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TAUT智慧诊断体系下高职公共英语学生接受混合式教学影响机制研究①
作者: 聂玉洁
[摘 要] 分析高职公共英语学生接受和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种教育技术的影响机制,旨在为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效果与质量提供依据和支持。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揭示了影响学生接受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因素及其权重因子,还分析了学生性别、学习动机的中介影响效应,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学生愿意接受并使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去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探究英语课程教学线上线下有效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 键 词] UTAUT智慧诊断体系;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5-0013-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发布之后,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等教学方法的组合,史密斯·J和艾勒特·马西埃于2002年提出这一概念[1],倡导提供比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更为多样的,学生参与度、体验度更高的学习体验,实现的方式是融合网络学习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良好积淀,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体验主体,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并拓宽了教师的教学途径。高校英语课程因其学科特点,成为混合式教学的代表性应用领域之一。
二、UTAUT智慧诊断体系
(一)技术接受整合理论
“技术接受整合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简称UTAUT,是Venkatesh和Morris等人基于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PLS-SEM)的原理,整合了八种技术接受模型而提出的[2]。该理论用于研究个体使用一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和使用行为,该理论提出了一个研究模型:UTAUT模型,在其中构建了四个自变量:绩效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以下简称PE)、努力期望(Effort Expectancy,以下简称EE)、促成因素(Facilitating Conditions,以下简称FC)、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以下简称SI);两个因变量:行为意图(Behavioral Intention,以下简称BI)、使用行为(Use Behavior,以下简称UB)。该理论认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促成因素、社会影响四变量,与个体接受并使用一项新技术的意愿有关,继而会对其使用行为产生作用。自、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通过建模以后的数据分析得到验证。继UTAUT模型推出之后,先后被应用于经济与金融管理、营销、教育、智慧图书馆等研究领域,后来的研究者在UTAUT原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调节变量,服务于各自的研究目的。常见的调节变量有性别、年龄、经验、自愿性。在不改变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加了调节变量的UTAUT模型,能够揭示个体在接受并使用新技术时受影响的因素及其权重,还有调节变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效应(Mediating Effect)。此模型对个体使用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和行为的解释力高,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它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3-5]。因而被广泛用于解释教师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意愿与使用行为。
(二)UTAUT智慧诊断体系
绩效期望,即个体认为使用一项技术将有助于其获得工作绩效;努力期望,即个体感知到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易用程度;社会影响,即个体意识到周边的人认为自己应该使用该技术;促成因素,即个体体验到所在组织或某些基础设施支持自己使用该技术。
本研究致力于分析高职公共英语学生接受和使用线上+线下教学新技术的影响机制,借助UTAUT模型的框架,形成服务于本研究的UTAUT智慧诊断体系,诊断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其影响机制。原模型中的自变量绩效期望就是学生能感知到利用混合式教育教学技术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是有用的;努力期望就是学生体验后认为混合式教学技术是方便开展的,特别是线上部分,那些学习平台或软件是易于操作的;促成因素包括师生互动、线上有人指导监督学习进程、遇到技术问题能得到支持帮助等;社会影响就是教师、其他同学,或身边重要人物认为该学生应该使用混合式的方式来学习英语,这里就简化理解为学生所处的集体对他/她的影响。因变量行为意图就是学生愿意接纳混合式教育教学技术作为学习英语的手段,使用行为就是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会使用混合式技术,线上结合线下学习。此外,性别、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的学习动机或学习追求,将作为调节变量加入研究,需要验证它们是否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产生效应。
三、研究设计和过程
(一)研究假设
研究开始前,笔者对广东省三家高职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现状做过初步访谈,发现“学习内容”“线上线下联系”“好用/不好用”“教师管/教师不管”是受访者口中最高频提及的关键词,因此进行合理假设:学生通过混合式教学,尤其是教师要求的线上学习辅助课堂学习后,能感知到自己学习效果的提升,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这种混合式学习模式。如果学生感知到在线学习界面具有较高的易操作性和自主性,混合式教学易于开展,教师或同辈之间也能够给予自己学习方面的指导、支持的时候,也会促使他们愿意长期坚持这种学习模式。身边的在校同龄人都在使用,教师也明确要求,家长也认为学生个体应当使用混合式教育教学技术,也会促使他们接受并使用该技术来学习英语。
