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背景下提升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
作者: 慈学超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试卷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视野、阅读深度方面的考查。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高考 群文阅读能力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9.011
一、新高考背景下精心创造群文阅读的机会
1.根据新高考理念,精心选题
首先,在新高考教育改革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利用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因此,在群文阅读的选题上,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和多门学科,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和兴趣。选题可以是与社会热点、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相关的话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其次,在群文阅读的机会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如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文献等。这些材料可以涵盖不同的题材,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领域,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互动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读书分享会、阅读笔记交流等。通过这些互动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思考。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师可以组建专门的辅导机构或团队。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们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分析、阅读材料解读,还能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阅读材料的含义,并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最后,评估学生的群文阅读成果。为了检验学生的群文阅读效果,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评估方式,如阅读报告、阅读心得、作品创作等。评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文化内涵的把握等。评估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他们进一步提升。
2.根据新高考难度,精心选文
精心创作群文阅读材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加强他们对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以及现实社会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其一,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价值的主题,可以涵盖文化传统、历史人物、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确保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关系密切,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其二,根据字数限制,抓住主题的核心要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们融入一些背景和案例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文章内容。
其三,在考虑到新高考的难度要求时,要确保材料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过于晦涩难懂。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句式结构、提供关键词解释、增加辅助说明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内容。
其四,题目应该紧密围绕材料的内容,既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综合运用。教师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以满足多样化的考核要求。
其五,可以创新阅读形式,如图文结合、线索解谜、情境演绎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精心选择的群文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阅读体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新高考背景下悉心指导群文阅读方法
1.横向阅读,细致对比
横向阅读主要指学生可以选择多个相关的群文阅读材料进行横向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理解同一个主题。他们可以比较不同材料中的观点、论据和结论,分析其共性和差异,并思考其中的价值取向和意义。其次,学生们可以将群文阅读材料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矛盾之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材料的主旨和观点,加深对相关主题的认识。另外,学生在阅读群文材料的同时,需要将其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运用。他们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和解读。例如,他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解读文化传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等。
此外,悉心指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也十分重要,学生不仅要对群文阅读材料进行理解,还要能够自主思考其中的问题和思想。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用逻辑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群文阅读材料,不仅局限于自己的个人立场和观点,而是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等多个维度的因素,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分析结果。
通过悉心指导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新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这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纵向阅读,深入理解
纵向阅读是指对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进行多次阅读,在悉心指导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纵向阅读,逐步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首先,在第一次阅读时,学生可以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观点。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然后,在第二次阅读时,学生可以仔细阅读每一段落,注意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论证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标记、画线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理清论证思路。当进行第三次阅读时,学生可以深入分析文章的细节和语言表达。学生可以关注词语的含义、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等,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通过纵向阅读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步深入理解文本,提高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可以涉及文章的主题、观点、论证方式等。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文本,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主要句子、关键词语等进行分析,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文章内涵。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将分析的结果整合成自己的观点。
另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将不同文本进行比较,探索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差异和联系。通过比较和对比,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比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视角来审视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的写作、绘画、演讲等活动,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通过深入理解的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悉心指导群文阅读方法可以通过纵向阅读和深入理解来实现。这样的指导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新高考背景下潜心做好群文阅读输出
1.聚焦精彩分享,开展阅读评价
在新高考背景下,潜心做好群文阅读的输出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材料,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首先,当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可以聚焦于材料的精华部分进行分享。教师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引人入胜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解释,以便于其他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材料的主旨和观点。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所读的群文阅读材料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观点的评价、对逻辑推理的评价、对实证案例的评价等,以展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另外,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可以提供自己的个人观点和反思,让学生思考所读材料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阐述自己的理由。这样能够展示学生对于群文阅读材料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此外,潜心做好群文阅读时,学生需要注重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流畅度。教师要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自己的表达更加清晰、有力,以便于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最后,在输出群文阅读时,学生应该培养思辨能力,并以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评价所读的材料。他们可以提出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寻找证据等,以展示自己对于材料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潜心做好群文阅读的输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消化所读材料,提升自己的写作表达和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2.开展广泛交流,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高考背景下,群文阅读可以通过开展广泛交流和提升语文素养来实现。首先,要开展广泛交流,让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群文阅读体验和思考,比如组织学生们参加课堂讨论,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另外,组织学生读书俱乐部或阅读小组,共同阅读和讨论群文作品,并且通过小组讨论、读书推荐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线上或线下的阅读分享活动,如写读后感、参加论坛讨论、参加阅读比赛等形式,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而且还可以广泛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增加自己的阅读体验,并且积极了解他人的观点、见解,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这对于文本理解、认知提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帮助。
提升语文素养是指通过群文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进行书面表达,如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通过书写的过程,学生可以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并且利用一些活动和比赛,引导学生们进行表达,像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小组讨论活动等,教师利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如写作文、写小说等。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参与语文竞赛、参观文化展览等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学生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这样的输出方式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对于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应试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帮助。
四、新高考背景下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1.用足群文阅读单位时间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用足群文阅读单位时间,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群文阅读又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
课前时间:阅读教学前,学生需要依据将要讲解的作品内容,进行群文阅读活动,通过预习、粗读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
课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阅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这样既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后阅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延伸,对于学生们来说,只有让他们感到有趣、喜欢,才能逐渐投入阅读中。所以,在课后阅读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主导,减少对他们的干预,为确保阅读效果和质量做好铺垫。
例如,某些红色题材的知识内容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也比较适合学生们进行跨学科阅读。因此,每当教师讲解一篇课文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并且进行阅读和思考,这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有着重要的帮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可以实现文本和教材的联系,对于提升阅读效果、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等都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收集相关作品,并展开阅读与思考,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在课后阅读过程中,学生应主动阅读,并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问题将阅读的文本与教材中的作品联系起来,以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2.树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建议,但不应过多干预学生的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开始前,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然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学生应该被赋予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阅读和理解文本,同时还要让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建阅读小组,一起探讨文本中的问题和观点,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步。除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报告、写作、展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的评价,学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
最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相关的文本,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李雅琴《“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研究》,《学周刊》2023年第17期。
(本文系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X[2022]GH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