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作者: 王婵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之一。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增强文化意识。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及意义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取向。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定义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在核心素养四维度中,文化意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培养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承载了文化,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这门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底蕴的了解,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问宽度,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认知,使学生不局限于单纯的课本知识。学生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学会对比和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培养文化意识可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语篇中包含了不同层面的文化知识、文化现象,蕴含众多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在进行语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将文化意识培养融入课堂。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相关文化知识、比较文化异同、回归和感悟本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步骤,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取向,做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这就是学生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也是教师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指导。
二、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阅读教学实践
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阅读文本为例,解析从文化学习与理解、文化对比与迁移、文化内化与外延等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单元Section B 2b的阅读文章介绍了卡通形象Mickey Mouse。通过对该素材的学习、挖掘与拓展,帮助学生对比中外文化异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识。
(一)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阅读教学设计
1.明确育人目标,设计层层递进。围绕学科育人中培育文化意识的总目标,首先让学生通过语篇获取外国文化信息,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次分析并领会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最后回归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2.深挖文化背景,实现迁移创新。通过对文本的深挖,引出美国大萧条时期这一典型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Mickey这一形象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同时融入中华文化中的相似精神,在实现迁移创新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良好文化品格。
3.创设恰当情境,达成学段目标。在读后活动中设置情境“用英语介绍中国卡通形象”,以及作业中“你会设计怎样的卡通形象”,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增强情感投入,进一步巩固本课的文化意识培养目标。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良性学习循环,达成《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学段目标。
(二)围绕单元主题,学习文化内容,理解文化知识
本单元主题是谈论对不同电影、电视节目的喜好,其中一大类型就是卡通片,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其情感共鸣。对于外来文化,学生了解程度不一,需要教师逐一讲解,适当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介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活动1:激活背景
教师提问单元主题话题:What do you want to watch this weekend? Do you want to watch a cartoon? How about a Disney cartoon?接着呈现迪士尼一些著名卡通形象,激活学生文化背景,带着兴趣去探索迪士尼文化知识。
活动2:视频导入
以视频导入,呈现迪士尼乐园中米奇米妮游行的欢乐景象,呼应课本插图,引出本课主要角色Mickey Mouse,让学生观察回答Mickey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文本主题有初步感知。
活动3:扫读浏览
呈现Mickey大事件时间轴,指导学生运用scanning策略完成信息搜寻。在教授阅读策略的同时,通过播放Steamboat Willie动画短片和呈现Walt Disney(华特·迪士尼)与Hollywood Walk of Fame(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Mickey的诞生过程和它在美国电影界的地位,拓展相关文化知识。
(三)深入语篇分析,探寻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
深入挖掘语篇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语篇背后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基础,找到文化特征形成的具体时代背景。
活动4:深度思考
探讨了Mickey的显著地位后,教师进一步提出理解性问题:How did Mickey become so popular? What did he do when he met problems? Why did people like to see the “little man” win? 指导学生运用detail reading策略,找出Mickey这只看似小小的老鼠形象,身上具备的乐观勇敢、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价值。
教师抓住文章中一句话“Most of them wanted to be like Mickey.”继续追问:Why did people want to be like this “little man”? 学生回答了“佩服它、欣赏它、充满正能量”等。接着教师超越文本,挖掘Mickey所处的时代背景,其精神力量深深打动了人们,所以人们希望成为像它一样乐观勇敢的人。由此,学生对这一国外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继续迁移思考“What can we learn from Mickey?” “What should I do if I have problems?”,学生能生成“Don’t lose your heart. Just keep going.”等精神力量,强化对Mickey精神文化的认同。
在学生复述完Mickey事迹与精神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ich character has the same spirit in China?学生纷纷给出答案,有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等,并简单说出这些角色的正面积极的精神品质,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
(四)融入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形成行为取向
本阶段,学生已经认知了语篇中的文化现象,理解了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外典型卡通形象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与多元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开展读后活动,创设新情境,引领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自己的观点,树立文化自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行为取向。
活动5:讨论延伸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What are your favorite Chinese cartoon characters? Why do you like them? Which cartoon character is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接着教师引入四个知名中国卡通形象——Ne Zha, Sun Wukong, Kongfu Panda, Mulan,并设置情境:A visiting group from the UK is coming to our school. Please introduce(介绍) a Chinese cartoon character to them.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拿到一份上述四个卡通形象之一的详细信息,分配角色,共同完成对这个角色的介绍。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谈论了四个卡通形象的基本信息,还深入理解了它们所传递的精神价值,如勇敢坚韧、不畏艰难、坚守梦想、正直善良、爱国爱家、为国为民等,增强了国情怀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活动6:作业设计
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角色,并配上绘图或剪贴图进行装饰,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国内外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其文化分析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提出拓展性思考问题:What kind of cartoon character will you create? 两项作业学生可全做或选其一,并完成表1的简介部分,在下次课上进行小组分享与评价,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行为取向,做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三、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阅读教学建议
(一)转变育人观念,提高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自觉性
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首先要转变观念,用国际视野接纳外来文化,同时以家国情怀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补充文化背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吸收、运用的逐层递进过程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二)增强比较意识,提高国内外文化比较鉴别的能力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正是这种文化在群体上的差异导致了国际合作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宋维华,2016)。教师在使用英语教材语篇进行阅读教学时,应特别关注中外文化之间的思维差异与价值冲突,辨别并深度解析英语所承载的文化背景,排除文化理解障碍,尊重他国文化,吸取其中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融合环境下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多种资源结合,提高挖掘教材中文化元素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文本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涵盖了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教师应充分挖掘语篇本身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本所折射的主旨和思想,分析时代背景下所形成文化现象的根源。此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各种途径恰当补充课外素材,如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同时设置趋于真实的情境,如校园电台、接待外宾、国际游学等,营造文化运用氛围,在教学中自然渗透文化意识,注重文化价值的生成,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初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教师通过自觉利用与挖掘这些资源,以长远的眼光和务实的精神设计阅读教学,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持续实践和反思,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文本中的育人价值。同时,教师还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