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师共话如何推进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

专家教师共话如何推进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

近日,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十堰市教育局主办,来自全国多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围绕如何推进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志勇认为,振兴县域普通高中教育,一方面,要改善县中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制度安排,优化县中教育办学格局,让辖区内所有高中学校公平竞争、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形成良性竞争生态。(来源:人民网)

2025年秋季起“函授”“业余”等名称统一为“非脱产”

2024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于10月19日至20日举行。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主办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等,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教学。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统一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统一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统一最低修业年限,统一毕业证书。

据了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形式可分为脱产和非脱产两类,其中,函授、业余属于非脱产学习方式,“函授”是指以远程自学教材和学习资料为主,同时辅以面授辅导、答疑等的学习方式,“业余”是指主要利用夜晚、周末等业余时间到校学习的方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数字化水平的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已成为继续教育学习的主要方式,实践中“函授”“业余”等学习方式已基本趋同。(来源:人民网)

云南省教育厅进一步完善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切实保障学生就餐安全与营养健康。

通知要求,实施学校要全面建立健全陪餐制度,明确陪餐工作的管理机构、人员和职责,工作程序、规范和要求,以及陪餐时发生应急事件的情形、处置方法和步骤等,确保每餐均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守护学生营养健康和校园食品安全。

通知明确,陪餐人员应规范开展陪餐工作,如实记录陪餐过程。学生用餐前应开展用餐情况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用餐环境是否清洁卫生、食品配送(加工)操作是否规范、供餐食品是否存在感官性状异常、供餐食谱与实际供应食品是否一致,以及其他可能危害学生用餐安全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处置,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核。与学生共同用餐时,陪餐人员应如实记录食品的外观、口味、分量、价格,学生就餐情况、意见建议等,参与维护就餐秩序、制止餐饮浪费。实施学校应将陪餐发现的问题纳入校园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及时研究处理陪餐人员反馈的意见建议,指导改进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升供餐质量,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通知强调,陪餐人员与学生“同餐、同菜、同价”,实施学校应定期向陪餐人员收取陪餐费用,具体费用根据实际陪餐餐次和相应供餐标准核定,所需资金由陪餐人员自行承担。禁止为陪餐人员“加餐”“开小灶”,禁止陪餐不缴费或未按实际供餐标准缴费。收取的陪餐费应全部纳入学校食堂收入管理,并继续用于营养改善计划,不得因陪餐挤占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实施学校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为学生餐饮安全保驾护航。(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官微)

北京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间时间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课间一刻钟”让学生有更加充足时间走向户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优化调整后,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在上、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在校每天课间总时长小学阶段不少于90分钟、初中阶段不少于105分钟(五四制学校可参考制订),普通高中学校可参考执行,学校可自主设置课间安排。(来源:《人民日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