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探究
作者: 卢晓山摘 要: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方法是高中历史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时空观念的概念与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历史人物教学中。本研究的核心是提出并分析了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方法,包括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教材选择与开发、互动式学习活动、多媒体与技术应用、跨学科整合、场地教学与实地考察、问题导向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和项目化学科研究。此类方法旨在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其综合能力。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时空观念素养 高中历史 人物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1.043
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促使学生可以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过程,并将此类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在这一背景下,时空观念素养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时空观念强调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敏感性。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时空观念素养改进历史人物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一、历史时空观念的定义与特点分析
(一)时空观念的定义
时空观念,又称历史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于历史和空间的认知和理解,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涵盖了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时空观念是个体和社会共同构建的认知模式,它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理空间。时空观念旨在强调时间和空间在历史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和地理分布。这一概念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地理的相互关联,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和地理现象。
(二)时空观念的特点
1.互动性
时空观念强调时间和空间的互动关系。它强调历史事件和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人类社会。
2.多维性
时空观念是多维的,涵盖了历史和地理的多个维度。它不仅包括时间轴和地理坐标,还涵盖了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
3.综合性
时空观念鼓励学生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它要求学生不仅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还要理解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4.深度
时空观念追求深度理解。它要求学生不仅仅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现象的表面信息,还要深入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5.反思性
时空观念鼓励学生反思历史和地理的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在其中的角色。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地理历史意识。
二、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跨学科整合
时空观念的应用有助于跨学科整合。历史不再被视为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地理、社会科学和其他领域相互关联。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其对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批判性思维
时空观念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需要不断提出问题,探索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空背景,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事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三)文化理解
时空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学生将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三、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方法
(一)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进行初步评估,以便快速了解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水平。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此类信息将有助于确定学生对历史、时空和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来制定个性化目标。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制定的目标可以更具挑战性,涵盖更复杂的历史人物研究,深入探究学生的时空背景和影响。对于初学者,目标可以从简单的历史人物故事开始,强调基础的时空观念。
(二)教材选择与开发
选择和开发适合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的教材至关重要。教材应该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历史人物案例。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与空间的关系。同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考虑使用多种资源,如图书、影像资料和在线教育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互动式学习活动
互动式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关键因素。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人物教学。此类互动式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历史人物产生的影响。
例如,教师在讲授《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课的过程中,便可以引入一个典型的历史人物——克伦威尔。在这一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学生将通过互动式学习活动更深入地思考奥利弗·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他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彰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这一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充分感受克伦威尔的人物形象,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了解克伦威尔的历史地位。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学生扮演奥利弗·克伦威尔,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克伦威尔生平和政治信仰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以克伦威尔的身份撰写一份短信或演讲,表达学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立场和目标。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克伦威尔的观点,并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教师也可以积极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克伦威尔所提出的各类政治措施,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克伦威尔的政治思想和理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部分历史材料,展示克伦威尔的政治行动和相关的政策,指导学生充分把握历史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讨论克利威尔政治措施的主要内容,分析相关政治措施如何反映资产阶级革命的核心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通过互动式教学这一重要途径学生将有机会深入研究奥利弗·克伦威尔以及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这将帮助学生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何受特定时代和背景的影响,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多媒体与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基于时空观念的历史人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图像、视频、虚拟现实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历史人物的生活。技术应用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不同地区的联系。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过程中,便可以直接设定一个教学主题——秦始皇与中国的统一与文化传承,随后,教师围绕这一教学主题,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及其实现统一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理解中国的历史时空观念,包括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统一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以及推理思维。在课前准备环节之中,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或者是PPT课件,从而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在课前引入环节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历史时空观念,为什么了解历史人物的时代和空间背景重要?”在提出具体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直接播放视频片段或展示图像,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图,以唤起学生对不同地区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在研究秦始皇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详细介绍秦始皇的生平、政绩以及他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背景。在多媒体展示环节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秦始皇雕像、秦朝建筑、兵马俑等,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文化。
由此可见,积极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学生将深入了解秦始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体现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性。教师使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时代,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技能。同时,通过讨论和研究,学生将深刻理解统一政策对不同地区文化的影响,体现历史与空间的紧密联系。
(五)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一项关键的教育策略。通过将历史人物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与空间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地理与历史的整合可以通过地图绘制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学生可以通过地图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地理位置。地图还可以用来展示历史事件的地域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背后的地理因素。
从另一个层次分析,文学和历史的整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来实现。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以了解历史人物的情感、价值观和文化背景。此类文学作品可以提供历史的情感维度,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经历。艺术和历史的整合也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研究古代的艺术品,如绘画、雕塑或音乐,从而了解历史人物的审美和文化表达方式。此类跨学科整合有助于学生深入探讨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氛围。
(六)场地教学与实地考察
场地教学与实地考察是历史人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此类实践性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优势。一方面,场地教学和实地考察为学生提供了直接获得历史体验的机会。学生可以亲自走访历史遗迹、博物馆、文化遗产地点或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代和环境。通过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更容易将历史人物的经历与所处的时空情境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场地教学和实地考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常更愿意学习和探索那些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的内容。除此之外,实地考察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可以观察并分析历史遗迹、文物和展览,从中获取有关历史人物的信息。此类实际调查和观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场地教学和实地考察可以使历史人物教学更具全面性。学生不仅可以从书本和讲座中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历史。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影响。
(七)问题导向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教育方法,在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人物。问题导向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也就意味着,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此类问题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不同解答。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究历史人物的背景、动机和行为。与此同时,问题导向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需要积极寻找信息、阅读文献、进行实地考察,以寻找答案。此类主动研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检索和整合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问题导向教学能够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享观点和讨论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技能,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互动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人物与其所处时空的关系。
(八)强调自主学习
在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中,强调自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历史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选择历史人物和相关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提供资源和指导,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促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产生的影响。
(九)项目化学科研究
项目化学科研究是一种深化历史人物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一段时间内开展综合性研究项目。项目化学科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与空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技能。通过此类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教育政策提出之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逐步融入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环节之中,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人物教学方法为高中历史教育带来了可能性。此类方法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高中历史教师也必须认识到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包括教师培训和教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继续研究和实践,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此类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高中历史教育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有深度和意义的历史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秦文军《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时空观念素养提升探究》,《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2年第21期。
[2] 兰美琴《时空观念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读与写》2021年第12期。
[3] 严文丹《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
[4] 宋丽丽《时空观念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