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研究

作者: 张金宁

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研究0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导学单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导学单的基本概念。随后分析了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实际案例分析以及不同年级的导学单设计与使用情况。同时,探讨了导学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学单设计不够贴近实际生活以及教师认识不足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设计贴近生活的导学单、个性化教学与导学单以及为教师提供培训与支持。最后,总结了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期望通过导学单的运用能够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高质量教学。

关键词:导学单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语文阅读不仅仅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单作为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工具,正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导学单以其自主性、互动性和启发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具启发性的学习体验。然而,在导学单的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学单设计不够贴近实际生活等问题。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做进一步研究。

一、导学单的运用现状

(一)导学单的定义与特点

1.导学单的概念解释

导学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一种系统性学习指导工具。它通常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任务等要素。导学单的制定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导学单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单被广泛应用于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2.导学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点

导学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凭借其个性化、引导性、互动性、多样化和自主学习等特点,成为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工具。个性化指导体现在导学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量身定制学习任务,实现差异化教学。同时,导学单具有较强的引导性,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且互动性强调导学单的设计需要注重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启发,教师需要在互动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另外,多样化内容也是导学单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可以包含不同文体、题材和难度的文章,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领域,提高文学素养。最后,导学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二)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实际案例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单作为一种重要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材课文的引导性学习中。实践教学中,导学单的应用常常具有很高的针对性。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导学单可以针对课文的主题、情节、文学特色等方面,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以《荷塘月色》为例,导学单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包括文学常识、阅读技能和情感体验。其次,在学习内容方面,导学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比如,在探讨文学常识时,导学单可能会提问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阅读技能方面,导学单可设计针对性的阅读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导学单也注重情感体验的引导,在文章阅读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生活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比如:“作者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有哪些?从何处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感受?”

2.不同年级的导学单设计与使用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年级的导学单设计与使用情况,对多个小学年级的语文教材进行了研究,并整理了相关数据,如上表所示。

这些数据反映出不同年级中导学单的设计与使用情况的差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导学单数量逐渐增加,问题数量也有所增加,与学生年龄和学科知识的逐渐增长相适应。教学目标也随年级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从基础字词和语法到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和复杂文本的理解,目标逐渐升级。此外,使用情况表明导学单在不同年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普遍认为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显著作用。这些数据为深入研究导学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导学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导学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对学科内容的认知程度、教材选择的适切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

(二)导学单设计不够贴近实际生活

导学单设计不够贴近实际生活是当前导学单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学单通常依据教材内容设计,但有时候过于注重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和艺术性,而忽略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融入。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建立与教材内容的直接联系,难以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情境和人物。

(三)教师对导学单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认识不足

导学单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其有效使用依赖于教师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对导学单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认识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教师可能缺乏对导学单的深入了解,不清楚如何合理设计和使用导学单,导致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

三、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设计贴近生活的导学单

1.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制定相关主题导学单

为提高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效果,设计贴近生活的导学单至关重要。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狗汪汪》为例,教师可以制定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导学单。该课文描述了一个小狗的故事,为了让导学单与学生生活相关,可以从主题导向、问题引导、实际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首先,导学单的主题可以围绕“爱护小动物”展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善待动物,鼓励他们分享自己与宠物的亲密经历。其次,问题引导。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引导学生思考小狗在故事中的情感和需求,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如何满足宠物的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最后,在进行实际案例设计时,教师应在导学单中引入学生与宠物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分享自己与宠物的故事或观察到的动物行为,以促使他们将教材内容与个人经历相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导学单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契合,还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导学单设计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引入多样化的文本类型,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设计贴近生活的导学单时,引入多样化的文本类型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策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小的勇士》为例,这篇文章是一个寓言故事,描述了一只小小的青蛙通过勇气和智慧,成功战胜了强大的蛇。为了设计一个多样化的导学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教师可以在导学单中引入与《小小的勇士》不同文体的相关文本,比如科普文章、诗歌或者漫画,让学生体验不同文本类型带来的阅读感受,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同时,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文章中的角色,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和冲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比如故事情节、语言特色、作者意图等,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所学文本类型,进行创作,可以让他们写一个自己的小故事、创作一首诗歌或者绘制一幅漫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个性化教学与导学单

1.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定制个性化的导学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定制个性化的导学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风筝》为例,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男孩与风筝的故事,具有浓厚的生活氛围。在定制个性化导学单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他们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学科兴趣等。通过课堂观察、学习笔记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通过课前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包括但不限于文学、科学、历史等。在导学单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增加学习的吸引力。然后,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对于阅读理解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深入分析文章结构、探讨主题意义等较高层次的问题;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设置较为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最后,在学生完成导学单后,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后续的导学单设计,确保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取得进步。

2.引入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差异化,而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导学单的设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年的足迹》为例,这篇文章涵盖了丰富的情感和生活体验,适合进行差异化教学。在设计导学单时,教师应将导学单中的任务分为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区分。对于阅读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深入探讨文章的隐含含义;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设计较为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科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比如,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入历史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历史背景;而对于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入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除此之外,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共同进步。最后,在学生完成导学单后,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对于每个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鼓励他们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弥补不足之处,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切的指导和鼓励。

(三)提供教师培训与支持

为了促进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更好应用,必须提供系统性的教师培训和支持。在培训课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导学单的设计原则、使用方法和评估标准。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探险》为例,该文以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为特色。在教师培训中,可以分析导学单在阅读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介绍相关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引导教师理解导学单的教育意义和应用范围。同时,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文本类型的导学单设计案例,让教师了解导学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设计思路。另外,应指导教师根据特定教材内容,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导学单。最后,在培训中引入实际教学案例,让教师在模拟教学环境中运用导学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为了实现导学单良好运用,教师需要设计贴近生活的导学单,引入多样化的文本类型,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与导学单,通过引入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不同需求。最后,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支持,定期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分析导学单在阅读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介绍相关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导学单运用能力,保障小学语文阅读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珊鸿《前置性作业导学:凸显小学语文“学”的课堂——依托导学单的〈月迹〉教学思考与实践》,《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

[2] 张志辉《基于“导学单”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研究——以小学垒球投掷课为例》,《田径》2020年第2期。

[3] 唐禧、肖翠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整本书阅读策略——阅读导学单的设计与运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

(张金宁,二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本文系2023年连云港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3LHGH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