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向阳,一路芬芳

作者: 何丽坤

春节刚过,“太阳城”里就一树一树地花开,沟壑处,马路边,一棵棵攀枝花树像一把把大伞,高高擎起那硕大的、密密匝匝的花朵。一座小城,就被燃烧的花儿染成了红色。

清晨,我从攀枝花树下径过,一朵大花从天而降,落在脚边,轻轻拾起,好美的一朵花,五片深红肥厚的花瓣里面长着一簇黄色的花蕊,乍一看活像一簇跳动的火苗。倏忽间,我想起了前届毕业的学生老攀。

记得那是初一开学的时候,我特别关注了这个小升初考试语文和数学两科加起来才8分的男孩。他身体壮实,皮肤黝黑,浓眉大眼,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他上课很安静,静静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有时会发呆,有时也会打打瞌睡。他似乎没有同龄人的活泼与快乐,眼神有些漠然,没有自信,但劳动数他最勤快。记得初一上学期,他的左脚大拇指受伤了,只能穿人字拖,走路一瘸一拐,可是还争着去拖地。初一下学期开学不久,同学们正在上课,年级组通知领新书,他一个人包揽下这个苦活,一遍又一遍地从一楼往二楼搬书。一摞摞新书沉甸甸的,十多个来回,他累得脸红红的,喘着粗气,汗水把头发湿成一绺一绺的,然而他却没有说一声累,接着又把新书分到每一个同学的桌上。我奖励他一颗棒棒糖,他嘴角一撇,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从与老攀的交流中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他从小父母就离异了,这几年,父亲去广东打工,一年才回来一两次,他由后妈一人管理。与同龄人相比,老攀身上没有稚嫩与娇气,他生活能力很强,会做很多家务活。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对他多了一分怜悯与关注。老攀的身上最缺乏的就是自信,记得一次班会课,我让孩子们以“夸夸身边的人”为主题作一次演讲,大家都选择成绩优秀的同学来夸,作为班主任的我却选择了老攀,我夸他的勤劳,夸他的懂事,夸他从来不对老师和同学大声说话。那次班会课后,同学们开始关注和认可像小草一样默默生长的老攀了。

后来恰巧班上要竞选班委,我鼓励老攀去竞选劳动委员一职,教他写竞选发言稿,并帮他做好“宣传”工作,结果老攀以高票当选劳动委员。从此,他更加热爱劳动,人也变得爱说话了,班里同学亲切地称他“劳动小达人”。疫情期间,教室里每天两次的消毒、拖地,他都做得十分认真。期中考试过后,我以“热爱劳动”的名义,给他颁发了一张奖状。这个木讷的孩子渐渐活泼起来,有时天冷了还会对我说一句暖心的话:“老师,今天天冷,您身体不好,请多穿一件衣服。”

关爱离异家庭的孩子,就要多走进他的家庭,多与其父母沟通交流,了解情况,对症下药。第一次见老攀现在的妈妈,我努力地找老潘身上的优点,可是立马被他妈妈反驳了,她说,孩子在学校和家里是两个样,在家里一点都不听话,整天只知道玩手机,与自己没有感情。在教育老攀上,她表示很无奈。我知道这个妈妈心眼并不坏,我鼓励她再努力一点,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一切会好起来的。后来学校举行“五四”晚会,我们班准备的节目是诗朗诵,男生要穿白衬衫,老潘是没有白衬衫的,我让她妈妈买了一件悄悄送来给他。我趁机给他做感恩教育,又不忘给他妈妈点赞。“三八”节快到了,我让班里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老攀也写了,信很简短,但上面有对妈妈的感谢,也说了自己以后会做得更好。他妈妈也时常打电话来询问老攀在校的情况。这对母子日趋向好的关系终于可以让我松一口气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只有家里的温度提升了,我们的学生才会是一个乐学向上的孩子。对离异家庭问题孩子的教育,班主任不能仅仅是告状式地反映问题,那样只能使情况越来越糟糕。只有多沟通、多协调,离异家庭的氛围才会慢慢和谐起来,学校教育也才会不再那么棘手。

对于一个后进生而言,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老攀在一天天的成长,语文考试成绩也由最初的十几分提高到了三十几分。我经常对他开玩笑地说,再努力一点点,你就可以“脱贫”了。我也尽力去帮助他,自习课上监督他背背古诗,辅导他写写作文。我发现他的作文写得很朴实,如他的人一样,虽然谈不上有深度、有文采,但他总能在作文里认真说话、认真写字,他的作文里有对同学实实在在的夸奖,也有对老师真诚的感恩。

初三下学期,不知为何,老攀突然不来上学了,我找到了他家租住的房子,找到了老攀,他正躺在床上玩手机,还搞起了游戏直播,我把他叫起来,用摩托车把他拉回了学校。可是没过几天,老攀又不来学校了。我与数学老师去他家里,又把他找回学校,并叫班里的同学给他做思想工作。我知道,这个老老实实的孩子,已中了网络游戏的毒。后来他时不时还在缺课,但无奈的是,临近中考,我却生病了,不得不到省城住院做手术,无法再去找老攀了。

有一天,躺在病床上的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老师,你的病严重吗?我还能见到你吗?老师,你一定要回来。”短信是老攀发来的,感动之余,我回他短信:“老师病了,不能来你家里叫你了,你要好好去上学,好好参加中考,一定要拿到毕业证,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后来,我听代理班主任说,真奇怪,自从你生病住院以后,老攀自己回校了,并且再也没有缺课,每天还认真地拖地打扫卫生。只有我明白,那是一个孩子在用心回报他的班主任。

中考时,老攀语文成绩只考了58分,但我已经很满意了。由于基础比较差,他终究没能考上高中,但这并不要紧,三年来,他成长了很多,由当初那个木讷自卑的小孩成长为乐观自信、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的小小男子汉。拿到毕业证的那天,他高兴地给我发了条短信:“谢谢你,老师,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老攀,我终于拿到初中毕业证了,老师,你要保重身体。”老攀的成长给予我的欣喜,甚至超过了班里那些考高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同学。

泰戈尔说:“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老攀的成长让我明白,一位师者,需要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爱与责任,是做他们心灵的引路人。

回望24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一路坚守,一路期盼,但愿在我的陪伴下,有更多的孩子一路向阳,把曾经老师的苦口婆心,酿成回忆里的一抹芬芳。据说老攀后来去读职业技术学校了,希望他如这春天里的攀枝花,坚强、勇敢、向上,用热情去拥抱生活、拥抱明天。

◇责任编辑 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