学做准备。职前教师被分为三个小组,每组两人。每组职前教师要根据实习学校确定的主题制定教学计划,时间期限为一周。在这一个周里,职前教师要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在大学的教法教室中进行模拟教学、修改、再教学的环节,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每个小组职前教师的教学计划都分别经历了三次实施、修改和再实施的循环过程。

接下来,职前教师在指定日期到实习学校的实际课堂进行授课,在授课期间,一位职前教师授课,其他职前教师不仅要进行观摩,还要录制视频。在回到学校之后,职前教师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并进行讨论和反思,讨论自己在经过反复练习以后是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呈现出最佳状态?实际授课时与课前的模拟练习是否有提升和改进?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提高的?

通过课例研究,职前教师的信心得到了提升,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做了更充分的准备;职前教师的合作研究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在合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前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从而使教学计划更加具有创造性[10]。课例研究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专业发展方案,在正式进入教师职业生涯之前,职前教师就可以通过反复的计划、教学、反思和修改,真实地体验实际教学。

四、课例研究应用于职前教师教育的实施要点

长期以来,课例研究一直被作为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现在,英国、挪威和美国等国又将其引入职前教师教育领域,通过分析各国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应用课例研究的实践,我们发现各国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在应用课例研究时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首先,通过三个国家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应用课例研究的情况来看,基本都是在学科教学法课程和教育实习中应用,这两个领域的目标是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能为职前教师提供模拟或真实课堂教学的机会。在实施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职前教师能够细致观察学生的状态、动机和行为,更好地关注学生的非语言信息。同时,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习,职前教师也会在实践中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行为,如提问方式、板书方法,以及提问的学生数量等,并在日后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前述三国的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在进行课例研究时,都对传统的课例研究程序进行了一些调整。由于职前教师真正进入中小学课堂开展教学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在进行课例研究时,模拟的课堂教学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对教学录像也给予了更多关注,职前教师可以观看和听取自己以及其他职前教师的教学视频和录音,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估。这种自我评估的过程有助于其发现自己的教学强项和弱势,还能够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