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张亮
摘 要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能检验学生的语言学习成果,还能及时调控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促使学生在作业体验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双减”政策下,由于农村初中生的语言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应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应充分体现学科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整体设计层次渐进、多元丰富、指向实践的单元作业内容,创新优化单元作业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10-0063-03
随着“双减”政策不断向纵深推进,作业设计成了学科课程改革的焦点。然而,目前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弊端:一是机械重复性作业过多,导致学生在枯燥重复的作业体验中逐渐丧失语言学习的兴趣;二是作业设计缺乏整体性,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自主构建结构化的语言知识;三是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不够,过于单一片面的作业内容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需求。英语作业作为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提升思维品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基于单元主题,精心控制作业总量和写作时长,创新优化单元作业形式,促使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本文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U6 Food and lifestyle单元作业为例,阐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基于单元主题,确定作业目标
英语作业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丰富学习体验。[1]农村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相对薄弱,教师应深入研读单元教材内容,提炼单元主题,整体规划作业目标,通过设计整体的单元语言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体验和实践中获得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拓展文化视野。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U6 Food and lifestyle单元的主题为饮食和生活方式,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主要从饮食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教师要通过分析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明白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思考或评判自身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有针对性地在生活中采取改善措施,从而形成强健体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基于此,教师应设计如下单元作业目标:(1)学生能进行有关食物的分类和数量上的精准表达,能灵活地运用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和生活方式;(2)学生能分析、判断自己或他人的饮食是否合理,并用英语给予适当的建议;(3)学生能做到反思并修正自身的饮食习惯,在搜集资料和探索实践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学会如何健康生活、热爱生活。
二、设计前置作业,有效铺垫新知
由于农村初中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较为薄弱,教师应在单元教学前通过设计前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激活自身的语言知识经验。[2]在教学Food and lifestyle这一单元前,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关于食物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前置性作业:(1)请询问父母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用英文做记录,简单评判一下他们的饮食方式是否健康;(2)请实地参观超市,拍摄丰富多样的食物,并根据vegetables、fruits、meat、drinks、snacks等类别进行分类;(3)请你根据自己在超市观察到的较为感兴趣的食物,设计一日英文菜谱。在学习单元新知前,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能有效激活学生关于饮食方面的语言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会语言学习的乐趣,学会用多元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设计课时作业,内化巩固知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基于单元整
体设计作业内容,将作业镶嵌于整个单元的教学系统之中,实现作业和课堂教学的统一性和整合性。[3]基于此,为了切实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语言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单元课时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元、螺旋递进的作业体验中内化和巩固关键语言知识,在结构化的知识脉络建构中深化思维品质。
(一)设计基础作业,夯实学生语言功底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在
作业内容和时间量上下功夫,坚决杜绝重复性、机械化的作业。以Food and lifestyle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为例,该课时旨在让学生在语篇对话中认识食物分类和数量表达。教师巧妙利用“Lunch for school”这一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观察学校一周内午餐情况,用英文记录午餐菜谱(见表1)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和真实语言情境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学生记录学校午餐清单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学生内化和巩固关键语言知识,更好培育学生思维品质,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Divide your school lunch dishes into groups(请对学校一周内午餐食物进行分类)。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关于不同食物种类的语言知识网络,在汇总和整理中复现课堂中已学的语言知识。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设计个性化、分层式、生活化的单元课时作业,帮助学生在资料搜集和语言互动探究中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语言能力。考虑到以上两个作业比较适合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这一课时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帮助语言水平较为扎实的学生在调查探究中提升语用能力,在积极思考中促进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对学校午餐情况的探究,请你了解一下班上同学对午餐菜单的看法,列举他们最喜欢的菜品及理由,完成如下的英文调查报告:I have interviewed __________ students in my class.__________ of them are happy with our school lunch menu. They like__________ . Because__________ . __________of them don’t like__________ . Because __________.
由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并且不同性格的学生存在着多样化的英语学习方式。教师设计三项基础作业,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得作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体现出“让一般学生够得着、优等生吃得饱”的作业设计理念。
(二)设计能力作业,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水平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过于注重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发展的这一弊端,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重复性机械类作业。这不仅增加了农村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和记忆负担,还使得学生口语表达和练习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第二课时Reading板块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1)请你绘制关于Kitty和Daniel饮食习惯的思维导图,尝试用英语说一说他们的饮食习惯,并进行评价;(2)为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请你设计一个健康膳食金字塔,并用英语说一说食物金字塔里面的内容;(3)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你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请你用英语说一说,并对照自己设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评价自身的饮食习惯。在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中,教师应采用分层设计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激发不同语言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在学生掌握一定语言知与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自身的生活实际,在观察研究中发现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做中学”的体验过程中自主建构结构化的语言知识,从而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设计创新作业,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为了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教师应以作业为关键载体,在遵循学生语言知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创新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在学好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迁移创新,促进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4]以Food and lifestyle第四课时Task写作板块为例,在这一板块中,学生能了解到Simon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了让学生了解班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教师创设了“寻找健康之星”的颁奖活动,并设计了如下作业:(1)请你根据Integrated skills板块中的调查方式,设计5~7个问题,并邀请一位同学,开展一个微采访活动,询问他/她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2)请你根据自己的采访内容,灵活运用关键句型,描述这位同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3)请你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交流班级同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选择一位你认为最具有健康生活理念的同学,进行宣传和介绍,并为其拉票。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提升语言素养,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作用。
(四)设计实践作业,发展学生关键能力
“双减”政策要求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要突破机械化、零散化的壁垒,创新优化作业内容,积极与生活融合接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实践劳动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基于此,在Food and lifestyle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健康生活,从我做起”的实践项目活动,并设计如下实践作业:(1)请根据同学选出来的“健康之星”的饮食习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英文版“青少年健康食谱”,并用英文说一说理由;(2)请你根据你们小组“青少年健康食谱”的相关内容,选择2~3道菜肴,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烹饪,说一说这道菜的健康之处。教师设计这样的实践作业,能引导学生探究健康饮食文化,同时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
四、丰富评价形式,提升核心素养
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作业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多元的“评”监控学生的“学”,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5]教师应切实发挥学生在作业评价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反思自身的语言学习情况,从而提升语言素养。例如,以Food and lifestyle第四课时作业设计为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制定如表2所示的写作评价标准。
教师应通过教师评价、组内评价、自我评价等多样的形式,提升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反思和总结中获得语言发展,在鉴赏辨析中培育价值判断能力,真正让作业发挥促学、促教的价值功能。
(张亮,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参考文献:
[1] 陶海燕. 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4 (25): 114-116.
[2] 刘美伊.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创新:意义、问题与策略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16): 89-91.
[3] 刘建凤.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J]. 英语教师, 202424 (16): 102-105.
[4] 张璐瑶.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探析 [J]. 海外英语, 2024(16): 199-201.
[5] 刘学婷.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J]. 中学生英语, 2024(32): 65-66.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