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与形体训练的融合研究
作者: 吴燕[摘 要] 目前,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啦啦操是一门十分关键的课程,同时啦啦操这门课程也引起了大学生的广泛学习兴趣。形体训练是学生从事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基础,啦啦操的基础形体训练是大学啦啦队中的必训科目,要提高啦啦操的教学质量,就要将形体训练融入啦啦队训练中。同时,形体训练与啦啦操的结合,可使啦啦操更有艺术性,进而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阐述形体训练与啦啦队的定义内涵,接着分析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教学现状,阐述啦啦操教学与形体训练之间的融合,指出啦啦操教学与形体训练融合的内容和价值,强调二者融合的必要性,最后就啦啦操教学与形体训练融合发展的途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啦啦操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8-0149-04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塑造他们的良好体态。高职院校中许多专业对学生的形体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在文秘、礼仪、服装等专业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形体训练是让学生形成良好体态的必要手段,而将啦啦操教学与形体训练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本文就两者的融合发展展开研究。
一、形体训练与啦啦队概述
(一)形体训练的概念和特点
最早展开形体训练的艺术形式是欧洲的芭蕾,让形体变得更加优美是芭蕾的基本功之一,形体训练不仅是对身体的刺激,这种刺激有利于保持身体协调,也有利于提升人们身体的爆发力、力量和速度,使身体在运动状态中保持敏感的感知神经,让整个身体更加协调,使运动更加灵活。形体训练是有自己的套路的,可以促使学员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艺术活动中把自己的身体美充分地展示出来。但是如果只是以直接的方式去训练形体动作,给人以直观的美感,无法表达出啦啦操的炙热与激情,因此,将啦啦操建立在形体训练上,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1.形体训练的概念
形体训练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对练习者的身体形态进行塑造的训练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参加者的身体素质。形体训练是美育和体育的融合,利用类似舞蹈的训练模式,把学生曼妙的身姿展示出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气质,同时有利于学生矫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不健康姿态,让他们充满精气神,以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形体训练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喜爱,已经成为大学生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顺应了目前社会发展的潮流。形体训练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公关、音乐学服装、播音和戏剧表演专业中已经是必修课程,一些其他专业也将其确定为选修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在形体训练中,教师常讲解和示范正规的形体动作,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塑造学生优美的身体形态,还可以把学生优良的气质和美好的情操锻炼出来,是对自我进行完善和塑造的过程,从而实现了学生形体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2.形体训练的特点
静止性、柔美性是形体训练动作的重要特点,形体训练包含了很多伸展性的动作,练习这些动作可以增强肌肉的弹性,消除多余的脂肪,使得人体的韧带和软组织更加富有弹性。音乐是形体训练中的灵魂,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选择和创编不同风格的形体动作,对形体训练者来说,不仅有利于强化他们的音乐素养,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此外,长期科学的形体训练可以帮助练习者克服不好的身体姿态,在提高练习者精神和气质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啦啦队概述
啦啦队是早期部落仪式中通过手舞足蹈鼓励勇士们的一种舞蹈仪式,以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起到激励作用,并把祝福献给他们。最早的啦啦队运动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校园,其历史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最初的啦啦队就是为运动员呐喊助威,为自己的队员加油打气,让他们充满动力参与竞技运动并获得良好的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啦啦队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团队性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啦啦队有技巧啦啦队、舞蹈啦啦队两种类型,以技巧与舞蹈的方式展开激励活动,还会在具体的活动中辅助彩带、花球、爵士拐棍等工具,并结合队员的身体技巧,运用体操和舞蹈动作对参赛队员进行鼓励活动。其中托举抛接是最关键的动作,啦啦队一般分为男女混合组、全女子组两个组别。
二、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的现状
(一)啦啦操教学开展现状
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运动,是体育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它集舞蹈、技巧、音乐、表演为一体,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塑造体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展示他们的个性,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目前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内容有:啦啦操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的协调、灵敏、柔韧、力量,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优雅的气质,并塑造自己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大局和服务意识,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素养,让学生认识、了解、喜欢并对啦啦操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
(二)啦啦操师资力量现状
师资力量可以为啦啦操教学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啦啦操教学中,年纪稍长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展开啦啦操训练。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引进了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啦啦操教师,师资队伍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就造成教师的综合实力明显下降,很难全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的问题。
(三)啦啦操场地及器材配备现状
