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作者: 唐月美

[摘           要]  旨在探讨如何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法治意识和全球视野。在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的同时,结合高校思政课特点,提出了融合教学的关键内容与方法。通过生动的案例、生活化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参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国家安全对于每个公民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定的国家安全意识,更要不断提升教学艺术,增强教学吸引力与感染力。通过定期的师资培训,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思政课教师团队。为确保教学效果与质量,设立科学评估机制,不断收集学生的反馈与建议,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持续改进与优化。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高校思政课教学将焕发新的活力,激发学生对国家安全的热爱与担当,为建设美好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关    键   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校思政教学;国家责任感;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5-0029-04

一、引言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牵扯着整个国家和国民的福祉。它并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灵魂。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高校思政课扮演着培育社会栋梁、传承国家文脉的重要角色。因此,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深刻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

要深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国家安全并不仅仅涵盖军事层面,而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体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它关乎国家的长远稳定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未来。正是因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就需要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对国家安全有更深刻的认识。

高校思政课具有极其重要的使命。作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地,高校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历史责任。而思政课,则是学生走向成熟、成长为合格公民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传递着国家价值观念,还引领着学生的人生航向。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更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牢记国家安全至上的信念。

在这个信息高速流动的时代,国家安全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境线内,而是日益全球化。高校思政课应该带领学生拓宽全球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意识。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国家,更好地了解自我。因此,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有助于塑造国家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与贡献的热情[1]。

总的来说,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高校思政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使命。将二者紧密结合,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培养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建设美好祖国贡献力量。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确保高校思政课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质量和效果,让青年学子在爱国爱家的同时,牢牢把握国家安全的使命与责任。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为了培养他们担当社会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并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牢固树立起对国家的归属感与使命感,成为未来社会的优秀公民。

(一)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与社会担当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社会担当。通过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对整个社会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性,学生能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与国家的安全发展息息相关。这种责任感会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纪,积极投身社会事务,为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融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在思政课中引入有关法律法规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知识,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国家安全法律框架与政策,认识到法律对于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同时,会使学生认识到在网络时代,网络安全对于国家与个人都至关重要。学生会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防范网络攻击和诈骗的意识,远离网络安全风险。

(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安全已不再局限于国界,而是与国际安全息息相关。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安全挑战与合作机制,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形势,增强国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同时,高校思政课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与人民,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

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与社会担当,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与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培养更多有担当、有责任感,对国家安全有深刻认识的优秀公民。这些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因此,高校思政课中不断探索创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与推动者。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关键内容

(一)国家安全的内涵与现实挑战

国家安全,作为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概念,涵盖着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在高校思政课中,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是学生认识国家安全观的第一步。这其中包括对国家安全定义的深入理解,弄清楚国家安全是保护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国土完整、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的综合安全。同时,现实挑战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挑战,如网络攻击、气候变化、贫富分化等问题,这些都对国家安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威胁。通过深入研究现实挑战,学生能够认识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更加珍视国家的和平稳定和社会安宁。

(二)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系

在高校思政课中,探讨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可持续发展强调满足当前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而这正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国内外关系,社会稳定需要经济的繁荣和环境的良好保护。只有在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安全。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协同推进

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协同推进是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强调社会公平、公正和谐,是实现国家安全的一种内在需求。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安全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学生需要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国家安全的保障,国家安全也需要和谐社会的支撑。在和谐社会中,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社会秩序稳定,国家安全自然得以巩固。而国家安全的保障也需要和谐社会的支持,只有在社会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人民才会对国家安全有更强的认同感,愿意为国家的稳定和安宁做出积极的贡献[2]。

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关键内容涵盖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与现实挑战、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协同推进。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国家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为国家的长期稳定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高校思政课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时代新青年。

四、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

在高校思政课中,如何有效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可以采用启发式学习、实践互动和多媒体教学等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他们在思政课中深入体会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与意义。

(一)启发式学习:通过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启发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答案。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学中,需要设置一系列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发展有何关联?”“在现实社会中,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国家的安全?”等。通过这种启发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展现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家安全的思考和认识。

(二)实践互动:组织实地考察与社会调研

实践互动是另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了解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政府机构、企业、社区等地,与相关专业人员交流,了解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社会各界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反馈。在社会调研中,学生还可以采访普通民众,了解他们对国家安全的认知和态度。通过这样的实践互动,学生可以深入感知国家安全问题的现实性与紧迫性,增强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同与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运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校思政课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国家安全概念变得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利用图表、数据、影像等多媒体元素,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国家安全的相关数据和案例,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国家安全问题的现状和挑战。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问题,增强对国家安全观的理解和记忆。

上述诸如启发式学习、实践互动和多媒体教学是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教学策略。这些策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国家安全问题,通过实践与互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和意义[3]。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思政课中体会到国家安全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和意义。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能更多地培养出有国家责任感、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高校思政课的师资队伍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教学的重要支撑。为了有效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需要通过提高教师的国家安全素养与学科知识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国家安全研究与社会服务,以及构建国家安全教学团队与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提高教师的国家安全素养与学科知识水平

提高教师的国家安全素养与学科知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引路人,必须拥有扎实的国家安全知识和广阔的学科视野。为此,高校应该组织开展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同时,高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提高国家安全领域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