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征及开发要点

作者: 刘显龙

[摘           要]  在分析学习型社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和教材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认为活页式教材是新时期适宜自主性学习、内容模块化、形态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教材,它具备时代性、学材性、模块化、多样化四个基本特征,编写时应树立正确教材编写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先进性和职业性。

[关    键   词]  活页式教材;内涵;特征;职业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053-04

一、前言

活页式教材概念自2019年首次被提出后,学界从不同视角对它进行了解读,但对其定义、内涵及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本文分析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及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征,以及活页式教材的编写要点。

二、活页式教材提出背景及其对职业教育及教材的影响

从2019年开始,在国家颁布的多份政策性文件中都强调了活页式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活页式教材建设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新方向。

教材是教学的中介、工具和资源,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职业教材的发展。详细分析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以及教材的影响,有助于剖析活页式教材的真实内涵。

(一)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及其学习方式

“学习型社会”于2002年10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其重要性不但没有被降低,反而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人均能终身学习的理想社会”[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全民学习,意味着不同职业、身份、地位的公民,基于各种生活、工作需求,都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学习,以获得人生的进一步发展。终身学习,意味着一个人不但要在学龄教育阶段学习成长,而且在人生的其他时段也要保持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型社会就其形式来说,是要创造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本质就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2]。

学习型社会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对象复杂化。表现为学习对象的职业、年龄、学历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学习能力、学习目的不同。(2)学习时空多样化。表现为学习地点不固定,除了校园、教室外,企业、社区等公共场所,都有可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学习时间也不固定,除了课堂外,工作、休息时都会产生学习需求;(3)学习方式多样化。表现为学习不再以面授为主,自主性学习、网络学习及泛在化学习都是可能的学习方式。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职业教育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工作内容、工作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学校学的知识难以满足新工作的要求,企业工作不稳定性增加,员工失业的风险增大。对此,有专家提出,职业教育不能只培养学生某个具体专业的能力,而是应该培养学生专业群的能力,使他们在下岗后,能适应相近专业的工作,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职业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不确定性。概括地说,职业教育应该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所谓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就是“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3]。

2.深化课程改革,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将互联网作为文化主战场,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普世价值观,不断侵蚀、扭曲我国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为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

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职业教育发生着以下变化:

1.教材具有融合性、交互性、智能化特征。(1)融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动画、语音、AR/VR等技术变得普及,教材内容以多种媒体技术融合呈现,让教材变得易懂易学。(2)交互性。通过教材与互联网联接,使教材具备线上咨询、留言点赞、网络问卷等功能,具备学习交互性。(3)智能化。通过线下教材与线上学习管理系统融合,将学生学习数据上传网络,可以实时跟踪学生阅读、练习情况,并进行学习画像,推送学习内容,实现学习智能化管理。

2.课程网络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MOOC、SPOC等在线课程得以发展流行,在校学生及社会人员都可以突破空间地域限制,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3.互动方式多样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在线投票、抢答、问卷等在线互动方式得以在课堂上推广,让教师可以更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及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视域下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不适用于自主性学习,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

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社会学习需求变得强烈,教育资源更加紧缺,自学将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学习方式。传统教材内容,忽视学习体验,缺乏学习指引,不利于自主性学习,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教材内容易学、易懂,注重学习过程指引,受众面广是职业教育教材应有的特点。

(二)教材知识陈旧,更新缓慢,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导致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当前,职业教材不能及时反映这种变化,知识陈旧,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

(三)教材基于知识本位观,不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教材基于知识本位进行开发,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着重概念、原理及学科知识的描述,以知识的理解、记忆为主要教学目标,不能满足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要求。

(四)缺乏职业素质培养,不能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材在如何培养职业精神、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没有成熟的思路,没有可借鉴的模式,不能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教材发展与教学改革不同步,不利于新教学方式的实施

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探讨性,它需要教材为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供学习路径和方法,指出学习成果及评价标准,让学生更好地自学。当前大部分教材侧重于知识的呈现,缺乏学习指导,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实施。

四、活页式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活页式教材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教材,它与工作手册式教材、融媒体教材以及其他普通职业教育教材一起,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教材的全体。活页式教材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中间媒介,体现了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理念,其本质属性为教育性、思想性、职业性、科学性。

活页式教材是一切有利于知识增长或技能发展的学习材料的总和,是“以不同的承载媒体、不同的使用主体与不同的装帧形式出现的教学资源的集合”[4]。将活页式教材理解为教学资源的集合,而不是单一具体形态的纸质教科书,是由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共同决定的,具体为:(1)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教材具有广泛的使用对象,适应多样化使用要求,具体形态的教材难以满足。(2)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教材不但要承载课程知识,还要求知识与产业发展同步,并能灵活更换;要求教材不但是课堂教学材料,还要具备自主学习功能,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要求;要求教材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要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教材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希望,担负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单一具体形态教材难以满足这些要求。(3)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材由单一纸质教材向综合化教学资源转变提供了可能,纸质教材将与互联网平台一起构成学习生态系统,以实现更多的学习功能,满足更多的使用要求。

活页式教材是素质本位教材,不是能力本位教材,更不是知识本位教材,这是由时代发展决定的。职业教育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不同的本位观是人们对教育教学认识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要求的产物。当前,我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要求职业教育不但要教会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和其他职业教育教材相比较,活页式教材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时代性

活页式教材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具有时代性特征,具体体现为它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最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呈现产业最前沿的知识,以满足国家和人民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学材性

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教材使用对象大众化,要求教材不但适用于课堂教学,还要适应社会人员自学,能充分考虑大众的学习能力,易懂、好学,体现学材性特征。

(三)模块化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解决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教材内容与新产业工作内容脱节等问题。要实现教材内容的灵活更新,又不破坏教材的整体功能结构,必然要求教材各部分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彼此间又保持一定的联系,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模块化”,正如学者徐国庆所说:“活页式教材是对可灵活组合教材的形象化称谓,实质就是模块化教材。”[5]

(四)多样化

活页式教材多样化特征是自主性学习要求的结果,也是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的结果,它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教材内容以文字描述,结合动画、视频、微课、AR/VR等方式共同呈现。(2)教材物理形态的多样化。纸质教材和视频、动画、PPT等都是教材的主要形态,在纸质教材中,装订成册的和没装订的、成活页式的、可随意抽插内容的教材都是活页式教材的常见形态。(3)教材使用方式多样化。教材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形成纸质教材与网络教材相结合的智慧教材系统,它具有交互、诊断、评价功能,能满足使用对象的复杂化,学习时空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笔者认为,活页式教材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教育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是新时期适宜自主性学习,内容模块化、形态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教材。活页式教材不是一种具体的教材物理形态,不能根据字面意思将它局限于一种具体物理形态中,认为活页式教材是“一种可随意组合,并抽插选取内容的教材”,如果我们的理解仅限于此,则稍显肤浅。用活页的方式进行装订只是活页式教材的一种可选物理形态,装订好的具备上述特征的教材也同样能满足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