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绘本故事融入培智语文课堂的策略探析
作者: 于夏泳摘 要: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将绘本故事融入其中,引领特殊学生在趣味化的绘本故事欣赏和体验中,实现个人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掌握。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绘本、多媒体资源展示绘本、自主阅读绘本、互动分享绘本以及课后拓展绘本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绘本故事的融入,引领学生充分体验绘本魅力,凭借丰富多样的故事实现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培智语文 特殊教育 绘本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7.034
特殊学生又被称为折翼的天使,他们敏感、细腻又脆弱,他们需要教师的呵护、引导和帮助。因此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凭借趣味化的绘本故事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童年环境,也需要借助绘本故事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认知。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选取绘本,凭借绘本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凭借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引领学生积极体验;凭借自主阅读的组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凭借互动分享绘本,建立学生的自信;凭借课后的有效拓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绘本资源。让每一位特殊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感受阅读的快乐,实现全面进步。
一、将绘本融入培智语文教学的意义
只有理清绘本融入特殊教育的实践意义,才能够帮助教师正视绘本故事对于培智语文课堂的价值,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
第一,绘本故事融入培智语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对于很多特殊学生而言,知识学习具备一定的难度,因而学生往往无法建立参与的主动性。如果教师可以将绘本故事融入语文课堂,则能够赋予培智语文独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进而积极跟随绘本故事进行聆听和欣赏,建立强烈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第二,绘本故事融入培智语文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很多特殊学生而言,知识和眼界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问题,教师如果可以将丰富多样的绘本故事融入语文课堂,则能够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感受,引领学生在课本以外的绘本故事中进行体验,促使学生有效实现个人眼界的开阔,了解丰富多样的趣味知识。语文这门学科本就是包罗万象的,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有趣的知识。通过绘本故事,将语文的丰富性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够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更为深刻。
第三,绘本故事融入培智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众所周知,特殊学生因为个人身体原因,往往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其专注力较为薄弱,导致部分特殊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但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进行引导,则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长时间集中于语文课堂,继而促使学生在持续的绘本故事欣赏中建立良好的专注能力,为其日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
第四,绘本故事融入培智语文教学能够培养特殊学生的高尚品质。每一本绘本当中都蕴含着令人敬仰的品质和高尚的品德,教师如果可以将绘本故事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则能够为特殊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引领学生在绘本故事的聆听中感受其中人物的高尚品质。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够在绘本故事中进行感知和体验,也能够将这些高尚的品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教育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就体现在立德树人、塑造灵魂。学生的人格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是教育过程中主要的目标。成绩的好坏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改变,而人格一旦形成却是一辈子都无法改变的。所以故事绘本对于学生高尚品格的培养是很多书本无法替代的。
第五,绘本故事融入培智语文教学能够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教师而言,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素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同样重要。因此,教师选取绘本故事进行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领特殊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体验中聆听绘本故事,开阔视野,组织趣味活动,提升能力,感受其中的品格,培养素养——带领学生在愉快的绘本故事体验中实现全面成长和不断发展,帮助特殊学生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强化特殊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进而达成理想的语文课堂教育效果。
二、将绘本融入培智语文教学的方法
接下来,我将对绘本融入培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能够掌握其方法,有效凭借绘本故事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教师讲述绘本,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其注意力通常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个学习内容上。但是故事讲述不同。教师通过观察发现,班级中的特殊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欣赏和观察,还经常能够针对这些有趣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于是,教师通过讲述绘本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聆听、欣赏、感受,能够有效借助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初步感受绘本资源的魅力和趣味性。
例如,教师为了引领班级中特殊学生感受绘本资源的魅力,就借助《大卫不可以》这个趣味十足的绘本内容进行教育引导。虽然班级中的学生已经不再是幼儿,但是他们因为身体原因往往还存在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规则问题,于是教师借助这个趣味故事进行引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讲述中,声情并茂的动作和表情牢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班级中不时爆发出快乐的笑声。教师模仿书中的大卫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教师将“锅”放在了自己的头顶上,教师将衣服披在身上当作超人,在教室中跑动……看着教师有趣的动作,学生哈哈大笑,每一位学生都深深沉浸在趣味十足的绘本故事氛围中。最终,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了绘本故事的聆听和欣赏,了解了大卫在生活中的趣事。凭借教师的趣味讲述,学生不仅建立了强烈的绘本故事欣赏兴趣,还在愉快的课堂参与中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
2.多媒体展示绘本,丰富体验
特殊学生对于多媒体丰富的展示十分感兴趣,于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展示绘本,引领学生在多媒体资源的观察和欣赏中对绘本进行欣赏和感受。在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中,学生能够反复进行绘本的欣赏,也能够将原本平面化的绘本资源变得立体、生动。这种有趣的绘本欣赏与阅读互动,能够带给学生新奇的体验,也能够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顺利完成对绘本内容的了解。多媒体形式的绘本展示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也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绘本的阅读和品鉴。