基于以上假设,整合研究进路为:(1)有用性(PE)显著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进而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2)易用性(EE)显著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进而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3)促成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条件(FC)显著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进而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4)集体影响(SI)显著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进而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502名公共英语课程学生(非英语专业,男女比例较为平衡)进行了为期一学年(2023年9月—2024年7月)的混合式教学,教学周期结束后,设计量表,要求研究对象填写该调查问卷。从收回的量表数据中做建模分析,对照研究假设来解读分析后的数据,检验研究目标是否达成,总结启示和后续研究方向。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法等。其中,数据分析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经过了量表设计,实施教学实验,对体验过混合式教学实验的学生进行数据调研后,数据分析开始了,先在收回的数据中进行初筛和精录,将数据形成统一表格,运用SmartPLS计算软件来测算数据构面的外部模型,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影响关系的内部模型。外部模型采用PLS-SEM算法,内部模型采用BootStrapping自助算法。
(三)研究过程
2024年9月,对研究对象进行调研,现场发放量表问卷502份,按份数全部回收,对无效数据进行排查删减后,得到473份有效数据。教学对象选自笔者和同事实际教学中自己所带的班级,他们当时都属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在18~19岁之间。
首先,本研究运用SmartPLS计算软件,将有效数据录入其中,运行PLS-SEM外部模型算法,分析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峰值、偏度、因子载荷等指标,发现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达到研究使用水平要求。
其次,测算数据的信度、效度,以及构面内部之间的区别效度,得到的指标都符合标准,该结果证实了本次研究数据信度和效度的可靠性。
最后,运行BootStrapping自助算法来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进而统计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影响显著性。结果发现:
1.有用性对接受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接受意愿对使用行为的影响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1):混合式教学有用性显著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进而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
2.易用性对接受意愿的影响显著,接受意愿对使用行为影响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2):混合式教学技术易用性显著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进而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
3.促成因素对接受意愿影响显著,接受意愿对使用行为影响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3):促成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因素综合起来,显著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进而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
4.集体影响对接受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接受意愿对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推翻了研究假设(4):教师、同学,或身边其他人的因素,不会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意愿,不影响他们使用该教育技术的行为。
5.性别通过易用性的中介作用对学生接受混合式教学的意愿产生间接显著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通过有用性和促成因素的中介效应影响学生接受混合式教育教学技术的意愿。
(四)研究结果讨论
在有用性、易用性、促成因素这三大显著正向影响接受意愿的自变量中,有用性是影响权重因子最大的自变量构面,表明学生感知到通过线上学习结合线下课堂学习的方式,对自己的英语课程学习有用这点,是促使他们愿意使用这种混合教育技术去进行学习的最大原因。
影响程度次之的是促成因素,可以看出,如果学生在使用混合式教育技术过程中遇到问题,不管是与学习内容本身相关的,还是线上学习平台、学习软件的操作等技术性的问题,外部能够提供足够资源,给予理论层面知识指导或人员技术支持,都会让学生愿意继续使用这种技术去提高英语学科的学习效率。
易用性也对接受意愿的影响显著,权重因子更次于促成因素,说明学生感知到线上学习平台在操作使用时的简易程度,可以方便地获取知识、开展练习,轻松进行线上部分的学习,从而愿意坚持使用线上学习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去促进英语学科的学习。
集体影响对学生的接受意愿影响不显著,表明身边的人对混合式教学的看法不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意图。教师、同学,或自己身边的重要人物对个体应不应该、要不要进行线上结合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建议,不会影响到个体利用这种方式去学英语的意愿。
性别通过努力期望的中介作用显著影响学生接受并使用混合式教学技术的意愿,表明男女生对在线学习平台或软件易用性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通过绩效期望和促成因素的中介效应间接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意愿,说明对英语学习具有高动机、高追求的学生和动机一般、追求较低的学生,在感知混合式学习有用方面以及接收外界促成因素方面,表现出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后续研究可以开展多群组分析,按性别分两个群组,分别研究男女生两组数据中感知到易用性影响其接受意愿的情况,按动机高中低分三个群组,分别研究三组学生数据中感知到有用性、促成因素后影响其接受意愿的情况,生成折线趋势图,分析在群组特性的调节下,对应自变量影响因变量路径的强度变化。
四、研究结论
影响学生接受并使用混合式英语教育教学技术的因素有:混合式教育教学技术有用性、促成因素、混合式教育教学技术易用性。其中,有用性的显著影响权重因子最高,促成因素的权重次之,易用性的权重再次之,但与前者几近持平。集体影响对学生是否接受并使用混合式教学技术来学习英语不会产生影响。性别通过努力期望的中介作用而对学生接受混合式教学的意愿产生间接显著影响,学习动机通过绩效期望和促成因素的中介效应间接显著影响接受意愿。笔者的解读为:当学生感知到混合了线上+线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对其英语学习有用时,或者想线上自学英语时,教师及时到位地提供了指导和互动,学校提供了配套的基建设施和技术人员,学生体验到线上学习的数字化平台或App具有友好的界面、较高的易操作性时,都会让他们产生接受并持续使用网络平台结合线下教学的方式去提高学习英语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