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陈磊

摘 要:本文探索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立足溯源、实操和拓展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架构。文章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通过研读教材,确定与单元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项目主题,并通过分析学情,确定相应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基于此,对教学实施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评价和反思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语文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6.030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落脚点。在单元整体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理念下,教学实践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为出发点,整合多元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深入实施教学实践活动。同时,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基于实际问题和情境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等,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契合。据此,本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对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分析,旨在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参考。

一、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

2022版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并将该技能应用于实际语言环境中。同时,“双减”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的“下半场”。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通过对单元教学元素的整合及应用,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内化、素质能力发展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另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响应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及教育现代化的需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导向下,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风向标”。为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综合教学的重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助力于学生从聚合思维走向发散思维,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

(一)溯源——立足教材分析设计单元整体教学项目主题

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知识、思维和能力发展的目标。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的项目主题,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开展项目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诊断测试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学习需求,为后续任务和话题的设置提供依据,确保项目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同时,教师应明确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和合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能力。最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步骤,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操——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开展项目任务活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定项目主题及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项目任务应贴近现实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在任务设置过程中,教师应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课程及生活性知识进行融合;引导学生使用“资料袋”工具,以表格形式归纳知识内容。在项目任务实施完成后,教师应针对学习任务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思考项目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在将来的学习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拓展——提出项目任务实践问题延伸学生思维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辨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在项目学习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同时,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注重个体感知和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

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一)研读教材,确定项目式学习主题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为文言文,主题为神话。为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应仔细研读单元教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

1.教材主题:以神话为主题,旨在感受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及人物精神。

2.教学目标: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研读故事,画思维导图,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感受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

3.教学内容:教材涵盖了与神话相关的词汇、动词运用、句子构建以及听、说、读、写内容。

4.教学资源:提供相关图片、课文、朗读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通过深入研读教材,教师可以明确该小学语文单元的主题和学习重点,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在设计项目和整合其他学科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结合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本单元中,“神话”这一主题贯穿始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项目式学习主题“历久弥新的神话”,并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是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关键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进行详细分析,以合理设计项目任务。在“历久弥新的神话”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分析以下内容:

1.学生的前置知识和经验: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语文前置知识情况及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力、思维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以确定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包括词汇量、听说读写的能力水平,助力教师确定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并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和活动。

3.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风格、学习需求等,帮助教师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和资源;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辅导。

(三)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的项目式学习任务

在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时,教师应结合教材主题和学生学情,明确教学整体目标,并确定项目中的具体教学任务。在“历久弥新的神话”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知识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的项目任务设置如下:

1.熟悉文言文,了解戏文言文的特点;明确文言文结构及阅读技巧。

2.品读文言文语言,揣摩人物心理,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

3.深刻认识神话的教育意义。

通过上述任务设计,学生不仅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在项目任务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展进行调整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1.课时一

课程导入,引入情境:“大海一望无垠,天空湛蓝深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是否仔细观察过天空、大海呢?是否曾经发出天地从哪里来的疑问?是否在心里描绘过、想象过一些关于大海、天空的故事呢?”

项目任务1:请学生想象女娲游于东海的画面、精卫衔木石填海的画面,确定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通读和文本细读,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特点,并明确文言文的文本结构。随后,教师可以提出探究问题:“请学生想一下,精卫真的会把大海填平吗?女娲真的能补天吗?火种真的是普罗米修斯取来送给人类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2.课时二

课程导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复习课时一所学内容,牢固掌握戏剧相关知识。

项目任务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言文语言,揣摩人物形象,理解其精神内涵。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组织语言,阐述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以辅助学生有效分析人物形象性格。同时,教师可以设计接力游戏,引导学生对巍峨、精疲力竭等词语进行解释,以巩固字音、字形,并利用想象、迁移、拆词等方法帮助学生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快速理解词语含义。

3.课时三

课程导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分析,通过提问、辩论、小组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导向学生观点论证阐述、逻辑分析,从而助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项目任务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的内容进行阐述,并加上自己的观点分析。在学生阐述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一个神话故事,扮演该神话故事中的角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学生的扮演过程中,以神话故事文本为主,创编角色台词,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助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通过本任务的实施,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发展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

神话有着其特殊的文体特征,通过项目任务实施、教学游戏实施及角色扮演等,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感受神话的特点。同时,运用问题策略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五)评价反思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在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

1.学生评价。通过个体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于本单元学习的感受和体会。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不同教学活动和项目的喜好程度、学习收获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基于成果评价。以学习目标为基准,检查学生语文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表现。可以使用口头评价、书面作业、练习册的完成度等方式进行评估。3.教师自我评价。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思考教学策略和资源是否恰当。4.合作评价。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让他们回顾合作学习的过程,展示对队友的评价和给予自己的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5.学生作品评价。评估和欣赏学生的项目学习实践成果,如角色扮演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等。观察学生是否在单元整体项目式任务实践中有效运用语文知识。6.教学效果评价。评价一节语文课时,涵盖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可以采用评分表、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正向肯定学生的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助力学生知识、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为保证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有效实施,本文阐述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缘起,明确研究视角和重点,并在溯源、实操和拓展三个方面构建了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架构。基于此,本文指出教师应通过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确定适合单元教学目标的项目主题和任务,并整合多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另外,本文指出教师应通过评价和反思,对项目式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和思考,为后续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熊丽乔《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年第11期。

[2] 谢美玲《立足单元整体  落实语文要素——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如何落实语文要素》,《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年第11期。

[3] 刘俏梅《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四味”——以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清明”为例》,《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年第10期。

[4] 张雪《大概念视域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教育科学论坛》2023年第14期。

[5] 黄芳《学会教学:基于项目驱动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课程为例》,《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6] 赵彩亮《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六步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教师教育论坛》2022年第8期。

[7] 熊水莲《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构建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评价探究》,《亚太教育》2022年第11期。

[8] 史成明、杨万扣《项目驱动下的“实践活动类”单元教学策略——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为例》,《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9期。

(陈磊,1987年生,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