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大课题”

作者: 罗洋

做好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大课题”   0

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城南小学于1998年9月1日正式落成开学,学校定位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市级示范性小学。20余年间,历任校长带领全校师生群策群力,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绩。“全国中小学德育典型经验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楚雄州文明校园”等300余项荣誉称号不仅记录着城南小学20余年发展的轨迹,也见证了城南师生在奋进中挥洒的智慧和汗水。

在学生眼中,城南小学是自己健康成长的乐园;在家长眼中,城南小学是全市乃至全州排在前列的“好”学校;而在现任校长王京华的眼中,城南小学则是一个“如何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课题。

“公正”是学校管理的基础

王京华2020年接任城南小学校长,在此之前,他先后在禄丰市金山小学、土官镇小学担任过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和校长。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他习惯记录整理点点滴滴的经验,在思考和感悟中梳理成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在他接任城南小学校长的时候,一套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管理方案已具雏形。不过,初到城南小学的王京华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说:“城南小学在前两任校长的管理下已经形成了十分优秀的校风和教风,在社会上也是有口皆碑。时代在进步,学校的发展不能停歇,我要做的是让学校再上一个台阶。所以,交到我手中的接力棒分量太重了。”

要想当好校长,首先要赢得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这是王京华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王京华一贯践行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中的重要抓手。王京华说:“要让老师们信任校长,校长首先要做到公正处事。只有公正,才能让每一个教师得到尊重,才能让每一个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才智。”当时正值教师职称评审,有10名教师参与竞争两个高级教师职称,参与者对评分标准和评审材料的有效性都持有不同意见,甚至到了争执不下的局面。王京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获得了所有参与者的支持:由10名参与者组成评审团,逐一评判每一个参与者的材料,协商评分;学校领导班子组成仲裁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争议。“那一次评审,我们从晚上七点半一直评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干了个通宵。每一份材料都经过10名参与者的评审认定,每一项有争议的规则都经过10名参与者商议达成一致,每一个分数都是10名参与者充分商议打出并完全认可的。”王京华说,“这次评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学校,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办法透明、公正,有不少老师私下里议论,说这个新来的校长‘做事公正。”

接下来,王京华把这个办法在全校推开,在教师履职考核、岗位竞聘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考评中让全体教师都发表意见、参与评分,并召集全体教师修改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岗位竞聘办法、职称评审办法、履职考核制度、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考勤制度等一整套校园重点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校园管理方面,王京华不怕老师们有分歧和争议,他鼓励老师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尊重每一个老师的意见。比如在履职年限的分数权重问题上,有的老师认为应占5分,有的老师认为应占1分。王京华采取的做法是:全体教师参与,各人按自己的权重打一个分,最终以总平均分来执行。这样做虽然操作起来有些烦琐,但老师们的个人意见得到了尊重,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出来了。”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良,注重了过程管理、注重了人性化、注重了多劳多得、优质多得。工作中,党、政、工、团、队各司其职,责任明确,赏罚分明,不同岗位均有相关责任书,让所有教师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学生、家长是教育工作的关键

全体教师的支持是王京华下一步工作全面推行的基础。他将自己的管理方法概括为“11234”管理,即:“一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一个中心”,教育教学;“两大建设”,办学行为规范化建设、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三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励志教育;“四支队伍”,班子队伍、教师队伍、家长队伍、学生队伍。其实,这一套方法早在王京华接任城南小学校长前就开始实施了,经过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在之前担任土官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近三年的时间里,王京华按照这个思路大幅提升了土官小学的硬件及软件建设,把土官小学建成了市内最美乡镇小学、最美乡镇幼儿园,在王京华的带领下,土官小学被打造为“教师敬业奉献,学生开心好学”的一流乡镇学校。这些经验和方法能不能复制到起点较高的城南小学,能不能进一步完善提升?王京华带着自信开始了“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是带动学校稳定前行的两轮。王京华把树立良好师德师风、规范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为了加大力度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再上台阶,王京华除了定期组织教师沙龙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演讲和“我的师德路”“我的教育成长路”等主题分享交流会,还在教师履职考核的基础上开展了“最美城南人”推选活动。每学期由全体教师按照“师德好”“家庭好”“子女教育好”“教育教学成绩好”4个标准推选出10多名“最美城南人”,在师生会上、学校展板、公众号、融媒体上广泛宣传,让全社会关注了解。“被推选出来的老师都很优秀,也很有潜力,”王金华说,“这些老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得到大家的肯定,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鞭策,老师们会形成一种更自律、更进取的自觉。到目前已经有五十名教师被推选为‘最美城南人’,他们在师德师风、个人行为、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榜样。”

为了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王京华还带领各科老师建立完善了一套规范的备课流程。首先是自主备课,然后集体备课,修改完善,接下来是试讲、展示,由校领导班子和名师、专家点评,然后再反复修改打磨,直到满意再在全校推广。因为学校自身就有很多名师、专家,由他们来引领全体教师钻教材、提质量,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个工作抓了一年后,城南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州榜首。”说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王京华并没有流露出骄傲或满足,他将成绩归功于全体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的专注和努力,他说:“现在回过头来总结,这一切得力于教师对工作的尽责和热爱。”他甚至用“钻头觅缝”这个词来形容教师们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积极性。

教学相长,教学效益的提高不能只靠教师单方面发力,还需要学生乐学善学,王京华找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助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全校性活动和社团活动为抓手认真开展才艺大赛、校园篮球足球联赛、读书节、朗诵比赛等多个大型活动,落实好日常的45个社团每周两次丰富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还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由此爱上学校,爱上老师,起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相互促进作用。学生在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提升教育教学效益的强大支撑力量。

同时,王京华还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学校向家长敞开大门,欢迎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开放日、课堂观摩、亲子活动、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家校携手增强了学校和家长的良性互动,收到的效果是教师更会教学生、学生更会学知识、家长更会养孩子。“每到招生,报名的适龄儿童人数远远超过学校的计划人数,这说明社会对城南小学的满意度是非常高的。”王京华说。

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并不是什么独特的做法,但把每一项工作真正做深做实却并不容易,王京华在城南小学任校长四年,学校四年里的发展与变化,证明他做到了。

学校发展未来可期

谈到学校未来的发展,王京华并不满足于维持现状。他认为,时代在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在深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他还在不停地学习和探索,他说:“当前我最想做的有三件事:第一是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从德、智、体、美、劳、安全教育几个层面上进一步梳理、完善、提炼课程体系,让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一套更科学的方法,整个学校的管理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第二是增加学生活动和社团的时长,让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兴趣得到充分的培养,特长得到全面的提升,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第三是发挥城南小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吸收乡镇优秀教师组成名师联合体,打造骨干教师示范平台,既为老师发展提供平台,也形成合力推进禄丰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