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在酒店实用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杨卉 赵蕙婷

“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在酒店实用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0

[摘           要]  酒店实用美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也是跨学科的应用型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肩负着酒店管理专业的美育教育责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课改面临课堂教学内容的革新与课后素质拓展的实现两大难题。“教学验研”教学模式是酒店管理专业多年实践经验总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中指导研究人员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和重构教学内容,同时也促进教学团队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适应行业需求,最终达成育人目标。同时,研究“教学验研”模式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以酒店花艺之美实践教学内容为案例,阐明该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及建议推广。

[关    键   词]  “教学验研”;教学模式;酒店实用美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5-0121-04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71号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些《意见》旨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及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面对酒店住宿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住宿业需求市场的精神文明要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专业课程酒店实用美学,以“立德树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激发学习内在动力”为理念,响应教育部号召《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肩负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美育教育的责任,围绕桂林旅游学院“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及本专业培养要求和目标,以酒店行业需求为导向,旨在培育学生的美学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发现酒店行业之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将美学理论应用于酒店运作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我修养。

一、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1998年招生以来,先后获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等荣誉。2015年学校升本,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第一批升本专业,并于2019年12月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酒店实用美学课程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专业特色选修课程,从2015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起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同时,本课程也是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经过近10年的建设,课程经历了重内容建设的初探期、重模式实践的调试期以及重课程思政和信息技术运用的提升期。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课程建设和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反映酒店行业发展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课程组通过酒店行业调查发现,酒店行业需要懂前沿知识、有创新性及实践性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因此,学生在学校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和积累,或成为其日后在行业立足的资本。课程内容如何将正在变化的前沿知识展现给学生,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拓展美学意义,将其“实用化”。

(二)课后素质拓展如何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度高的探究性与个性化

如何将课堂内容在课后拓展成为学生内在的职业素养及奠定学术研究基础,同时又能保持学生极具个性的探索精神,是本课程面临的第二问题。如何开发更有意义的课后实践和研究活动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二、“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意义

(一)“教学验研”教学模式简介

针对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课程组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实施“教学验研”教学模式。

“教学验研”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源于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时期“教学做验”教学模式。2015年学校升本后,专任教师团队继续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教育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社会互赖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TBL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即教师以团队形式备课、授课,学生以团队形式将学习时间对分为课堂和课外两个几乎相等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教师教、学生学、课堂验、课后研”的一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中学习、成长。

(二)酒店实用美学课程践行“教学验研”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1.“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规划、内容重构、考核方式改革等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酒店实用美学课程不仅是专业拓展课,还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首先,“教学验研”教学模式把“验与研”提出来,在设计课程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如何验、如何研。其次,在对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指导课程组教师充分考虑学情,充分考虑“学以致用”。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如何将“教学验研”的过程充分展现,便成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

2.“教学验研”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该模式倡导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团队学习模式。学生学习团队不是简单分组,而是让学生学会团队分工合作。学生团队应该在课堂和课后发挥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形成团队默契,提升学生素质,建立团队品牌。

3.“教学验研”模式对教师团队的成长有帮助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该模式提升教学技能,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做研究,这必然倒逼教师先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4.“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对课程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力量有助推作用

该模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找到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元素,发挥专业力量,服务地方经济。

三、“教学验研”模式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教和学:了解学生情况与重构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过程中,研究者发现,课程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学生尚未经历过专业实习,对酒店行业的认知还比较少。同时,美学属于哲学范畴,由于管理学学科性质的限制,学生的美学基础知识非常薄弱。面对这一学情,研究者把课程教学的重难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迅速理解美学理论,如何实现酒店美的应用”上。于是,研究者针对学科差异导致学生美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结合酒店行业需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地按照“认识美、欣赏美、应用美”的层级递进逻辑,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落实课程思政,如图1。

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后,基本内容如下:

1.酒店美学基础。通过美学概述、美学发展史及中西方对比等学科基础理论学习,以及在桂林博物馆进行审美活动实践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审美修养。

2.酒店美学欣赏。通过酒店建筑风格等酒店美的欣赏主题,利用协同育人平台的各类酒店、移动课堂及行业导师共同授课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除指定内容外,提供主题菜单让学生集体决策确定授课主题。

