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践行
作者: 陈旭梅摘 要: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级的管理水平与教师的管理能力及学生的个性特质、思想品质及素养有关。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班级管理也有了新的标准,需要班主任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班级文化,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掌握其心理动态,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品质及素养。本文就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践行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班级管理 践行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0.06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中小学班级管理及学科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思想品格及道德素养。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和完善自身品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所要重视并进行探究和创新的内容。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单位,班级管理水平、班级文化构建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方法,做到以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塑造学生意识和思想品质,以规范的班级管理,为学生构建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及爱教师、爱同学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于关注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及品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沟通、思想教育方式,使学生对自我形成客观认知,从思想上反省和修正自己,逐步提高其道德素养和精神品质,并促进班级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同时,构建积极乐观和谐的班级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相互关爱、互助互进,使其形成尊师重教的意识,并能够积极配合班主任管理工作,巩固班级管理成果,实现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的同步提升。
2.有助于协助其家庭展开思想教育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部分家长缺乏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和科学引导的意识,造成与学生的沟通乏力,亲子关系紧张的情况,难以发挥有效的教育引导作用,也使部分学生步入集体生活后缺乏良好的思想言行、人际协作能力、学习素养等,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也是很多家长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优化班级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专业化作用,构建平等、和谐、乐观的班级文化氛围,学生能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言行的规范,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的人,使班级管理实现对家庭教育的补充和辅助。基于学校在班级管理中的专业性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班主任需要定期组织家长会,或通过学校教育平台,将学校的教育管理举措、教育理念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进行发布,在获得家长对学校工作支持的同时,使其逐步接受科学教育思想的影响,促进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3.有助于学生良好发展目标的实现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增长见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拓展学生信息视野的同时,也使其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思想侵袭和影响。学生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不成熟,他们难以对这些来自外界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就会对其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产生不利影响。如,学生在上网时,会遇到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影响,使其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产生偏差,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班主任教师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学情,创新班级思想教育的新方法,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为其有效解答人生困惑,对生活中的不良思想和风气进行抵制,为其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思想保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1.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相应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和高校学生的实际相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管理教学、管理制度、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相结合,使得思政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性全面提升。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变化,给学生父母的稳定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冲击,学生的家庭关系、学生的身份也更复杂。近年来引发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及心理健康问题等,都使班级管理面对新的课题,也给班主任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班主任一方面需要把握、了解社会动态,以及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产生的影响,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思想诉求,以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表现异常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针对性措施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班主任面对班级中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学习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个性特质的学生时,要结合如下方面把握其思想动态:一是思想品行较好,能够在与同学相处中做到友善待人,且喜爱劳动,关心班集体,但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且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二是家庭条件优越但作风自由散漫,缺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追求享受不喜欢受约束。三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不遵守班纪班规,道德观念较弱,经常出现打架旷课等行为。
对于上述几种类别的学生及表现,需要班主任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是班主任多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互动,把握学生心理及思想动态,分析心理成因,采取有效的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困惑得到及时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修正,班纪班规和集体意识增强,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提高其思想品质及道德素养。二是班主任要拓展信息渠道,把握新的教育理念,把握学现代社会中学生的想法、兴趣和追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这样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及政治风貌
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工作需求,着力对学生进行思想以及政治素质、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及政治素质的培养,需要班主任注重从如下几方面构建良好的管理氛围:
