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领导力发展研究①
作者: 王思惟 胡佳慧
[摘 要] 基于高职院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扮演与学生成长,探讨学生领导力的发展路径及策略。通过深度访谈50位学生,分析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对领导力成长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和实践建议。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更为学生的领导力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在小组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够逐步形成领导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决策能力,并最终成长为具备领导力的职业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角色;学生领导力;“角色—成长”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5-0017-04
一、引言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其综合素质,特别是领导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职业环境。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课堂中广泛应用(文豪,2023)[1]: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角色扮演和任务分工,能够有效地发展其领导力(姜俊杰,2023)[2]。小组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Humanistic Education Theory)。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合作建构的(田海洋和吴英慧,2014)[3];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姜在华和蒋红娟,2012)[4]。
此外,领导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学生领导力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领导意识的萌发、领导行为的实践以及领导能力的提升(卓泽林等,2024;兰国帅等,2024)[5][6]。已有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世界领导场景的机会,通过在小组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够逐步形成领导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决策能力(鄂英子,2024)[7]。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小组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小组合作学习面临角色分配不均、合作效果不佳等挑战,如何在高职课堂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并促进学生领导力发展,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关于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领导力的研究也显不足。因此,本文基于深度访谈质性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高职院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领导力发展,并基于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与成长过程提出相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建议。
二、研究设计
鉴于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领导力的发展过程,特别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与成长,因此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个案研究、深度访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领导力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具体而言,本文对若干高职院校的课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象为A高职院校的50名学生,分为10个小组,分别在不同课程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扮演情况与领导力发展数据(访谈记录、问卷调研结果等),并结合课堂录像与学生反思日志进行探索分析。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高职院校的50名学生,分为10个小组,涉及不同学科的课堂。学生被选择的标准包括:课程中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角色(如组长、协调员、记录员等),以及学生具有一定的参与积极性。
(二)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包括课堂观察、学生反思日志以及半结构化访谈记录等,课堂观察通过录制视频和现场记录完成,反思日志则由学生在每次小组活动后填写,半结构化访谈旨在获取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体验和领导力发展的深度理解。
(三)访谈提纲主要内容
笔者经过与多位职业教育学专家进行多次共同研讨、反复协商,最终确定了包含如下五个方面主要主题的访谈提纲(表1)。
(四)访谈过程
访谈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一周进行,每次访谈持续30至45分钟,访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地点为学校的安静教室或图书馆的研讨室。所有访谈均在征得学生同意后录音,并由研究者整理成文字稿。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解释了研究目的,并确保学生理解他们的参与是自愿的,且所有信息将会被严格保密。研究者根据访谈提纲引导对话,但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特别是当他们有更多想法或经验要分享时。
三、研究发现
(一)角色扮演对学生领导力发展的影响
首先,任务分配与角色认知。学生对自身角色的明确认知和理解是领导力发展的基础。那些主动承担领导角色的学生,更容易在小组中获得他人信任,并展示出较强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意愿。部分学生在初期对角色认知模糊,随着小组合作的深入,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责任与定位,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他们的领导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角色认知与领导力发展。研究发现,主动承担任务的学生通常更容易在小组中获得其他成员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领导地位。角色认知的清晰度也是影响领导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明确自身在小组中的定位与职责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和提升领导能力。
其次,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领导力的核心在于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逐步学会如何在团队中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任务进度、处理矛盾与冲突。研究数据表明,那些在小组中担任沟通、协调角色的学生,其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显著提升。
最后,决策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讨论、分析与决策,能够有效锻炼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担任小组领导角色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各方意见,作出合理决策,这一过程显著促进了其决策能力的提升。
(二)领导实践中的挑战与成长
在领导实践中,学生常常面临各种挑战,特别是在协调组员意见、处理冲突和推动任务进展方面。这些挑战不仅考验了他们的领导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
其一,协调组员意见是学生在团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领导者需要在尊重和理解每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不仅需要领导者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还需要他们能够平衡不同意见,确保团队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其二,处理冲突是领导者必须面对的另一大挑战。在团队合作中,冲突不可避免,可能源于意见分歧、工作方式不同,甚至是个人情感问题。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情感智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冲突的根源,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妥协,化解矛盾,维持团队的和谐与合作。其三,推动任务进展是领导者的核心职责之一。面对繁重的任务和紧迫的时间表,领导者必须能够激励团队成员保持积极性,并确保每个人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那些能够成功引导团队达成目标的领导者,通常表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和决策能力。
通过应对这些实际问题,学生的领导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团队环境中发挥影响力,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以及如何在领导他人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总的来说,这些领导实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能力提升的多方面表现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普遍感受到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课堂中,更体现在他们对未来职业角色的预期中。领导力的发展让学生在面对未来职业挑战时更加自信,他们对自己在职场中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此外,学生开始敢于主动建议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早期阶段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角色和任务。
(四)小结: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领导力发展模型及其阐释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领导力发展可以通过“角色—成长”模型进行深入阐释。该模型包含三个关键要素:角色认知、领导实践和能力提升。每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领导力发展。
首先,角色认知:奠定领导基础。角色认知是领导力发展的起点。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赋予他们特定的职责和义务。通过这些角色,学生开始了解团队运作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个过程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到团队中的不同功能,还促使他们理解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履行责任。例如,某些学生可能发现自己更擅长协调和沟通,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适合计划和执行。这种自我认知是学生领导力发展的基础,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潜在的领导能力。
其次,领导实践:在行动中磨炼领导力。角色认知为领导实践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而领导实践则是领导力发展的核心环节。通过在小组中实际承担领导责任,学生面临真实的管理挑战,如协调不同意见、解决冲突、分配任务以及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从而在不断的试错和调整中提升领导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有效沟通和激励团队成员,还要学会在面对压力和不确定性时做出迅速而果断的决策。这种实践经验是无法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因为它需要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此外,领导实践还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和权威,这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能力提升:实现领导力的全面发展。领导实践带来的经验和教训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在反复的实践中,学生逐渐培养出更强的决策能力、情感智力和适应力。他们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管理人际关系、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反思和自我调整完善自己的领导风格。
这个能力提升的过程不仅仅是技能的积累,更是领导力的内化。学生在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成为他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自信地承担领导角色。最终,学生从角色认知阶段起步,通过领导实践的磨炼,逐步形成全面的领导能力。
综上所述,“角色—成长”模型揭示了学生领导力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角色认知,学生理解自己的潜在领导力;通过领导实践,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磨炼和提升这些能力;通过能力提升,他们实现了从初步认知到全面发展的转变。这个模型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领导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提醒教育者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角色体验和反思,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推动学生领导力的全面发展。这种深入的阐释不仅为理解学生领导力的发展提供了框架,也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
四、实践启示
本文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高职院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领导力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角色扮演在领导力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得到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一)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明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领导力发展,教师应明确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定位:指导者、促进者、任务设计者和反馈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