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好汉字,树立文化自信
作者: 蒋海燕摘 要:文章论述了低年段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低年段写字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构建“教—学—评”互动一体的学习生态的具体措施,及认真落实低年段写字教学要求的做法。
关键词:低年段 写字教学 问题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1.021
学书法、写好字,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产生文化自信。写字是语文的根,是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人根据多年执教的经验,谈谈低年级写字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策略。
一、低年段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低年段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从新《课标》要求就可以看出来。语文新《课标》低年段“识字与写字”要求中的与写字相关要求有两点: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我们对语文新《课标》中三个学段的写字要求做比对,就能发现低年段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中年段的写字要求低年段基本都包含了,另外,硬笔写字教学要完成的任务都在低年级。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2.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3.注意间架结构。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很多,写字量很大,这些都在低年段要求学好,因此,低年级的写字任务是最重的。
中年段和高年段写字要求基本相同,高年段是在中年段的基础上提高速度,中年段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来自低年段的每个笔画书写规范,偏旁书写正确,掌握间架结构。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段的写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最关键的阶段,低年级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写字水平,说明低年段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二、低年段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低年段学生在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学生写字积极性不高
写字是一项枯燥辛苦的任务,孩子不喜欢写字,甚至讨厌写字,没有写字的兴趣。有些家长说孩子“写字像刨地似的,特别费劲累人”;“写字太用力,写一会儿指腕酸痛,不想再写”。写字累、写字慢、不想写、写字“脏乱差”是当前一些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双姿”不规范问题
低年级学生写字过程中存在“双姿”不规范的问题。据调查,中小学生中握笔姿势正确的只有百分之二十,这个数据相当让人吃惊,最多出现的错误的握笔姿势是孩子拇指盖过食指的握姿,还有勾腕等等。握笔姿势不正确,影响写字的质量和速度,是个大问题。
(三)“双减”背景下写字练习时间不足
写字需要实践,在2021年7月出台的“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内练习时间有限,学生进步慢,对写字信心不足。在“双减”政策下安排低年级的写字练习时间是当下存在的一个矛盾性问题。
(四)不够重视观察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培养
部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喜欢自己来讲解各个笔画的变化和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没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观察方法、目标没有讲授清楚,学生的观察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导致学生对笔画形状的变化认识不到位,对间架结构没有概念,写的字不尽如人意。
三、解决低年段写字教学问题的对策
针对低年段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重视思想教育
要想让学生写好字,思想教育要做前头。一手好字是一个人的名片,让学生明白写好字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二)落实双姿常规
1.关于坐姿
它和握笔姿势有很大的关系,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写字的时候,凡是坐姿不端正的,他的握笔姿势基本是不正确的。因为握笔姿势不正确,就会有一些部位挡住了视线,使得孩子要调整自己的视线角度去看清楚字,就出现了歪着头、缩着脖子的姿势。还有一部分是视力的原因,导致一些同学眼睛要凑近本子才看得清。观察学生的坐姿用来在课堂上判断学生的握笔的姿势正确与否非常便利。握笔对了坐姿就正确了,两者相辅相成。因此,规范学生的坐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关于握笔姿势
握笔姿势是写字时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以下三个办法有助于孩子正确握笔。
(1)正确施力
孩子刚抓笔时握笔姿势是正确的,一写字姿势就跟着变形。孩子写字费劲、写字重是不会正确施力,靠手指尖施力,写起来就费劲。写字,是手指、手腕带动笔杆的运动,“横”“竖”“撇”“捺”四个基本笔画的施力方式对了,就基本掌握了写字施力的方法。“横”施力者是手腕,靠手腕摆动来写;“竖”施力者是食指,用食指压笔杆向下运动;“撇”施力者是手腕和食指,靠它们一起带动;“捺”施力者是拇指和食指,它们同时运笔。施力正确了,握笔写字就不累了。
(2)借助外力干预
在书写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部分儿童可能难以掌握正确的握笔技巧,此时采取适当的外部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助力于纠正儿童的握笔姿势:其一,运用专业的握笔矫正器。该工具设计精巧,若从书写学习初期便开始使用,能够持续提供物理引导,促进良好握笔习惯的形成,实践证明其效果显著。其二,引导学生手心握持一个尺寸适宜的圆球或橡皮擦,此举旨在促使手掌自然形成拱形结构,从而间接引导手指以正确姿态握笔。这一方法通过简单的外力辅助,易于实施且成效明显。例如,一位刚步入一年级的学生存在食指关节下塌的问题,影响了书写质量。通过在其手中放置一个小球作为辅助,该学生的手型迅速得到了改善,手指关节得以保持正确位置,不再塌陷。尽管最初握球练习可能稍感不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坚持,学生成功克服了这一不良习惯,书写姿势得到了根本性的纠正。
(3)手型口诀“1-2-3与11-0”
“1”是一个支点,笔要靠在食指根部这个支点。“2”是指离笔尖两指。通常我们用“手离笔尖一寸”来确定握笔位置。但是孩子们对长度概念模糊,而且各个孩子手的大小肥瘦也会对握笔位置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观察发现,手离笔尖两指是最适合孩子们的,既有具体的依据容易做到,又切合不同孩子的实际情况。“3”是一个面。指的是中指、无名指、小指要叠成一个平面,这样能平稳有力地书写。“11”是指11点钟方向,假设纸张是一个钟面,以掌心为圆点,笔尖的方向是伸向11点钟的方向。“0”是指圆形,我们做什么事都讲究圆润,弹琴手型要圆润,唱歌声音要圆润,握笔的手也是这样,保持一个圆润的手形,拇指食指捏住笔,虎口也大致是个“0”的造型就对了。这些要求达到了,学生的手型就是正确的。
(三)精备课,严控量