一是争取学校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集体教育活动。如:在国庆节系列纪念活动中,可组织爱国纪念展览,要求学生围绕爱国主题,自主从网络中收集关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讴歌民族英雄与革命英烈等相关的图片,培养其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及政治风貌。二是班主任可借助每周班会,组织学生围绕班会主题,进行法律法规、学校纪校规等的学习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身对事件的思考和观点,反思自身在遵守校纪校规方面的行为,使学生相互启发和影响,在班级内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长辈、关爱同学、热爱班集体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团队意识,激发其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三是班主任要通过日常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诚实守信、坚定果敢、努力学习等思想品格,并将其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学生具备懂得尊重、践行文明礼仪的良好素养,增强其道德修养。
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管理辅助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职业高中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其“三观”的形成。而班级文化对该种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引导该项工作的进行。班级管理要面向学生这一主体,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意识,使其在协助班主任和参与班级自治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管理思维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发挥出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多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有意识选拔有能力专长、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
一是精心选择,发挥班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要严格对班干部的管理,使其有不断完善自身、提高综合素养、提高管理责任心的意识。要注重培养班干部与同学的沟通能力,真正了解班主任的管理要求以及班级全体学生的思想、心理、需求、学习等综合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二是班主任要注重考察各班干部的特长、优势,做到人尽其才。如,体育文体突出的负责班级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学习突出的负责各学科学习相关的管理、擅长沟通和交际的负责班级外联活动、勤劳有责任心的负责班级卫生管理工作等,使每位班委会成员更好地发挥管理和服务价值。三是班主任应适当放权,给予班干部以自主管理的权力和责任,实施学生自治,以激发和挖掘班干部的管理潜能,使其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创新,快速提升其管理意识和组织能力,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不断提高班级思想政治管理水平。
4.挖掘思想政治素材展开生动教育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尊重学生这一主体,一方面要行使好立德树人的职能,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根基,培养其正确的“三观”,掌握学习技能,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和个人需求,做好日常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需求,帮助其答疑释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开展班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利用思政教材,从中挖掘思政教育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以直观、生动且具有较强思想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言行举止、品质素养、政治认同等多方面的教育。
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立足教材,通过网络收集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及其理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展开思政教育。如,针对班级出现的攀比、浮躁之风气,结合社会上、校园中出现的高消费现象,班主任可收集相关素材,通过学生所熟悉的不同岗位普通劳动者爱岗敬业、真诚助人的行为,制作成视频,在主题班会上进行播放,并在学生观看后,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其思考:你如何看待社会上及身边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现象?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自己对于视频中这些普遍人与事的看法,思考一下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示,思考如何体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讨论中,学生认为这些在普通岗位默默奉献的人们,让自己的内心受到触动,从中感受到了正能量,自己应当思考在生活中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受到生动且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借助教材展开,班主任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用心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及时加以肯定和奖励,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品格和“三观”,有效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
5.构建民主和谐氛围激发参与热情
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在集体中的尊重、友善、包容、平等,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管理中有独特作用的一员,感受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不断激发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责任担当意识。
在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中,班主任要坚持尊重平等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班委会选举、班会主题制定及班会组织、班纪班规制定、建立班级互助小组、组织科学小组以及优秀学生评选中,都需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具体事务中,使其真正认识到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集体,要用热心、专业能力、责任心关心班集体的各项工作。如,针对班级学困生的学习,可由班委会牵头,组成互助小组,采用一带一的方式,从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思维方式、难题解析等方面,培养学生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良好品质。再如,班委会成员是服务于每位班级成员和班集体的,要在班级管理中反映、代表班级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教师进行事务管理。所以,在班委会成员选举中,教师可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到班会委选举办法制定、自主投票选举等,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民主氛围,激发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出对班级管理的建议,不断提高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班主任在实施管理时,一方面要注重对班级日常秩序的维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起来,用教学内容中具有正确导向的人物、事件教育和启发学生,使之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并将其践行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工作新思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基于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要求,采用多元化方式,使学生参与到班级自主管理中,从中锻炼和提升其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形成正确的“三观”,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和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纪秀明《政治学科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7年第4期。
[2] 刘艳朋《论思政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吉林教育》2022年第5期。
[3] 李桂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科幻画报》2018年第12期。
[4] 索朗格列《高职班主任用“四心”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构架实践》,《秦智》2022年第8期。
[5] 刘世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策略之探究》,《学周刊》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