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作者: 孟红莉 毛颖辉 金瑾 国佳秀 韩梦梦

基于微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0

[摘           要]  针对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这门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录制以知识点为单元的微课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领取学习任务、自主观看微课、在线提问、写数据分析报告等线上教学,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的重点则专注于数据分析方法论、操作综合运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微课;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040-03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是一门既注重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又注重统计软件实践操作的应用型课程。借助微课这种形式,混合式教学可以将线下的课堂教学与线上的网络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对数据分析的深入理解,以及他们的SPSS统计软件操作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完课程之后,独立地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具备从数据收集、录入、管理,到数据分析并形成研究报告的自主能力。

微课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1]。微课的核心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它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主题,用精炼、形象的语言制作视频供学习者使用。建设基于微视频的微课通常有五个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2]。

混合式教学就是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学习方式和互联网学习各自的优势[3]。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讲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师生之间多进行互动交流;在线学习部分,教师要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在线互动交流。

一、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微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混合式教学设计将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充分利用微课的学习时间短、内容独立、学生可借助网络随时独立完成学习的特点,将线下授课和线上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掌握数据分析基本原理的同时,能够熟练操作统计软件,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具体包括制作微课、线上教学、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三个部分。

(一)根据课程知识点体系制作微课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是社会工作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熟悉数据分析的规范流程、理解数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SPSS统计分析的主要操作,能够独立应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具备数据收集、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的能力。

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基础,但不少学生在学习社会统计学基本原理时就感到非常困难,所以学习本课程始终会有畏难情绪;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是理论课上课听讲、记忆、参与讨论等,没有将软件的实操和运用作为重点。

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知识点体系选择部分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本课程共有12章、54个知识点,选择其中的37个有关统计软件实际操作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具体见表1(见文末)。

微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主要以教材中例题为操作样题,制作重点放在SPSS的操作步骤演示和结果解读上。在开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至学校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构成线上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包括领取学习任务、自主观看微课、在线提问、根据给定的数据库写出数据分析报告、自行选题调研写出数据分析报告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教师制订每一章节的学习任务书并提交到教学平台,要求学生在本章节的线下课堂教学之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先行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可以在线上向教师提问。

学习任务书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回顾统计学原理中的相关知识和熟悉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操作步骤。回顾统计学原理的任务需要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软件操作步骤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其中的普遍性疑问在面对面教学中进行回应和讲解,对于个别化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个别解答。

在更高层次上,本课程希望学生在掌握了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能够根据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综合运用多项操作解决新的问题。根据给定的数据库写出数据分析报告是让学生面对新的数据库,运用学过的操作去完成一项不熟悉的任务,这是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经常面对的问题,所以会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让学生进行分析,写出综合性的数据分析报告。学生将数据报告在线进行提交,教师批改审阅,可以线上反馈,也可以选择其中部分线下进行讨论。

自行选题调研写出数据分析报告是要学生综合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选题、研究设计、抽样、问卷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等知识,自己完成这些环节并将搜集到的定量数据录入后形成自己的数据库。然后,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操作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从计划产生到设计执行,完全生成了一个新的产品,是属于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在综合教育平台提交研究方案、问卷、数据库、研究报告,教师进行批阅并提出建议,选择其中部分内容在课堂中讨论。

(三)面对面的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中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是线上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这门课程来讲,SPSS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先在线下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操作过程的演示和练习,而是数据分析的原理以及对数据结果的解读和运用。学生在开始的课程中可能并不习惯这种方式,当学生意识到课堂上不会再反复讲解操作时,会形成学习压力主动先行学习微课。

根据各章节安排,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现象引入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提供数据让学生直接进行相应软件的操作。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的部分直接归纳总结,对学生存在模糊和疑问的部分重点加以解答分析,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

掌握软件操作只是这门课程学习的第一步,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要对数据的输出结果进行精讲,对数据分析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横向和纵向延伸,增加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再布置若干实操题,让学生快速演示实际操作过程并对数据结果进行解读。

课堂教学还有一个重点是数据分析方法论,学生要掌握运用从原始问卷到数据库录入、到综合运用统计软件的多项操作以解决新问题。这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提交的数据分析报告、研究设计、问卷、数据库结合起来,选择其中部分学生的作业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做出解答。

在基于微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中,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始终是相互呼应、互相配合的关系。例如,对于线上教学的自行选题调研写出数据分析报告这项任务,可以和整个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方案、问卷、数据库、研究报告可以对应数据分析流程、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描述统计、统计图表、统计推论等各章节,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和学生线上提交的作业呼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以微课为中心的线上教学是课程的前置环节,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是对线上教学的回应、总结和提升;线上教学更注重学生对实际软件操作的掌握,课堂教学更注重对统计学原理、数据分析方法论、操作综合运用、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如果还有掌握得不是很熟练的操作或对结果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还可继续观看微课巩固相关知识点。

二、基于微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通过对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应用课程开展以微课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极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阶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多种优势。

(一)微课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统计软件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微课以知识点为单位,时长在1至10分钟之间,直观形象、短小精悍,非常适合统计软件的操作性讲解,也解决了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普遍较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灵活地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能有效解决软件操作类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困境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注重实际操作,传统的线下授课主要通过操作讲解和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完成,但是普遍存在学生操作命令选择不恰当、忘记或遗漏操作步骤、读不懂输出结果等各种问题。通过以微课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自己不断反复观看微课,看懂每种方法的选择,重复模仿强化操作步骤,再配合查阅统计学原理的书籍,结合微课中的输出结果讲解来进行数据分析。

(三)能有效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课时不够用的

问题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数据分析的规范流程,理解数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SPSS统计软件的主要操作,并且能够独立应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有限的40学时的课堂教学内,要达到这些目标还是很困难的。课堂讲解要花费一定时间,学生模仿操作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对软件的熟悉和操作能力有很大差异,尤其一些基础很差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讲解和重复演示。有了各个知识点的微课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复观看,充分利用线下教学,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选择观看的内容和次数。

(四)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对课程内容做出区分,更多地把重点放在学生综合操作能力、形成数据分析报告等方面。通过安排预习,让学生提前观看微课,对于简单的数据录入和读取、数据描述等操作,学生观看视频就可以看懂,上课时进行简单演示即可,可以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讲解复杂一些的难理解的数据分析原理、统计推论操作等内容,讲评学生自己的数据分析报告等。

三、结语

对于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这门课程,选择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是非常合适的,很适合统计软件课程本身的特点。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知识点更聚集,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几分钟的一个微课视频可以恰好讲清楚一个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要看的操作,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

这种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把传统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与网络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让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这样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录制微课、精心准备线上教学的材料,要有更渊博的相关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

参考文献: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6):26.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6.

[3]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等.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14.

[4]汪茂华.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02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微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孟红莉(1974—),女,汉族,新疆石河子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