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德育实践工作坊教学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

作者: 董旭婷 施雪晖 孙敏 叶明华

基础护理德育实践工作坊教学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0

[摘           要]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德育实践工作坊的建立及其对护生情域能力、职业态度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所高职院校62名护理专业一年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教学,观察组护生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定期参加以情感教育为主题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情域能力、职业态度和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情域能力、职业态度和考核成绩得分分别为(99.10±18.58)分、(4.64±0.84)分和(74.81±6.68)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分别为(87.44±20.07)分、(4.27±0.89)分和(67.31±9.01)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基于情感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工作坊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护生的情域能力、职业态度及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基础护理;德育实践;工作坊;职业素养;情域能力;职业态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9-0115-03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护生护理职业素养的提高,以及正确专业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1]。护士的情商能力对维持身心健康很重要,可以减轻压力,减少与临终关怀有关的焦虑感,促进有效沟通,提高护理水平[2]。Bahrami M等[3]认为情感能力是照顾老年人时护理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情感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把人的内在情感动员起来,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范式。护理人员的情感能力可高度影响其实践能力,从而影响护理质量。本研究拟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以情感教育为主题,通过工作坊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某高校护理专业一年级护生,经文献回顾,参与工作坊的人数一般为20~30人,根据本研究实施方案,确定每组工作坊人数为25人,考虑20%的流失率,则每组样本量约为30人。在一年级护生中随机选取2个班,共62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纳入标准:参与本研究的护生,需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认真履行本工作坊的学生管理制度;积极配合活动,能够按时完成工作坊活动任务。排除标准:未按要求填写招募表格,内容不够完整清晰;参与本研究的同时,已经参与其他教学、实验研究或者课题活动。退出标准:3次及以上,未按要求参与工作坊主题活动或完成各项活动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本人主动要求退出本研究。观察组中男2名,女29名;年龄18~21岁,平均(19.58±0.89)岁。对照组中男3名,女28名;年龄17~21岁,平均(19.49±0.9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班级职务,获奖情况、阅读习惯、有无照护临终人员经验、有无经历至亲死亡、有无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兼职经历、是否同意家庭讨论及是否了解临终护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护生的年龄、性别、班级职务,获奖情况、阅读习惯、有无照护临终人员经验、有无经历至亲死亡、有无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兼职经历、是否同意家庭讨论及是否了解临终护理等。

2.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

采用吉加梅[4]编制的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测量高职护生的情域能力。该量表由专业信念感知能力(共有5个条目)、专业内涵领悟能力(共有7个条目)、专业价值评价能力(共有6个条目)、专业价值内化能力(共有7个条目)4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方法计分,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5分”五个等级,总得分范围为25~125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护士情域能力越高,各维度得分=各维度所得总分/各维度条目数。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9,4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858~0.922。

3.护士职业态度量表

采用由吴雅文等[5]研制的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共计30个条目,从极端反对(负情感)到极端赞成(正情感)形成一条假定的度量线,根据每条态度语在这条线上相应的位置来赋予相应的分值(0.95~8.28分)。被测者从这些条目中选出7~9个最真实、最准确反映自己护理态度倾向和思想观点的条目,用所选择的条目总分值除以所选条目数,所得到的分值即为职业态度均分。4.5分为中立,分数越高,则说明其态度越积极。吴雅文护士职业态度量表是测量护士职业态度的首选量表,该量表Cronbatch’α值为0.753。

4.基础护理技术考核成绩

包括平时成绩(包括教学过程性评价得分)、实践成绩(包括阶段性操作考核得分)、理论成绩(包括课程考试成绩),总分为100分。最终考核成绩=30%平时成绩+30%操作成绩+40%理论成绩。

5.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阶段性反馈问卷

研究者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书籍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知识,根据每次主题系列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自行编制,该问卷采用Likert 5级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五个等级,分别计为1分到5分。该问卷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工作坊成员对主题系列活动的建议以及评价,以便于及时调整主题活动的方案,该问卷在每2~3次的主题活动后由工作坊成员进行填写。

