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进摘 要:在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主动承载重要的教育使命。在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培育其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尤为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的意义,然后提出了精选作业主题、创新作业形式、家校共育作业以及实践反思作业等措施,希望能够通过作业这一环节,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政治认同 小学语文作业 开发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3.02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强调了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爱国情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不足:作业内容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政治认同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家校合作在作业方面的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作业效果有限。因此,本文积极探索了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开发与应用策略,希望能够通过作业环节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一)植根爱国情怀,培育小小公民
在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中融入爱国情怀的培育既是学科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设计与祖国历史、文化、英雄人物相关的作业内容,可以在学生心中根植爱国情怀,所以,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祖国,还能激发他们作为小小公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融合经典文化,筑牢价值根基
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其内涵丰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政治认同视域下,将经典文化融入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筑牢价值根基,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实践知行合一,强化责任担当
从具体的情况来看,政治认同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更是一种行动上的体现。在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中注重实践知行合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政治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主题的作业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的措施
(一)精选作业主题,引领思想航向
明确的主题能够为教学提供准确的方向,从而促使教与学在明确的指引下实现进步,通过精心挑选与政治认同相关的作业主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政治认同教育,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选作业主题来引领学生的思想航向,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1.阅读理解作业,让学生阅读《日月潭》,并回答关于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景色特点等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的美丽风光,从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口头表达作业,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或特色,鼓励他们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可以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家乡的美景和文化,从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社会实践作业,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风景名胜区或历史文化遗址,并在参观后进行简单的口头分享或图画表达,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华夏儿女的一员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政治认同视域下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作业形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比如设计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同时,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能够促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以设计以下作业:1.创意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黄山奇石的画作,此作业旨在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黄山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角色扮演作业,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导游、游客等,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让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山的魅力,从而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探究性学习作业,让学生搜集关于黄山的其他奇石或景点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分享,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黄山的风貌和文化,增强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
在创新的作业形式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在政治认同视域下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如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政治认同教育。
(三)家校共育作业,营造良好氛围
在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应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还能在家庭中延续和深化这种认同感,进而有助于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都能感受到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接受和践行相关的价值观念。
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共育作业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具体情况如下:1.家庭书信互动,让学生在家中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社会的朴素认识,家长则需要回信,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孩子理解家庭与国家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2.共读时光,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如关于家国情怀的故事书,让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阅读后,可以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分享彼此的看法,在共读时光中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3.家庭参观活动,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带孩子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参观后,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一份简单的参观报告,记录所见所闻及感受,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增强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
实践证明,在完成了以上作业之后,教师能够更加高效地从政治认同视域角度来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还在家庭中营造了一种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
(四)实践反思作业,提高理解能力
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进行反思,可以引导他们将所学的政治认同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政治认同的理解。
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反思作业来促进学生对政治认同的深度内化,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1.实地考察与记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葡萄种植基地或果园,要求学生记录下所见所闻,特别是与葡萄沟相似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2.小组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葡萄沟的地理、文化特色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实地考察感受,并思考这些特色如何体现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3.反思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思文章,思考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自己对祖国的多元文化、民族团结以及地域特色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反思这些认识如何影响自己的政治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不断的反思能够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进而在思考中进行反思,因此,通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教师可以在政治认同视域下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此时,通过实践反思作业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还帮助他们形成了政治认同感。
三、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的感悟
从整体情况来看,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仍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文以载道,润物无声
在政治认同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文以载道”的重要性。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每一篇课文、每一次作业,都是向学生传递政治认同观念的宝贵机会。因此,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我们可以在无声中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政治认同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既自然又有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在实践中笔者尤为注重将政治认同教育融入语文作业的设计中。例如,在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时,设计一些与政治认同相关的作业。如在学习《日月潭》时,让学生搜集关于祖国美景的资料,并鼓励他们用口头或图画的形式进行分享,从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相长,共筑精神家园
在政治认同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中,教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精神家园的筑造者,通过与学生共同设计和完成作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认同教育,学生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向我们反馈他们的感受和收获,促使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为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要经常与学生交流他们对作业的看法和建议,了解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与此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调整作业的设计和实施方式。例如,在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时,笔者原本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创作黄山奇石画作的作业,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黄山的历史和文化更感兴趣。于是,笔者及时调整了作业设计,让学生搜集关于黄山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享,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作业完成中来,还让他们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黄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
(三)知行合一,共绘未来蓝图
在政治认同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实践性的作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政治认同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政治认同的理解,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自觉地践行政治认同的价值观。所以,笔者注重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政治认同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在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时,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的葡萄种植基地或果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葡萄沟的地理和文化特色,还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政治认同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学习《葡萄沟》后,让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葡萄沟的地理和文化特色,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这些特色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不断提高对政治认同的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在政治认同视域下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项既富有挑战又极具意义的任务。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积极采取措施来探索小学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新方法,希望能够让作业成为连接学生内心与广阔世界的桥梁。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持续且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懈努力,教师能在学生心中播下政治认同的种子,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绚烂的爱国之花。
参考文献:
[1] 徐大红《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人生与伴侣》2024年第14期。
[2] 江其洪《课程思政融入小学语文高年段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集美大学2024年硕士论文。
[3] 刘丽琴《劳动教育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赣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
[4] 王晓琪《学科融合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3年硕士论文。
[5] 高静《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海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
[6] 寇家爽《指向国家认同素养培育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张进,一级教师,江苏连云港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系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政治认同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开发与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2023/1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