3.酒店美学应用。综合知识,熟悉酒店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和原则,通过酒店局部设计作业检验学习效果。鼓励学生依托特色个体民宿协同育人平台进行社会服务,做到学以致用。

(二)验和研:适应行业需求与达成育人目标

根据育人目标开发课程资源,根据行业需求拓展课程研究方向和确定研究内容。

课程资源开发包括在对分易网络平台上传资源、录制微课、量身定制开发本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在课外进行阅读,在对分易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及练习,看系列微课预复习,完成虚拟仿真实验巩固和衡量学习效果。

此外,本课程考核方式除了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增加了应用成果的考核,做到了考核指标细化、量化,鼓励学生接受课程的挑战,进行科学研究,参加相关赛事、创业项目及社会服务,建立完整的课程考核体系,为达到育人目标服务。

四、“教学验研”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选取酒店实用美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三酒店花艺之美为教学内容,以奢华酒店花艺案例与花艺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围绕“打造奢华酒店桌花”展开教学实践。在“教学验研”的实施环节,前半部分由教师将奢华酒店常见花艺类型及作品进行知识讲解,课堂其余时间将进行课堂插花实践,也就是课上验证的部分。在对作品进行深度解析后,运用其插花特征和对花艺审美鉴赏归纳后,现场进行奢华酒店桌花作品的演示,并邀请部分学生共同参与作品的创作,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内探究式学习和通过混合式、多样化教学法组织课堂活动的课内知识内化。

在“教学验研”教学模式实践中,整堂课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教

课堂内容分为内容导入,首先设问花艺的概念及含义,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在此问题中设有弹幕问答的环节,该环节与课前预习紧紧相扣,能部分实现翻转课堂的效果。在课前预习时,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搭建课程专属的资源平台,学生在平台学习五星级酒店花艺鉴赏视频,对酒店住宿业花艺的使用以及审美的需求提前预知,完成视频学习后,有相关花艺设计的知识点习题。同时,开放及时信息交互功能,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整体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课堂的进度及重难点。

其次,教师讲解奢华酒店花艺案例与基础知识,通过宝格丽集团酒店不同城市的花艺应用案例:上海宝格丽、北京宝格丽、迪拜宝格丽。每座城市宝格丽酒店的设计定位与特征对应花艺的选择与象征意义。万豪国际酒店集团旗下丽思卡尔顿酒店在北京、海口等不同城市,通过城市的特征、酒店装饰风格来选择合适的花材与风格类型。凸显酒店花艺不同于一般花店和展览艺术插花。它的花艺设计,其构思和表现手法都受到酒店住宿业服务对象和摆设环境的制约,而且作品体现的是作者对特定的服务对象(宾客)的审美情趣认识、理解后的集中表达。

讲解案例时,穿插插花时的三个要素:花材、花器、色彩,花材的选择会以线条和块状为主,且品类不宜太多,一般3~5种就很合适。花器是花艺作品生命力的载体,而色彩应与富丽堂皇的装修风格和环境相协调,而且还应随季节而变,与酒店的气氛相吻合,如何做到三者的相融是设计酒店花艺的关键。

第二阶段:学生学

在导入酒店插花的概念后,结合学生课前预习的视频内容和课后习题,在对分易平台讨论区设置两个问题:花艺对于酒店布置的意义?学习酒店花艺之美对同学们有什么帮助?学生在主题下的回复,来反映学生预习阶段的自学情况以及对本节课学习成果的预估。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发起和完成各种行为:教师备课、讲解、演示、提问、回答、评价、课堂管理、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答疑辅导等,可统称为教;学生预习、听讲、复习、做笔记、阅读文本、讨论问题、实验操作、课堂练习、回答问题、展示成果、提问质疑、思考总结、完成作业等,可统称为学。教和学的行为是构成教学的基础要件,但教学不是教和学的简单拼加,而是教和学两种行为的合理匹配与组合。因而,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关联,就成为科学实施教学概念的制高点。

第三阶段:课堂验

课堂检验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长期以来被许多师生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检测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堂检测后,教师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后教师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