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刘金艳

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向逐渐显现。初中英语知识体系相对复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整合与梳理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示呈现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梳理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通过将复杂的词汇、语法、写作等知识点,以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教师应引入全新的教学观念,聚焦词汇、写作、阅读等核心板块,引导学生树立导图思维,辅助学生构思构图思路,教授学生构图技能,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与素养。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创新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现行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教学单一、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受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一些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难以形成有效教学,不仅制约了课堂整体教学体系的发展,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二)学生、教师双重压力大

面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期中、期末考试及中考的压力,英语教师教学有较高的功利性,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做笔记、记背、听写,以此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然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感觉枯燥,影响学习积极性。在此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兴趣,压力也较大,完全是在老师、家长的要求下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从学生角度看,单一教学不能满足部分学生需求,导致该部分学生很难投入到学习中。

(三)课外学习资源不足

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资源来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课堂,课外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维度,还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驱动主体的有效载体。只有自主意识足够强烈,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机与主动探索行为才能有效形成。通过利用图形化的表达形式,具象化枯燥的语言知识,有利于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被动变为主动,在绘图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创造思维,从而形成深度理解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组织力,学会归纳、总结,且培养思维方式。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根据词汇、句型或语法等进行分类,形成自己独有的词汇表、作文万能句、语法知识点,方便理解和记背。

(三)有助于促进知识系统化

传统教学中,学生汲取相关技能的途径主要强调知识点的反复背诵。思维导图通过串联相关知识点,外延中心主题,能够形成清晰的网络闭环,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网络,深化主题内涵,促进知识点间的有效衔接。同时,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能够从中学会掌握提取关键词、绘图等多项技能,快速定位重点。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一)加强词汇教学的运用,丰富教学形式

如前所述,传统教学强调内容的机械转移,并未聚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容易限制学生多项思维能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新课标的深入推进,思维导图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生的二维化与阶段化的思维特征依然显著,在主观上不善于对既有学习成果进行发散性推导,导致对知识点间的过渡过程缺少认知能力。基于此,教师应从基础词汇入手,以此作为发展学生英语思维的载体,在词汇教学环节融入创新元素,不仅能有效优化教学手段,还能真正发挥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What color is it?单元知识为例,在实践环节,可将标题句中的color作为绘制思维导图的中心模块,并在这一中心模块延伸出多个一级分支,如Red, Yellow, Blue等,代表不同的颜色词汇。然后,将一级分支进外延,形成辐射状,比如Red分支下可以添加apple, rose等具体实例。学生的脑海中会不自觉地勾勒出逻辑清晰的图示结构,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将颜色词汇与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进行串联,对词汇形成深刻的认知。通过加强词汇教学与思维导图的融合力度,能够将学生从单纯的机械记忆学习中解放出来,进而形成词汇学习能力。

(二)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强化学生认知能力

阅读是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板块,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阅读教学中,一些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不足,咎其成因,一方面来自学生自身,如: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不足、知识接收能力偏弱,从而导致阅读能力难以获得提升。另一方面与课堂的讲授方式有着一定的关联。由于传统阅读教学强调知识讲授式教学,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阅读技能不足,难以深入掌握阅读主旨。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单元知识为例,在导学前,为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建立初步认知,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个集合文本标题——Getting to School与插图的电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预测文中会涉及的交通工具,从而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动机。随后,在阅读环节,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内容,并基于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边读边完善思维导图。学生结合教师在课前所给出的导图结构,在相应的交通工具下,如:在bus / bike分支下添加人名、乘车时间等,不仅能加深对词汇的认知,还能进一步梳理出文本的整体知识脉络,进而形成深度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强化写作教学的运用,帮助学生吸收语法知识

语法是英语课程的难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梳理性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学习困惑,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及时吸收语法内容。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将语法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高效融合,引导学生在写作主题中融入语法知识,并进行宏观布局。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语法意识,进而明确思维导图框架,切入写作视角。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How much are these socks?单元知识为例,在开展写作教学前,教师可围绕Shopping这一主题构建思维导图的核心支点,然后将clothes, How much is / are等作为一级分支,促使学生逐渐深入文本,积累写作素材。随后,针对“价格询问”这一重点语法点,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化思维导图,展示正确的句型结构,如How much is this T-shirt?和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等,并强调单复数形式的使用规则,帮助学生深化语法点。最后,在写作环节,可鼓励学生尝试以思维导图的展示形式,书写一篇自己在生活中的购物经历,并在导图中融入本章节运用的语法知识。学生能够更加系统性地整理写作思路,并从中形成写作技能。

(四)加强复习教学与思维导图的融合,丰富教学资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与复习教学的融合是提高学生知识巩固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复习活动中,可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知识的脉络和重点难点,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入网络资源或视频片段,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日庆祝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如: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When is your birthday?单元知识为例。首先,围绕Birthday Celebration这一主题构建思维导图中心,辐射出多个分支,如Months of the Year, Days of the Week, Birthday Activities以及Invitation & Response等,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回顾月份和星期的词汇,还能引出与生日相关的表达和语法点。其次,在Months of the Year分支下,教师可添加图片或动画链接,如月份对应的季节景象,增强视觉记忆。同时,设计小测验或游戏,如“快速说出月份英文名称”的抢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应巧妙地将思维导图这一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应用于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使复杂的语言点、语法规则和词汇变得直观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