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开放学院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叶慧庆 蒋日土 毛婧
[摘 要] 开放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实施以来,党委政府给予开放学院新的职能定位,开放教育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以浙江省江山市为例,通过探析开放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社会意义,剖析办学经验优势,查摆短板问题,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策。
[关 键 词] 基层;开放学院;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5-0173-04
一、引言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开放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2020年8月,教育部下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开放教育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浙江省提出:加强浙江特色高水平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区学校、老年学校办学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时时处处学习的需要。衢州市则把开放教育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加强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整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资源,丰富终身教育资源供给”。江山市编办明确江山学院、社区学院、老年开放大学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要求完善工作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服务全面终身学习和培养新时代工匠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江山学院服务对象已经涵盖各年龄段市民,成为面向村居、服务百姓的基层单位。过去被边缘化的开放教育今天被省委、市委写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文件上,标志着高质量发展开放教育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抓手。
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开放学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摆在基层开放学院面前的崭新课题和挑战。本文以江山市为例,通过探析开放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社会意义,总结比较江山市的办学经验优势,查摆短板问题,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策,希冀为理论研究者提供点滴启发,为管理实践者提供些许借鉴。
二、基层开放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质量在教育领域,专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以来,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学段的研究热点,相关成果不断见诸报端。但高质量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解释。在继续教育领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策略上,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应走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供给的高质量发展方略。[1]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是电大开放教育的时代任务,需要在师资、教学、服务、生源等方面下大力气。[2]开放大学要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坚持按照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办大学、按照大学治理的逻辑促改革、按照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的共识谋发展。[3]在内涵上,景玉慧认为,高质量教育具有“公平”“优质”“可持续”三大特征,是旨在通过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满足每个适龄学习者持续成长需求的优质教育。[4]黄洪兰认为:高校教育高质量可以理解为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更好地适应时代真实需要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5]对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内涵的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松,他认为国家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应坚持新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体系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心,创新机制、理顺体系。[6]县级开放学院高质量发展尚未引起学者高度关注,相关成果鲜见。由此,本研究认为,基层开放学院高质量发展由衷之义是通过校舍设施等硬件提升,师资、管理、体制机制等软件优化,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市民享受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三、高质量发展开放学院的社会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开放学院与民生事项的联系更加紧密,高质量发展开放学院对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
(一)促进教育公平
据调查,2021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4.8%。2022年浙江全省高考实际录取31.64万人,全省约有17.19万适龄人口未被高校录取,县均约1900人。这批被挡在普通高等教育大门之外的落榜或低学历群体,除小部分复读或外出就读脱产成人高校外,大部分选择就业创业。能上的孩子都去上全日制大学了,如何让落榜或低学历群体也有读大学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这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民生大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教育机构来托底,教育部把这个“托底”任务交给了国家开放大学。因此,办好开放学院的首要意义就是托底教育公平。
(二)促进就业创业
新时代青年就业通常有考公务员、学技术、打工、创新创业等路径,考公务员需要高学历文凭;学技术需要考证,考证需要技能也需要学历;创业创新动则“万金”,需要经济基础更需要文化知识。办好社区学院能让他们在家门口既学文化又学技术,打造终身教育的环境,助推落榜或低学历群体就业创业。
(三)促进社会和谐
“需要和实用”是学生就读开放大学的主要动机。学生读开放大学就是为了工作更好,薪酬更高,晋升更快,发展更好,人生更美。“能读开放大学的学生,个个都是上进正派的好公民”已成共识。可见,办好开放学院能让学生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促进终身学习
《方案》要求开放大学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拓展社区教育、扩大社会培训、办好老年教育,使社区教育成为国民学习新渠道,社会培训成为开放教育新品牌,老年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新亮点。办好开放学院有利于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面向全民终身教育及服务,推进“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
四、样本的发展现状、优势和问题
江山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现开设五大类24个本专科专业,在籍生1727人,社区教育培训和老年教育常年开展。成立四十多年来,共培养中专毕业生650名,大专毕业生8320名,本科毕业生3309名,毕业生遍布全市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创业创新能手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全省县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
1.万人均入学率居全省前列
2022年度,学院共招生707人,占全市常住人口 49.44万人的0.13%;浙江开放大学系统共招生5.6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6456.76万元的0.087%;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共招生141.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4亿的0.10%。近三年,国家和浙江开放大学招生呈下降或平稳趋势,江山学院却逆势上扬,年年提升,万人均入学人数远高于全省水平。(见附表1)
2.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水平
2022年,江山学院共毕业本专科学生542人,毕业后就业人数518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5.6%,较2019年入学时92.2%的就业率提升3.4个百分点。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高于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90%~91%的平均水平。印证了学历提升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放大学教育有效、文凭有用、学生有为。
3.成人培训全省知名
江山学院建成“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城乡社区教育网络,现有老年注册学员7401人,学分银行累计完成开户总数80789人,非学历教育成果总数348979条,荣获全国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培训基地、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等荣誉。《现代农民讲习所——新时期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的新路子》曾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核引领、双线并进、三级联动、多点相拥”——乡村成人教育“空中学堂”的构建与实践》等四个成果分别荣获2018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浙江省职业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居全省山区26县首位。
4.年终考核位居全省上游
近几年,学院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为双翼,坚持面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职业化、实用化的特点,积极地走多渠道、多层次的终身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道路,学校发展进入良性轨道。近五年,在全省开放大学年度绩效考核中名次逐年攀升,2022年度以94.2分的高分,居全省16位,位列全省上游,26个山区县靠前。(见附图1)
(二)问题短板
对标《方案》,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
1.校园校舍不达标
《方案》要求,基层开放学院必须达到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校舍、独立财务核算等“三独立”要求,江山学院没有独立校园,现有校舍功能面积勉强适用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开放教育没有固定校舍,开展活动或套用学历教育用房,或租用校外用房。
2.人员编制严重不足
《方案》要求“教职工在岗人数应与当地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相适应,能够承担本区域的终身教育与服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教督[2021]1号)”,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名,按照教督[2021]1号“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总数≤18 ∶ 1,折合在校生数=成人业余本专科在校生数*0.3”标准测算,加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编制,缺编18人。
3.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方案》要求当地政府建立、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对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投入力度。学院因办学效益较好,虽属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财政实行差额拨款。如:2019年以来,学院有两年收支结余为负。财政拨款占比不超过二成。(见表2)另外,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因无财政预算,所需费用从学院经费中支出,造成财务运行压力较大。
4.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开放大学综合改革协调机制,加快推进全省设区市、县(市、区)广播电视大学更名和转型发展。将终身教育服务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研究解决终身教育相关事宜。目前,江山市相关领导小组和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5.管理属性不清
学院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既要履行事业单位职能,又要完成与机关部门同等的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如,年终考核上,学院一直处于部门的边缘,没有部门的行政职能,年终考核名次通常靠后;职称待遇上,按照中小学标准给市开放学院定岗,评定却参照大学教师的标准,教师往往跳几跳也摘不到“桃子”;薪酬待遇上,参照中小学教师执行,没有享受大学教师高绩效工资待遇。当前,市开放学院处于“是学校非学校,非部门是部门”,教师处于“非高校非义务教育”的尴尬境地。
五、对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投入
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开放大学办学的社会综合效益,参照义务教育建立相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院的领导,定期研究终身教育相关事宜,消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将终身教育服务工作纳入镇街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标准,全额保障学院的办学经费,按照常住人口人均每年4元的标准,启动对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经费拨付机制,有效落实办学经费保障并做到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