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作者: 姜凌摘 要:本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展开探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大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拓展教育视野;丰富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效果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问题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1.057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实践拥护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来说,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单一
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特有的德育价值。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理论灌输,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熟背理论知识和原理内容,而忽视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忽视了育人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单调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让学生预习课本——讲解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在这样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内容上专业性较强,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在学习需求法则、货币的升值贬值问题等内容时,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而对于生活阅历较为有限的高中生来说,在最初学习时,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而学生会出现对一些对知识点不理解或者容易遗忘的问题。
(三)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时,如果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足,那么也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信守合同与违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个故事情境:小明在三年前和小李签订了一个合同,合同的内容是小明在三年之内还给小李3万块钱,否则小李将收取利息。但是小明在三年之后畏罪潜逃,遇到这样的情况,小李应该怎么办呢?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拓展教育视野
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要能够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精神内涵和教育价值。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视野,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知力,来加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心理认同感。例如,在学习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后,教师可结合当下的外卖行业创设情境,通过视频展示外卖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从商家、平台、政府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高中政治知识多是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并运用知识。例如,在学习“劳动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用了两个案例:1.桂林手脚健全的乞丐很多,专向外国游客乞讨,收入颇丰。你怎么看待这种不劳而获的“高收入者”?2.哈尔滨市3000本科生争做环卫工人。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的耻辱。你觉得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明白了劳动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懂得了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
(二)丰富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活动,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成为民主、和谐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采用情境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探索知识,也能以更饱满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有利于从内而外的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对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可以以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的意义为主题情景,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这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调查问卷、小组讨论,或者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学生对这一主题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进而提升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这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置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不能使情境设计过于复杂,否则会过犹不及,甚至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吸收把握。例如,在讲解必修一中“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以环球旅行为情境,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并从情境中获得思考。例如,达尔文在环球旅行时曾经记述了一件事:一名欧洲人在前往美洲当地一个土著岛旅行时,送给当地居民一条被子,而接受礼物的居民,立刻将被子撕成了一块块布片,并将碎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一下子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这让来访的欧洲人感到大惑不解。基于这一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分析为什么美洲当地的土著人在接到礼物后会选择平均分配,并结合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时期的社会情景,带领学生回顾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了解不同社会阶段的特点。
2.应用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问题来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互动中深入学习。例如,在必修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一化三改”的内容时,可以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以及搜集的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什么?是如何进行的?改造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等。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带领学生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这也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避免问题教学沦为形式主义。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引导学生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能够培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度认识和理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施议题教学法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议题教学法,能够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吸收,教师采用大小议体相结合的形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开展研究式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具体来说,采用议题式教学法,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思想政治学科。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模拟活动或思维辩论大会等形式进行教学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在议题探究中相互合作,共同分享探究经验。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例如,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此为议题,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切入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然后,教师可以引出两大议题,其一,一府两院和人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二,人大代表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人大代表的权力?以议题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索,能够加深学生对议题的深刻认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学习过程,真正使以往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设计教学过程,拓展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教学中,在讲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以及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各自的优点缺点是什么?并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分析。
在交流讨论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钢材配置的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展开合作讨论。经过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即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大多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给方会根据其价格和成本的关系来决定投入市场中的资源数量和资源质量。并且,除了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的影响以外,市场的资源配置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市场主体的竞争性。竞争的存在能够促进市场参与方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商品,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市场的资源配置还会受政府的干预和影响,政府会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机制来管理和完善市场的运行,确保市场公平、公正、可持续地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加深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入理解,也能够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与他人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想要提升教学效果,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学识能力、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施效果。为切实提高高中思政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大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要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的研究和践行。新《课标》反映国家意志,是教学依据,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师对于新《课标》的敬畏,体现出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素质。并且,教师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使课程教学能够以新《课标》为导向,对新《课标》负责,对教学负责,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
第二,教师要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精通思想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与其他领域的密切联系。教师要在高度、深度、广度三大层次上做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精准地把握新《课标》,透彻地理解和执行课程要求,真正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做到精、深、透。教师可以创新作业形式,例如,学生根据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点分析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生活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布置如下作业:每人每星期关注一个时事政治,选择一件事情,并对其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通过布置这样的一个作业,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建立起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创新。教师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从教学技术的使用、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去质疑反思。对自己教学中的优秀环节,教师要继续保持;对于不足之处则要及时纠正调整。
(五)强化教学监管,保障教学实施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实践中,学校教育要起到应有的监督监管作用,学校要向教师要效益,要质量,而教师教学效益的突出,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学监管的有序落实。具体来说,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直接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南。学校的教学理念先进、科学,则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此,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视野,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也要进行改进和完善,要突出评价考核的全面性、多样性,切实发挥出评价考核应有的作用,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杜星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宁夏师范学院2022年硕士论文。
[2] 罗怡姣、余明九《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问题探析》,《西藏教育》2021年第6期。
[3] 王丽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4] 丁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高考》2020年第32期。
[5] 龙丽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