(三)研究方法

1.对照组干预方案

对照组护生均采用常态化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参加由院校安排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完成平时的学习任务。教师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时,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占每节课授课时间的25%(10min)以上,建立QQ群,每周定时发布课程思政相关问题,研究者及时督促护生及时查阅文献,并给予在线答疑和互动讨论。

2.实验组干预方案

实验组护生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定期参加基础护理技术课外实践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主题活动以情感教育为主题,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具体活动方案见表1。

(四)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对护生人口统计学资料中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对护生基线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同一时间点的不同组别护生的情域能力和职业态度得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质量控制

研究开始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咨询相关专家,做好工作坊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其中工作坊主题活动方案中的案例与考核中的案例不重复;对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为避免寝室沾染,对招募的护生以寝室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分组;进行预实验,完善活动方案。活动开展阶段,保证顺利实施:每次活动均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教师开展;每次活动开展之前,研究者通过短信、微信等提前通知活动时间、地点,并进行签到,确保出勤率。资料收集阶段,确保真实完整:为防止偏倚,资料收集由课题组另一名研究者完成;护生填写资料时,指导老师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说明,现场收回、核对,保证资料完整、真实。统计分析阶段,确保数据无误:双人录入数据,经反复检查、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及时咨询统计学专家,确保统计学方法无误。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情域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情域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文末表2。

(二)两组护生职业态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职业态度得分(4.64±0.84)高于对照组护生职业态度得分(4.27±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两组护生基础护理技术考核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和最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文末表3。

三、效果与讨论

护理是一种对工作者情感要求很高的职业,护理学科的发展需要有积极职业情感的护理人才。有研究者[6]认为,情感教育对职业认同有积极影响,能增强职业忠诚度、减少人员流失。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Watson提出护士需要的三个特征为:一致、移情和热情,强调其行动是公开和诚实的;移情则强调护士通过努力,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病人的感受;热情则是指对另一个人的积极接受,通常以开放的体态、语言、触摸和声调来表达。郭慧东等[7]调查发现,我国院校护生职业认同和职业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而护生的职业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其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及护理行为的实践,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可以加强护生的职业动机[8]。田云霞等[9]提出,应将职业情感教育引入临床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临床技能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深刻、积极、稳固的职业情感,促进护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工作坊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师引导型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参与、互动及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工作坊是一种协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师引导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袁冬[10]在中临床护理教学中,将103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工作坊进行带教培训。结果显示,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和综合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认为工作坊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同时还能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和满意度。

在本研究中,结合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内容,以情感教育为主题,建立工作坊,实施课外实践活动。结果发现,经过8次的主题活动后,观察组情域能力、职业态度和基础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有积极职业情感的护理人才,从而提升护士职业态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芳,杨艳霞,易国萍,等.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21,36(12):73-75.

[2]Lewis GM, Neville C, Ashkanasy NM.et al.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ffective events in nurse education:A narrative review[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7,53(7):34-40.

[3]Bahrami M,Purfarzad Z,Keshvari M,et al.Emot-ional competence:A core competence in gerontological nursing in Ir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lder People Nur-sing,2018,13(6741):e12210.

[4]吉加梅,罗彩凤,徐剑鸥.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护理学报,2019,26(15):46-51.

[5]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理学情感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0(1):58-60.

[6]田云霞,张琳.职业情感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8):12-13.

[7]郭慧东,郭慧杰.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123-125.

[8]Fang WJ, Zhang YT, Fan XZ,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timism,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career motivation   in nursing undergradu-ates:A cross-sectional study[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8,68(9):33-39.

[9]田云霞,刘国莲.护理职业情感教育在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1):75-76.

[10]袁冬.中医护理技术工作坊的建立及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7):609-61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