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探究

作者: 孙亚萍

摘 要:在教育体系不断变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教育工作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转变思想,从而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构建提供保障。目前,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主题班会时,需要明确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主题班会的效果。本文即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 主题班会 班级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0.060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任务也相对复杂,同时,在高考压力下,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在学习压力大的高中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就需注重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缓解,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繁重的学习期间提升个人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高中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解决班级管理问题,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现阶段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应引导学生参与到主题班会设计中,同时还可让学生主持班会,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以及思想触动。

一、高中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便于班级管理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树立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班主任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使学生在提高自身学习水平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可得到有效提升。现如今主题班会的开展能够从本质上提升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借助主题班会落实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能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积极影响,还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水平。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与周围学生发生口角,班主任在发现问题时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内部的团结性也将难以得到保障。为此,高中班主任便可借助主题班会的开展帮助学生意识到同学之间需要做到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增强班级中学生的团结意识。

在开展主题班会前,班主任可先让班级中的宣传委员制定有关班级团结的班级板报,以此来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互帮互助,尽可能避免口角的发生。在主题班会开展时,班主任还可挑选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发言,可以提前告知学生,在主题班会开展前确保学生能够准备好关于团结意识的演讲稿,并在主题班会中将关于主题的想法以及见解进行表述。在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还可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班会的观后感,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主题班会形成深刻认知,还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自主意识。由此可见,高中主题班会的开展能够帮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学生在主题班会的熏陶中也能够意识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更加听从班主任的管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将因此获得显著提升,进而在有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目标的同时,强化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力度。

2.增进师生关系

针对高中阶段的师生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在相处过程中极易产生诸多问题,其中,学生不听从班主任的管教、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缺乏耐心等都是高中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高中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就容易出现隔阂。现阶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主题班会,通过合理的主题选择,能够在改善班级管理现状的同时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主题班会的开展主要是引导学生与班主任展开沟通,从而通过沟通的方式帮助班主任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同时,学生也能够了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良苦用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尊重教师,以此来将主题班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高中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需要对学生的近期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在对学生有充分了解后,对学生的近期现状进行准确总结。学生在班会期间需要认真倾听班主任发言,了解主题班会的作用,同时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例如,教师针对“清明节”开展主题班会时,可以提出清明节都可进行哪些活动或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提高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性,在此期间,学生还可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到主题班会中。通过问题开展问答活动能够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性,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得到有效升温。因此,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对主题班会的重视度,以此来将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3.塑造思想观念

高中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学生良好思想观念的构建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叛逆等情绪,这些现象都影响着学生“三观”的树立。现阶段,高中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的制定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学生的“三观”也可得到培养。

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改善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为班主任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便利,使得班级管理整体水平可以得到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需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信息,通过正能量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会认为正能量的信息是值得吸收的。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还需通过反例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在此期间,班主任需要着重强调反例是不可进行模仿的,避免学生因为无法分辨好坏最终误入歧途。

高中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开展中,需要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期间,教师要加大主题班会的开展力度,使其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有效塑造,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在主题班会开展期间,班主任通过自主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应对自身学习、生活中遭遇的各类问题,并切实推动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最终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吸收学生设计,凸显主题教育

目前,高中班主任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展班会,在高中学生的意识中,班会主要就是班主任开展集中教育的大会。若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前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共同设计主题班会,便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学生转变自身对于主题班会的态度。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开展主体,班主任在落实主题班会活动时需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明确,从而确保主题班会的开展能够全面满足新改革中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此,在落实主题班会活动时,班主任需做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工作,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参与性。班主任在班会设计时可以倾听学生的意见,其中主题班会中的组成程序、形式呈现以及环节转换等内容都需要学生的参与。

例如,教师在开展“我爱我的班”这一主题班会时,可以在主题班会提出前找出班级中的学生骨干,班主任与学生一同对主题班会中的程序安排进行研究。在传统的班会中,学生无法参与到班会环节的设计中,因此在面对此机会时学生十分重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观点表述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有些学生提出可通过提前布设的方式针对班级管理方法进行整合,班主任可以设立“金点子宝盒”,让学生将自己的建议书写下来投入到盒子中。

其次,部分学生认为班级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那么便可借助在班级内部成立管理小组的方式,将班级管理工作内容细化,使得班级中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将集体管理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再次,班主任还应将班会形式调整工作严格落到实处,并为学生提供更多能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举办歌咏比赛活动时,班主任可带领学生针对歌曲的选择、训练等进行深入沟通,并为学生提供合理建议。通过比赛的方式,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具备班级荣誉感,在此基础上才可更好地参与到比赛活动中。在歌咏比赛准备阶段,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性建议。其中部分学生认为,在班级中学生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小组的方式能够更快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并及时进行调整,学生在熟悉歌曲后开展集体合练;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先选择一些骨干学生对一些唱歌能力较差的同学进行培训,同时还可开展分组包干训练,使得班级中学生的唱歌能力都可得到有效提升。不同学生所提出的建议存在明显差异性,这时,班主任则需将学生所提出的建议进行整合,并借此推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升。班主任在班会设计时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机会。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让学生了解班级管理也是学生的事情,需要班级中的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在主题班会开展中,学生是班会中的主体,因此,在班会开展中,学生需要参与到班会中,以此来将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出来,提高主题班会开展效果。

2.推出故事案例,营造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主题班会开展效果,班主任便需对主题内容进行明确,在班会前,班主任需要提前准备班会所需的材料,可将生活化真实案例内容通过小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从而通过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次,班主任还应做好主题班会材料的筛选工作,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深入思考主题班会内容的同时,充分凸显故事内涵,使得主题班会中的教育氛围可以得到有效营造,并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开展前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故事的搜集中,学生在班会中可以将所搜集的小故事进行讲述,在此期间,班主任还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为班主任提供新的教育契机,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在开展“感恩”相关的主题班会时,学生对“感恩”这一主题十分熟悉,在其他学科教学中都会涉及感恩方向的内容。班主任在开展“感恩”主题班会时,便可通过引导学生针对案例、故事展开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在此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现互动交流,让学生探讨从故事以及案例中受到了哪些教益。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能够对“感恩”的相关内容产生深入了解,同时学生还可做出反思,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了解父母的辛苦,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在节日时为父母准备礼物。通过“感恩”主题班会的开展,教师可以将高中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出来,班主任可布置长期任务,并让学生定期反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对感恩形成深入了解。

3.借助媒体技术,渗透教育信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价值愈发明显,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能够丰富班会中的内容,还可形成良好的主题背景,使得主题班会开展期间学生的思考频度得到明显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较为灵动,对一些直观性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高中阶段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信息采集工作中,并给学生设定科学的信息收集作业,最终确保学生均能够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设计活动中去。

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主题班会能够构建起良好的班级教育体系,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中。在主题班会开展期间,班主任需要对信息进行严格筛查,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例如,在开展“争做文明人”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在班会开展中播放有关文明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班级中存在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同时还可对文明习惯的养成进行讨论,使得学生能够明确不良习惯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通过主题班会能够有效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部分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加大主题班会的开展力度,确保学生都可参与到主题班会中,使得学生的思想共识可以正确建立,以此来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教育体系变革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关乎着班级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较为直接的影响。这使得班主任应针对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综合分析,借助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现阶段,高中班主任逐渐意识到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能够在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并为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主题班会的运用,通过主题班会促进高中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余艳《沟通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分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年第22期。

[2] 袁怀进、彭玉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高考》2021年第27期。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运用主题班会形成良好班风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23]G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