例如,为了丰富班级中学生对于绘本故事的深入体验,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展示了一个绘本故事《小红帽》。之所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这个绘本故事,是因为教师发现班级中部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为了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必要的伤害,教师就选取这个趣味化的媒体绘本资源请学生欣赏。在多媒体资源展示的绘本故事中,学生了解到了小红帽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将自己外婆家的地址告诉了大灰狼,这使得大灰狼有机可乘。幸亏猎人叔叔及时到来,才顺利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救了出来。在多媒体绘本故事欣赏完毕后,教师询问学生有怎样的欣赏体验。有的学生表示,我们在外面的时候千万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说话;有的学生表示不应该随便将自己家的地址告诉他人;还有的学生则表示遇到困难需要向警察叔叔求助,而不应该感受到危险的时候还依然前往。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发现学生不仅能够凭借多媒体绘本故事的欣赏了解故事内容,还能够在趣味化的绘本故事体验中建立起安全意识。
3.自主阅读绘本,培养能力
教师将绘本资源分发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邀请学生从封面、内页、封底进行详细观察和阅读。自主阅读活动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同时,考虑到班级中特殊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需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主阅读方法和顺序。一开始,学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自主阅读,随着教师的积极引领和持续帮助,学生能够有序完成绘本资源的欣赏,也能够在阅读活动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对绘本故事的自主阅读,学生将了解多种多样的趣味故事,也能够在持续的阅读参与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强化。
例如,教师请三位学生为一组进行绘本阅读,并将统一的绘本《安的种子》分发到每一个小组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请学生按照封面阅读、内页阅读、封底阅读等不同的步骤详细观看绘本内容,鼓励学生从绘本画面、绘本文字等方面详细观看每一个内页展示的内容,并借此要求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一开始,教师发现班级中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部分阅读,在教师的启发提示及班助下能够按照要求阅读完整。而其他学生则左右张望,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教师就要求班级中已经完成阅读的学生带领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共同阅读,使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掌握正确的阅读步骤,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对绘本内容的认知和了解。后来,教师发现,在小组的互相帮助中,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超出自己的智力水平完成封面、内页、封底的阅读,且能够凭借绘本内页的画面和文字实现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借助自主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阅读方法,凭借自主阅读逐步提升基本阅读能力。
4.互动分享绘本,建立自信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请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绘本拿到班级中,开展绘本互动分享活动,并请积极学生参与。在活动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介绍,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绘本故事。这种有趣的互动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也能够使学生在持续的分享和互动中建立个人自信。很多特殊学生因为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平时十分敏感,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互动。借助绘本故事的互动分享,学生不仅能自信满满地参与绘本欣赏,也能够在愉快的互动分享中展示自己喜爱的绘本、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氛围。
例如,教师请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从家中拿来自己最喜欢的绘本,在班级中为大家进行展示。教师按照学号,每天由一位学生在上课前讲述自己的绘本故事,并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有一天,轮到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喜爱的绘本,她选取的绘本故事是《我想去看海》。她大声地讲述着自己喜爱的绘本故事,呈现出一只可爱的、名字叫卡梅拉的小鸡的历险故事。讲完故事后,全班学生都为她鼓掌。有的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卡梅拉要去旅行?有的学生询问卡梅拉还有没有后来的故事?她顺利地完成了故事的讲述,并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她表示卡梅拉想要去旅行,是因为她不安于现状,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她表示这本书还有很多续集,卡梅拉后来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每天开展的互动分享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丰富多样的绘本内容,还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了自信,能够意气风发地完成绘本故事的讲解和分享。
5.课后拓展绘本,开阔眼界
为了帮助班级中的特殊学生了解多样化的绘本故事,教师针对绘本资源进行了有效拓展。在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喜爱故事类绘本之外,教师还借助科普类绘本、历史类绘本等丰富的绘本资源进行拓展引领。教师将这些形式各异、内容不同的绘本资源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希望借此引领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绘本的魅力。更为重要的是,因为阅读和欣赏了多种多样的绘本,学生的眼界得到了有效拓展,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上实现进步和开拓。最终,学生凭借教师的课后拓展了解之前不曾涉及的知识内容,也能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人眼界的开阔。
例如,教师在课余时间开展绘本故事欣赏活动,邀请学生参与。在绘本故事活动中,教师会每天为学生分享一本绘本,这些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时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绘本,有的时候则是科普类、历史类、科学实验类绘本。
有一次,教师为学生讲述的绘本是科普类绘本《蒲公英》。在绘本当中,学生不仅看到了蒲公英的构造和生长过程,还了解了多种多样的植物播撒种子的方法。绘本故事课后活动的开展,为特殊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氛围和环境,帮助学生在自己兴趣以外的学习范围,实现了个人眼界的开阔,促使学生进一步实现了阅读能力的提升和知识范围的有效扩充。最终,学生伴随着课后的绘本故事拓展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实现了阅读参与积极性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为了帮助特殊学生实现眼界的开阔、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强化以及品格的建立,需要借助趣味化的绘本故事,将其融入培智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在阅读参与中实现成长和进步。在趣味绘本资源的合理选取与积极应用中,学生能够建立阅读兴趣,主动投入到绘本故事的欣赏和聆听中,且能够在此过程中实现眼界的开阔、阅读兴趣的建立以及高尚品德的感知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绘本故事的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培智语文课堂氛围,也能促使班级中的特殊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凭借阅读获得个人自信,在绘本故事的引领下成长为一名热爱阅读、善于阅读、不断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杜晓燕《绘本讲读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智力》2021年第30期。
[2] 李倩《培智学校绘本阅读课程现状调查》,《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
[3] 周梦《提高培智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的实践探索》,《成才》202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