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生周记对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
作者: 王小霞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生周记对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本科实习护生11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和观察组(基于护士周记的护理教学),各5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信心、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评判性思维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语言、非语言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自我概念、患者评价、职业自豪感、自我反思等职业认同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安全、团队合作、差错事件的预防、专业问题陈述、职业素养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兴趣等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带教模式相比,护生周记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理想,可增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提升职业素养,为其以后进入护理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 键 词] 护生周记;护理教学;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满意度;职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0-0165-04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课堂转向临床和专业,走向社会的一个关键节点,也是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向独立工作的起点。进入临床后,将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护生会产生许多心理活动,会产生很多新要求和期望。因此容易出现“文化休克”的情况。传统的临床带教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护生跟随带教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属于“填鸭式”、消极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大部分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不利于他们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提升。以护生周记为基础的教学法,是针对护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法,其最终目标是提升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实习基地的综合教学效果。为了使护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我们要求护生每星期写一次周记,记录实习中学到的知识、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并根据周记中的资料,进行针对性改善,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改善临床护理学教学效果和提升护生能力的目的。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某三甲医院本科实习护生11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性5例,女性50例;最小20岁,最大24岁,平均年龄为(21.15±1.14)岁;观察组中,男性4例,女性51例;最小19岁,最大25岁,平均年龄为(21.18±1.15)岁;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1)纳入标准:护理学专业;知情实验内容,签署同意书;遵守实习期间医院管理规定。(2)排除标准:研究途中退出者。
(二)方法
1.对照组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教教师向护生介绍了各种护理操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观察组
以周记为基础进行护理教学:一周完成一份周记。要求护生用日志的方式,记录自己在临床实习期间学到的知识,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思想上的认识、体会,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所见所闻,并提出一些关于教学问题的意见。经过病区护士长或带教组长的审核、修改和签字,并在周记上针对护生们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对其中好的部分予以积极的评价。定期举行讨论会,对周记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与护生进行交流沟通,尽量给予指导、解释,或者解决护生遇到的问题。实习基地也要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针对护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对在实习周记中提出意见的护生,要注意对其进行保密,防止带教老师存在报复心理,进而影响护生真实反映思想和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丧失通过写实习周记反映问题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意义。
(三)观察指标
1.对比教学满意度:采用教学满意度评价表,总分100分,满意:80分(含80)到100分,基本满意:60分(含60)到79分,不满意:59分及以下,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
2.对比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CCTDI中文版评价量表,信效度系数0.90,采用评分方式,主要包括自信心、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维度,28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代表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越高。
3.对比沟通能力:采用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共包括基本语言、非语言沟通能力两项,共49分,分数与沟通能力呈正比。
4.对比职业认同感:采用本院自制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问卷,信效度系数0.60~0.82,采用评分方式,主要包括职业自我概念、患者评价、职业自豪感与自我反思等维度,分数越高代表实习生职业认同感越强。
5.对比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评分:采用本院自制医学生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信效度系数0.831~0.908,采用评分方式,主要包括安全文化、团队文化、差错事故预防、专业问题陈述等维度,分数越高代表实习生的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越高。
6.对比教学质量:采用本院教学评价量表,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兴趣等,共100分,分数与教学质量呈正比。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x±s)示,定性数据用χ2核实,以(%)表达,P<0.05为有显著差异。
二、结果
(一)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二)对比评判性思维能力
观察组自信心、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对比沟通能力
观察组基本语言、非语言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四)对比职业认同感
观察组职业自我概念、患者评价、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等职业认同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五)对比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
观察组安全文化、团队文化、差错事故预防、专业问题陈述等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六)对比教学质量
观察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兴趣等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三、讨论
(一)实习周记中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的周记中反映,第一,带教老师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无法针对护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教育。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的护生,往往会觉得“很简单”和“闷”。第二,一部分带教老师是大专文化水平,他们的水平和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护理教学工作。
在周记中,12.5%的学生反映,有些教师在给护生安排了一些工作后,就忙着做别的事情,对护生的教导很少,有的教师在护生做完了工作后,根本不会去看一眼。住院患者的增多、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要求,使得医院护理工作任务量加大,带教老师都在忙着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忽视了对护生的指导。另外,患者对实习护生存在歧视。学生正在学习部分护理操作,操作不熟练、技术不完善,患者不愿让学生上手。
在教学、学习方面存在没有整体规划或者不严格执行带教计划以及护生学习热情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在他们的实习周记中,有11.6%的护生反馈带教老师重复带教内容。部分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情况并不了解,导致出现了重复或漏讲解的现象,从而对护生的实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护生重治疗、轻生活护理的思想很严重。经统计,56.1%的学生周记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重治疗、轻生活护理的观念,很多护生宁愿选择“治疗”而不愿选择生活护理,特别是对“基本”的教学更是排斥。他们认为,除了注射、输液、配药以及专科护理是护生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的操作外,其他的日常护理做起来没意思,没有技术含量。
一些护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害怕自己一个人去查房,因为害怕患者问我一些问题,或发现了问题却不知道怎么解决,患者和家属对我产生不信任。好羡慕自己的老师,能轻松地为患者答疑解难,给患者以健康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实习过程中,护生已认识到自己的缺陷,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交流技能,这也是对护理职业的肯定。
(二)改进措施
要强化带教老师的个人素质培训和考核,严格选拔有能力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老师。在每届护生实习之前,要组织教师对他们的实习计划及要求进行学习,并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一套教学方案,并且要求带教老师熟练掌握这套方案,邀请有带教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是,要持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将其及时地提供给学生,同时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历,与各院校保持密切的沟通,积极参与各院校的教改和训练,以提升综合素质。
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要认真、负责,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有耐心地对护生进行引导和关爱,要对护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树立榜样,以关爱患者的形象进行教学和学习,让护生在获取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树立生活和职业价值观,激发护生的工作热情。对罕见的病例,进行小讲座和小查房,提供床头示教的机会。注重对护生进行言传和身教,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指导,不仅要帮助他们分析并纠正错误的做法,端正他们不正确的思想,还要对他们所获得的成就表示认可,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1]。
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并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学习平衡,适时调整课程安排,保证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临床教学中心要定期了解实习护生的情况,这对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并能以较高的质量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三)实习周记应用注意事项
护生在进入医院的第一天,对医院的环境、护士的工作流程、病史的采集方法、护理工作的一般流程都不熟悉。这就需要护生每天记一份日志,记录日常护理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每个护理班的工作流程,本病区常见疾病的病史采集和注意事项,每天成功进行了几次注射、几次护理操作,失败几次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做好记录周记,护生可将自己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更快地融入护理工作中。
在实习中期,需要护生以每个病区的特征为依据,对各专业护理的内容进行复习,并与具体的案例相结合,总结出内、外、妇、儿常见病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运用护理流程对护理重点内容进行记录,且在每周撰写一份护理计划及护患交流的心得等,以此提升护生使用护理流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护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了。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得与失进行系统的总结,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谨慎,要注重三查七对,还要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