场地及器材在啦啦操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学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校园环境也明显有了改观,但是学校依旧缺乏啦啦操教学的场馆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啦啦操训练需求。另外,啦啦操训练器材更为短缺,特别是相关的圈、绳、地毯以及镜子等,一些学校依旧在水泥地面上进行啦啦操教学,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对课程正常开展造成了干扰,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与形体训练的融合
(一)啦啦操与形体训练之间的关系
啦啦操和形体训练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运动对塑造形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啦啦操和形体训练都是对身体的训练,在音乐背景下,通过身体的律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强化肌肉的力量,锻炼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其次,啦啦操与形体训练都有利于参与者实现心理健康。啦啦操与形体训练都离不开音乐的伴奏,有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注意力,使得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较大的缓解,并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最后,啦啦操与形体训练都在“美育”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把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造力培养出来,帮助学生树立对美的追求,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啦啦操与形体训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啦啦操与形体训练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啦啦操与形体训练的融合价值是十分巨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两者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把啦啦操和形体训练深度融合,不仅可以让单一枯燥的形体训练变得内容丰富,同时也可以营造出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训练中的内生动力,进而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心较强的年龄段,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活跃自己,把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形体训练可以有效矫正他们的体态,并改善他们的气质,起到健美体格和强健身体的作用,也使得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审美意识。最后,两者的结合有利于锻炼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啦啦操的动作、形式、特点都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另外,形体训练可以与音乐韵律相结合,充分展示人体美,并与啦啦操深度结合,弥补其单一枯燥的形式,训练大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大学生形体训练在啦啦操教学中的作用
(一)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形体训练中,通过如走姿、站姿与姿态有关的训练,借助舒张、伸展、优美的肢体动作可把人体的美妙充分展示出来,培养大学生优雅的身姿和优美的形体,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可以把大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激发出来,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最终提高啦啦操动作的表现力,对提升啦啦操教学质量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将美的感悟和体会带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符合大学生形体美的需求
形体训练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身体姿态,通过对大学生的身体姿态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而塑造学生健美的形体。高校学生从少年期进入了青春期的关键阶段,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他们的身体姿态缺乏科学的训练,那么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通过科学的、专门的、系统的形体训练,可以再次塑造他们的身体,纠正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身体姿态,满足学生对形体美的需求。通过长期坚持形体训练,大学生的身体控制力以及表现力都会有显著的提升,也有利于提升他们控制自己身体形态的能力,使他们的身体动作和姿态愈发优美,从而满足啦啦操运动对形体美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啦啦操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符合大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需求
1.有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
形体训练中通过压腿、前踢腿、旁踢腿、体前屈、体侧屈等动作,强化了人体的柔韧性,使得人体各个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出优美的啦啦操动作,通过加大动作幅度,使得啦啦操动作更加标准、优美,动作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使得学生在运动中更能体验到啦啦操的乐趣。
2.有利于提高学生力量控制力
健、力、美是啦啦操艺术美的三个方面。力量是肌肉用力的程度,并取决于学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力量大或强的学生可以快速完成啦啦操动作,对动作的控制能力较强,因此更容易掌握啦啦操的动作,且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力量小或身体弱的学生啦啦操动作的精准度和速度失去了可靠的保障,对动作美缺乏有效的控制力,因此相应动作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借助形体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发力方法及力度,使得啦啦操的基本动作在姿态控制和规范性方面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而成套的啦啦操动作是由很多基本动作连贯形成的,结合形体训练,练习者提高了自己基本动作的表现力,成套动作的完成度也会显著提高,对啦啦操成套动作训练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啦啦操练习和学生的审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形体练习中的动作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其动作姿态的标准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心理方面充满美感,使得优美的动作与学生的感觉融为一体,也让学生完成啦啦操的动作更标准、更优美。形体训练充分展示了体育美,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体验身体运动负荷,进而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并且让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也可以把他们的终身体育观树立起来,进而做一个充满活力和情趣的人,更容易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