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类作文

作者: 马玉娇

摘 要: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类作文是一种立足现实而超越现实的思维活动,十分考验学生的思维逻辑,对于学生的想象力、行文构思和创造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写作想象类作文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维空间,启迪智慧之门,实现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好想象类作文。

关键词:小学生 想象类作文 写作指导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7.017

小学生写好想象类作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灵感的迸发,巩固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还存在选题受限、学生基础薄弱、写作素材少、写作技巧不高、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脱离实际等问题。因此,教师要依托教材资源,扩展想象空间,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写作兴趣,联系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开展想象阅读,提高写作技巧,完善写作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一、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结合教学需求,构建合适的场景,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深入想象类写作的教学活动,集中注意力于学习探究,活跃学生的思维,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构建高效课堂。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能够提高教学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促进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人类的奇思妙想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标注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名称,让学生意识到社会的发明创造和人类的想象力之间的关系,就此揭示课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要发明什么东西或者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想要发明的物品并将其列在写作单上。有的学生说自己想要做一双会飞的鞋子,有的学生说想做一个能放很多东西的书包,类似于仙侠世界的储物袋。对于学生想要发明的事物,教师不做评价,而是请学生思考这些想法的共同点,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发现这些都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物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让学生学会借用功能组合、功能改变、形态改变等改进方式开展想象,写出自己想要发明的事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绘制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想象类写作的要求。然后,教师可以请学生相互交流一下这些事物的功能、作用以及外观形态,理清发明思路和意义,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播,引导学生对发明的过程进行描述。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由表达,然后集体分享,通过多媒体展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对于部分想象力贫乏的学生,教师要辅以科学发明的成果片段,激发学生的灵感,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辅以发明图示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二、依托教材资源,扩展想象空间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想象类写作的一切教学都要围绕着教材展开,作为知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只有精准地解读教材,才能有效开展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依托教材资源,同时拓展类似的文章,设置主题,打破传统写作教学的束缚,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给予学生新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缩写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通过谈话,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向其他人介绍一个从未听过的故事时,需要进行缩写,以此引出课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将故事缩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缩写的方法,并且思考:向其他人介绍一篇文章,要在这篇文章中删减些什么,为什么要改写和删减。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白缩写故事的重要性和优点。教师以《猎人海力布》为例,在多媒体上展示前四自然段的缩写,例文以及原文对照,要求学生在教材中画出二者不同的地方,找一找缩写后的文章删减了哪些地方?保留了什么地方,根据教师展示的例子,学生在文章中进行批注。教师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和班级分享,以实际故事情节和文章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四种缩写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简要复述的方法,迁移旧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连接,请学生总结一下缩写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整理,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展示猎人海力布的第八段和第九段,请学生思考这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尝试对这两个自然段进行改写和概括,教师可以挑选学生进行回答。紧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缩写,教师可以在一旁巡视,不干涉学生的行为,只在学生需要或者恰当的时刻进行指导,尊重学生的意愿,保证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评议缩写的写作,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三、联系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想象类写作需要立足现实,联系实际生活;离开了生活,想象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学生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和逻辑展开想象,构思作文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或者讲述故事。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感官,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感知和判断,获得对知识的印象,为想象类作文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探究,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谈话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重要性,进而请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它,借机引出课题,人们只有了解植物才能进行保护。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关系才可以称之为朋友?你知道哪些植物?通过谈话引入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感情,促使学生主动了解植物,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和整理好的观察植物的记录卡,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介绍植物的名称、外形、颜色、气味等,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指导学生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将自己本次活动中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进行组织调整,编写写作提纲。之后,学生在小组间交流自己所写的提纲,选取最优秀的提纲在班级中进行交流,教师可以请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课文,思考该如何写好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植物形态、并抒发情感,提高学生想象类作文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将每个小组的优秀作品进行整合收纳,做成优秀作品分享簿放置在学习角,与学生进行分享。对于优秀想象类作文的创作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以及持久的写作动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开展想象阅读,提高写作技巧

阅读和写作都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升,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离。教师通过开展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对课文进行改编、创造,给予学生特定的情境,充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同样,教师可以借机进行写作技巧指导,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清楚地认识到想象类写作的特点和原则,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用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体了解整个故事的逻辑和情节。然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作者,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随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描写小女孩擦火柴画面的段落,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对文章进行合理划分,阐述各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并借助多媒体模拟大年夜下着雪,小女孩孤身一人身穿单薄衣物在街上卖火柴的场景,让学生真切体会小女孩儿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部童话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将故事进行拆解,深入研究各个片段,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小女孩这个人物以及故事背景。教师可以请学生对文章结尾进行改编,并进行思维提示:第五次火柴擦完以后,小女孩儿可以看到其他别的什么东西吗?有的学生想象小女孩在第五次擦燃火柴之后看到的是漂亮的衣服、美丽的建筑。针对这种想法,也有学生表示不赞同,认为这个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肚子很饿,作者想象小女孩遇到的情景是非常合理的,那也是穷孩子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想象。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想象一定要合理,不能胡编乱造,创造要能够说得通。让学生认识到想象类写作不仅仅是要让自己大胆发挥想象力,要有个性、有特色,更重要的是构思要合理,符合逻辑或者有一定的可行性。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世界,你要跟她说什么,你会怎么帮助她”,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思考,无论学生做出多么不可思议的回答,教师都要对其进行鼓励。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且启发学生要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最后,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进行改编、演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评选,选出学生最喜欢的故事。

五、完善写作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是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课堂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教师找到自己在想象类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疏漏,结合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样,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现在的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几张童话故事的图片,请学生说出故事的名字,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印象最深的故事,简单描述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读后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升华,同时板书:想象丰富生动、情节跌宕起伏。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童话故事时的感受,提炼出童话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教师可以展示龟兔赛跑的图片,要求学生讲述这个故事,进而提出要求,请学生重新编写这个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思考,教师在一旁巡视,借助恰当的时机指点学生预想故事的结局、创编新的情节,学生要进行激烈的交流和探讨,尝试说服小组成员接受自己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选派成员进行汇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正和提高。教师以龟兔赛跑的重新编写为由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明白结局的创建在故事创编中的地位,然后以团队协作和相互交流的方式,了解故事情节的作用。教师可以展示写作要求:任选自己熟悉的故事进行创编,先预设结局,再进行大胆想象,构建情节,设计思维导图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思路,相互交流自己编写的故事。在学生进行分享交流之后,教师可以展示优秀作文,请学生开始创作。在写作完毕之后,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随即打乱顺序将学生的文章分发下去,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写出独特的个人体验与感受,反映一定的现实意义;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想象合理;切合题目要求”。学生对随机发放的文章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团队的力量分析文章的问题和优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作品,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要综合各方意见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写作水平对文章展开评析,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优点,在课堂上对优秀作文进行深入的讲解评析,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帮助小学生写好想象类作文,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积极拓展选题,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累积情感认知,并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技巧,通过评价提高写作质量,完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以此,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底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作水平,提高学生作品的可读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磊《给写作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谈小学生想象作文指导》,《作文成功之路》2023年第2期。

[2] 王佼佼《放飞想象,让小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年第3期。

[3] 李秀梅《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破》,《教学与管理》2021年第2期。

[4] 卫华芳《想象  描述  抒怀——浅谈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的三大要素》,《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