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崔远伟

[摘           要]  旨在探讨当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以及提升路径。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认同度不高。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提升思想认识、利用自身优势、扩大师资力量和加大宣传力度等路径。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6-002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这对于我们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石和发展保障,而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然而,当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也对国家安全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和提升路径,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师资力量,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通过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希望能够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一、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我国而言,国家安全更是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将国家安全作为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并指出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顺应国家安全形势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国家安全环境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内外反华势力干涉与挑唆并制造事端的情况也日益增多。高校大学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力军,而国外部分组织通过各类学术名义向高校渗透,让大学生在国家安全方面丧失辨别力和判断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表明,许多高校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这种状况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缺乏明确的国家安全教育目标和计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方向和有效的实施策略。这可能是因为许多高校没有充分理解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或者缺乏对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划和执行能力。

第二,缺乏专业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然而,很多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师队伍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这可能是因为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不足,也可能是因为学校没有提供足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使得教师无法持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三,缺乏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教育的基础,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有效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前提。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层次性等,这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无法获得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知识。

第四,缺乏对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有效引导。国家安全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教育中,对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显然不够重视。

(二)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中,经费投入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相关教材开发受到限制。高质量的教材是保证国家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然而,由于投入不足,很多高校缺乏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教材,或者现有教材内容单一、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全面的国家安全知识。

第二,经费投入不足对师资培训造成限制。教师是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然而,由于经费不足,很多高校无法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得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三,经费投入不足对实践教学造成影响。国家安全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学,更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然而,由于经费不足,很多高校无法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演练、实地参观等,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知识。

第四,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国家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国家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与经费投入成正比。由于经费不足,很多高校无法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也无法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经费投入不足对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经费投入不足不仅限制了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和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还影响了国家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中,师资力量不足是一个明显的问题。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事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师数量不足。在许多高校中,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师数量相对于其他思政课程来说是偏少的。这可能是因为高校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由于相关教师资源的限制。教师数量的不足,可能会影响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

第二,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虽然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中,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教师可能缺乏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可能会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

第三,由于思政课程本身比较多,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力量配置明显不足。这使得思政教师在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的同时,很难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和教授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这不仅影响了国家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也可能削弱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四,缺乏专业性和有效性。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和专业背景参差不齐,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往往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这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全面、系统和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大打折扣。

师资力量不足是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师资力量不足不仅影响了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也制约了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生认同度不高

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中,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生认同度不高,国家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这种现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部分学生认为国家安全离自己很远,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因此对国家安全教育持有消极态度,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往往只是被动应付,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知识。

第二,缺乏正确认识。有些学生认为,只要不做违反国家安全的事情就好,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这种观点忽视了国家安全教育对于自身形成稳固防范意识和提升自我防范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学生缺乏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很多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敏感性和关注度。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国家安全问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

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中,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生认同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三、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提升路径

(一)提升思想认识

针对当前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提升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认识和实施措施。

第一,提高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加强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的出台,可以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第二,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高校应加大对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相关培训和学习机会,增强教师的国家安全教育专业素养,使其具备开展高质量教育的能力。

第三,完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强对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制定多样化、层次化的课程内容,涵盖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知识。

第四,引导学生注重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国家安全形势和重要问题。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国家安全教育相关的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国家安全意识。

提升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需要教育部门和高校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重视、建设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等,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为培养有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二)利用学校自身优势

针对大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发掘和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尽管经费不足,但高校拥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如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国家安全方面的书籍,或者利用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设网络课程或讲座,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

第二,利用社会资源。高校可以积极联系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和组织,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合作,如可以与当地的公安机关、安全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各部门负责人为学生讲授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或者带领学生参观相关机构,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开展实践活动。虽然经费有限,但是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方面的社会调查,或者在学校内部或周边地区进行安全防范演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国家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强化教师的国家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力量,高校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强化教师的国家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