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书一课一空间”系统推进新商科类专业“三教”改革研究与实践①

作者: 黄波 赵莉 曹婷 刘祎

基于“一书一课一空间”系统推进新商科类专业“三教”改革研究与实践①0

[摘           要]  “三教”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过程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已然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在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下,职业教育系统暴露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的教学弊端。如何瞄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应用的定位,构建高质量、系统化、数字化的“三教”改革系统,正确处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教材、教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探索数字化教学新生态下教师、课程、教材、教法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书一课一空间”系统推进“三教”改革的矩阵式理论框架,系统地推进“三教”改革。最终,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群的“三教”改革实践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形成基于系统论的“三教”改革范式。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新商科;数字化;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4-0025-04

新商业的不断发展,对商业人才知识体系、综合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变化是当前教学模式尚不能满足的。新商科是商科与其他学科跨界融合,趋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发展。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开展职业教育“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旨在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发展之间的契合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系统性的实践路径探索研究较少,需要在改革深度上进一步加强。本文基于教育生态系统观,提出了基于“一书一课一空间”数字化教学新生态系统推动“三教”改革。从课程结构重构、教学内容优化迭代、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变革多个维度,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地推动“三教”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

(一)理论意义

“三教”改革是不可割裂的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联合设计。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书一课一空间”系统推进“三教”改革的矩阵式理论框架,探索数字化教学新生态下教师、课程、教材、教法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丰富新商科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内涵。

(二)现实意义

本文充分考虑新商科产业升级、岗位细化、技能更迭的特点,以产教融合作为“三教”改革的主线,通过校企共建结构化教学团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岗位(以下简称“四新”)对课程和教材内容、评价标准更新迭代,并对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系统全面地推进新商科类专业“三教”改革。

二、研究综述与现状

当前,高职教育对于“三教”改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课程、教材或教法为导向的开发建设方法的研究,从不同的逻辑层面、人才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化教材开发三个不同的视角提出在“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三教”改革系统化内涵、逻辑、特征等研究

连会斌(2023)认为应将教学活动看作一个整体,从系统论的有序性、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几个角度有序进行[1]。梁宁森、梁宇坤(2022)指出“三教”改革的推进需要基于系统论方法,即将教师、教材和教法视为教学本身所含不同元素,三者不是割裂的,而是整合的、系统的[2]。林克松和刘璐璐(2021)从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内在逻辑,构建了靶向逻辑、系统逻辑、融合逻辑三个系统层面,明确提出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3]。肖清华(2022)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将“三教”改革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教学系统,总结了整体系统性、要素规范性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十种特性[4]。

(二)“三教”改革路径、方法及问题的相关研究

“职教20条”在教师、教材、教法方面提出了改革的举措。教师、教材、教法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职业院校应当加强“三教”改革,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当前“三教”改革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梁克东、王亚南(2019)以“三教”改革为分析框架,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问题症结表现为:教师方面,来源固化、结构惰化、单兵作战、成长缓慢;教材方面,学科中心、形态单一、质量不高、研究薄弱;教法方面,理论导向、教师中心、教技分离、监控缺失[5]。王再宇等(2021)、杨勇等(2021)的研究中均发现当前存在缺乏“双师型”教师,教材呈现形态单一且更新缓慢,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需要革新,信息化技术的教学理念融入深度不够,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足等问题[6-7]。

(三)“一书一课一空间”的相关研究

目前,有关“一书一课一空间”的研究较少,仅有叶波(2019)提出“一书一课一空间”的教育出版新理念,即新形态纸质教材与数字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并依托智能网络教学空间实现优质内容的推广和个性化应用,从而支持和推动“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革新[8]。郭晓静等(2021)基于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双元”协同教学,协同开发课程标准,编制新型教材,建设配套网络资源的“一课一书一空间”一体化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9]。

(四)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

随着新商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对新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对接岗位需求,顺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考虑新商业时代技能更迭周期短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不再是传统技术技能的掌握,而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各种实践项目模拟实际工作情境,增加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方式[10]。此外,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姜文魁(2024)提出,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提升教师科技素养,构建职业教育数字生态系统,为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11]。

(五)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当前新商科类“三教”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以下问题。

1.过往学者基于系统论提出推进“三教”改革的可能性,但是欠缺具体理论框架与改革路径。例如,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基础,在“三教”改革中与教师、教材、教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协调教师、教材、教法有序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课程、教师、教材、教法间缺乏一体化关联。

2.随着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向深水区推进,职业教育特征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要求更为突出,需要思考结构化教学团队培育与模块化教学路径的搭建,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迭代,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法创新等。

3.目前有关“一书一课一空间”的研究还局限于出版理念,鲜有作为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路径的理论研究,更遑论相关的实践探索。新商科“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有待探索,以适应新时代新商科人才培养要求。

基于此,本文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基于系统论,以“一书一课一空间”全面推进新商科“三教”改革。所谓“一书一课一空间”是指精心打造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书),建设一门与教材紧密关联、高度耦合的标准化数字课程(课),搭建一个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空间(空间)。其中,以课程为中心,整合教材、数字资源、学习空间及智能服务等多种要素,并通过价值引领、职业能力导向、“四新”融入和教法改革的矩阵式研究范式,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致力于培养新商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研究内容

首先,本文基于“三教”改革系统理论框架、作用机制,以及“产教融合”理念,基于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建立基于校企双元协同搭建结构化创新教学团队,以课程为核心,教材为基础,教法改革为路径,围绕“一书一课一空间”的实践载体,建立矩阵式的改革理论框架,系统地推进改革,促进课程、教学者、学习者等多种要素在和谐有序的教育生态系统中联动共生,见图1。

其次,基于理论框架,从四个维度探讨新商科“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

第一,坚持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针对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做好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材、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第二,以“职业能力导向”重构新商科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三教”改革的集成点,只有将“三教”置于课程建设中才能体现其应有价值,探索其改革路径。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课程如何升级改造,提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课程框架搭建。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工作体系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逻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的构建思路,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框架。课程框架构建的具体实施步骤如图2所示。

第三,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引入“四新”内容重构教学内容。本文探讨在“一书一课一空间”理论背景下,如何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岗位体现到新商科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构建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配套教学资源和技术创新平台等方面,探讨教学内容如何更新。校企共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标准,按照“四新”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材,将前沿技术和岗位需求转化为教育资源。

第四,以“数字化”重塑教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教法改革。遵循数字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规律,围绕“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根本问题,探讨“一书一课一空间”理论下新商科职业教育“数字化”如何推动教法改革。提出新商科职业教育教法改革的路径: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模式创新与课堂革命,着力推动多维空间、线上线下、做学一体的教法改革。核心要素如表1所示。

四、实践内容

本文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群的“三教”改革实践为样本,根据理论框架,以专业契合为基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一书一课一空间”的“三教”改革范式,如图3所示。

1.行动导向,优化课程结构。以课程为核心,以就业导向的社会需求、能力本位的职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个性需求为价值取向,优化课程结构。

2.“岗课赛证”重构教学内容。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群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案,建成2~3门专业核心课程。

3.企业专家+教师骨干,打造校企混编结构化教学团队。通过“固定岗(教师骨干)+流动岗(企业专家)”实现一课多师,分工协作完成模块化教学,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建教学资源。

4.校企双元联合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依托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数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