无论写字指导理论多么完善,最终的落实还需依赖学生自身的实践。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一二年级不再布置书面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下足功夫。首先,教师需要精心备课,深入理解每个笔画、偏旁和字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精讲简析的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语文课本每课课后的写字格设计非常科学,黑色字体便于孩子们观察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描红格为孩子初步学习书写提供了支持;最后一个格子则留给孩子们自己练习。这种练习安排非常适合课堂教学,是极佳的写字教学材料。它与课堂教学同步,使用起来便捷高效,相较于一般的习字本更为实用。因此,在备课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课堂上也需合理运用。此外,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控制每日练习写字的数量至关重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耐力有限,每天练习二三十个字是比较合适的。每节语文课可以安排大约十分钟的时间用于教授书写技巧,并在专门的写字课上集中讲解那些难以掌握的笔画及结构复杂的汉字。主要依靠语文教科书以及配套的同步写字练习册来进行训练。确保所有练习都能当堂完成,对于未能按时完成的同学,则应在课间给予个别辅导直至完成为止;如果实在无法在校内解决,则需告知家长协助监督完成。
(四)构建“教—学—评”互动一体的学习生态
解决孩子“写字重,写字慢,不想写”,写字“脏乱差”的现象问题,教学过程要贯穿“教—学—评”的理念,构建“教—学—评”一体的学习生态。
1.重视写字教学
教师要认识到写字教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重视这件事,用心培养孩子们的写字习惯、能力,才会有成果。写字教学是一场马拉松,唯有坚持到底才是胜利,要坚持不懈抓写字,对任何一个孩子出现的写字问题都要重视,在这样的重视和坚持下,孩子们在写字上才能小有成就。
2.教学要求严谨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吃透重难点,精心备课;上课时要认真,在写字教学的时候,每个环节都要用心,认真观察写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弱的孩子,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改作业时,学生写不到位的地方要圈画出来,全班学生错得多的地方要再次进行专项训练,查缺补漏。其次,教师示范写字时,每一笔每一个字都要认真写,展示优秀的写字作品,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学生们经常接触美观的汉字,写出的字就向规范、端正、美观逐渐靠近。
3.同桌结对互助
同桌互助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进步的一个办法,写字也是一样,在安排座位时要注意到同桌写字的情况,优秀的搭配落后的,在写字时做到一对一帮助,形成互助伙伴,评作业以同桌捆绑评议,根据两人的平均水平评等级。这样两个同学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写字时优秀的能帮助落后的同学指出问题所在,及时改正。
4.善用激励评价
在日常教学阶段,要善用语言激励和评价激励。例如,组织写字竞赛,在作业批改中积累写字星星以及小红花,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能够兑换奖品。在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式来提升一、二年级学生书写生字的积极性。笔者将生字书写作业设计为活页形式,并在班级黑板下方的瓷砖上安装了两排挂钩。根据学生的座号顺序,每个孩子都分配到一个专属的挂钩。书写优秀的作业会被挂在这些挂钩上进行展示。每展出一次,学生就会获得一分。一个月后,我们会根据累计的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状和奖品。同时,笔者向孩子们明确说明了评价的标准:只要与自己相比有所进步,就有资格展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标准让孩子们充满了信心,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书写练习中来。这项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写字的热情。
(五)讲究教学方法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短片,课前讲述一些书法大家的故事,让孩子们觉得写字课堂是有趣的。可以通过图形、故事来讲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对写字练习的积极性。
2.注重观察
写字教学的时候,观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不要包办讲解,要多给孩子观察的时间,同时指导他们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时候,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笔画粗细的变化,方向走势,长短区分,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都是要注意观察的地方。写好后让他们评论同学写的字。写字其实也是一种背诵,弄清每个字的每个笔画的形状变化,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自然写得好看。
3.巧用儿歌
利用儿歌教学写字也是低年段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比如,“田”字的书写口诀:上宽下窄边竖斜,横折顿笔要做到;中间小横要写短,竖划写在竖中线。这样就让学生对“田”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征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使用儿歌教学起到了提示写字要领的作用。儿歌凭借朗朗上口和容易记诵的特点,对孩子的写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让孩子能有所依据地去观察。这个办法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效果十分显著。
4.电教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动画展示汉字书写过程,让示范更加生动形象,有时候,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会有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位置较远看不清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重点放大,解决这一问题。
5.多样化练习
写字是一项实践性的技能,课堂练习,作业练习都是一种很好的写字实践,另外“学习园地”“手抄报”“书法展”等活动都是不错的写字实践。要多给孩子练习和展示的平台。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能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发现美,感受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是落实语文新《课标》要求和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
引导学生写一手好字,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加强家校合作教育,家长也应对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重配合引导并严格要求,好的习惯才能日益养成。教师应讲究方法,认真教学,常抓不懈,把学生的写字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抓好学生的写字问题,让学生写一手好字以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蒋丽莉《不要让写字失去“快乐”——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与问题解决策略》,《课外语文》2019年第13期。
[2] 魏倩枝《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山西青年》202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