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

作者: 孔倩

[摘           要]  聚焦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强调自我管理在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叙述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随后明确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目标,包括提高自我认知与规划、自我控制与执行、自我反思与调整等能力,并详细阐述培养内容,涵盖时间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最后,提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涉及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技能的训练、实践的指导以及环境的创造等多个维度,旨在为高职学生提供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方案。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8-0169-04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高职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它关乎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然而,当前高职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探讨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对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业成绩:自我管理的核心效益

在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自我管理能力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的努力与学业成就。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他们如同精通时间魔法的魔法师,能够合理规划每一分每一秒,制订出既科学又实际的学习计划,并且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他们深知时间的宝贵,因此会避免拖延和浪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这样的学生往往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取得令人瞩目的学业成绩。相反,那些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之路则显得坎坷而曲折[1]。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如同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外界的一丝风吹草动都能成为他们分心的理由。这样的状态,无疑会导致学业成绩的下滑,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对高职学生而言,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是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业成绩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身心健康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的全面关怀

自我管理能力不仅仅关乎学业,更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涵盖了情绪管理和压力调节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时,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稳定。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的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更能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通过自我管理,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制订出更加符合自己发展的成长计划。

(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自我管理的长远视角

高职学生最终将步入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职业挑战。这时,自我管理能力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处理人际关系,展现出更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这些能力都是职场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在职场上,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人,往往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与同事和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展现出更强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这样的员工无疑会受到公司的青睐和重用。因此,对高职学生而言,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为了当前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更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目标与内容

(一)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目标

在当今社会,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提高学生自我认知与规划能力。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了解。对高职学生而言,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意味着要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兴趣与价值观,从而做出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和生活选择。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与规划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个人发展计划。其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与执行能力。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面对诱惑、困难或挑战时,能够抑制冲动、坚持目标并付诸实践的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意味着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抵制诱惑、克服拖延,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2]。同时,执行能力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个体能够将计划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与执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有效执行自己的计划。最后,提升学生自我反思与调整能力。自我反思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情感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估的过程。通过自我反思,个体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对高职学生而言,提升自我反思与调整能力意味着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他们的自我反思与调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应和保持灵活。

(二)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高职学生而言,掌握时间管理技能意味着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休闲时间和工作时间,做到既保证学习效率又保持生活平衡。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时,应注重教授他们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如制订时间表、优先级排序、避免拖延等,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利用时间资源。其次,学习是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良好的学习管理能力意味着能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时,应注重提升他们的学习管理能力,包括教授他们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如何保持学习动力等,以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业任务。再次,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认知、表达和调控的过程。对高职学生而言,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意味着能够在面对挫折、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3]。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时,应注重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包括教授他们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情绪以及如何运用情绪调节技巧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最后,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对高职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意味着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沟通并处理人际冲突。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时,也应注重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教授他们如何倾听他人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等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三、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一)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认知与动力的双重激发

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关键,更是其学业成就和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需要从认知激发和动力激发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点燃他们内心去实践自我管理的火焰。首先,在认知激发方面,教师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如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向学生全面阐述自我管理在个人成长、学业进步和职业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学校可以邀请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校友或业界精英来校分享他们的自我管理经验,让学生从这些鲜活的例子中汲取灵感和动力。同时,利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自我管理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从而增强他们对自我管理的认同感和紧迫感。其次,动力激发则是更为关键的一环。教师需要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管理的实际成果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4]。例如,鼓励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设定具体、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如每周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或每月完成一项特定的学习任务。当学生达成这些目标时,教师应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认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的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我管理与他们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自我管理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的重要途径。最后,在培养自我管理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自主性意味着学生能够独立做出决策,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选择学习任务、安排学习时间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由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同时,教师还应强调责任感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自我管理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负责,而自我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二)自我管理技能的训练:方法与工具的全面掌握

自我管理技能的训练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核心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实用的自我管理方法和工具,并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和工具,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首先,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时间管理方法和工具,如时间矩阵、番茄工作法等,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时间矩阵是一种将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分类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哪些任务需要优先处理。而番茄工作法则是一种将工作时间分割成多个短时段的方法,每个时段称为一个“番茄”,每个“番茄”包含一段工作时间和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专注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除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也是高职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各种学习策略和技巧,如记忆法、思维导图、SQ3R阅读法等,并引导他们将这些策略应用到实际学习中。记忆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思维导图则是一种将知识可视化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梳理和理解知识结构;而SQ3R阅读法则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它包含五个步骤:浏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和复习(Review),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阅读内容。再次,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监控学习进度、如何调整学习策略等,帮助他们更加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制订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进度则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而调整学习策略则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最后,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也是自我管理技能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积极思考等,并引导他们学会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乐观。深呼吸和冥想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积极思考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放松训练和团队建设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增强心理韧性。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放松和愉悦,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此外,在训练自我管理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持续改进意识。反思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估,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定期回顾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完成情况,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自我管理过程,并思考如何进行调整和改进[5]。同时,教师还应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自我管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他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