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ET职业信息系统对教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作者: 轩辕子豪 陈福珍 朱明达[摘 要] O*NET职业信息系统不仅在人口政策的制定、就业市场的预测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还在教育、培训等领域发挥着指导性作用。在介绍美国O*NET职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小学教师这一具体的职业为例,阐述和分析了其岗位特征、任职者素质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而提出O*NET职业信息系统对我国教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 键 词] O*NET职业信息系统;教师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160-03
美国的职业分类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国际领先的位置,并且有鲜明的特点,它与O*NET职业信息系统相互依托,对产业界和教育界以至于每个个体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O*NET职业信息系统(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O*NET)是在美国劳工部的赞助下,通过北卡罗来纳州商务部的拨款开发的一个涵盖整个美国社会的各类职业的数据库,数据库涉及近千个具体职业,并对所有职业进行了标准化分析和具体描述。本文将结合O*NET职业信息系统,探讨其对我国教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O*NET职业信息系统
O*NET职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实际职业调查的基础上,由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向企业任职者、企业管理者、职业专家以及职业分析师发放职业信息调查问卷,通过数据抽样、数据采集、数据清洗与加权以及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得到的。O*NET职业信息系统还会对其数据库定期更新,以保证系统中职业信息的时效性。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职业信息,还可以满足用户定制化的需求,具体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O*NET系统对每个具体的职业都从职业定义、知识技能等18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按照相似性原则,我们将这18个方面归纳为三大部分:(1)岗位特征:职业定义、技能要求、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工作情境和需要的工具设备。(2)任职者素质:知识结构、一般能力、职业技术、教育经历、所获证书、职业兴趣、工作风格和工作价值观。(3)职业发展:工资待遇、职业前景,劳动力市场缺口和相近职业。
第二,O*NET系统对上述知识技能、工作任务等各个方面中的具体内容按照职业的特定要求进行了“重要程度排序”。“重要程度排序”将具体内容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依照百分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使“哪些内容重要、哪些内容次重要”一目了然。
第三,用户可以登录O*NET Online网站,输入诸如职业名称、职业代码、职业关键字,甚至求职者的兴趣、能力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相关的职业信息。求职者也可以登录网站,填写求职信息与职业期望得到O*NET系统自动生成的定制化的职业报告。
二、O*NET职业信息系统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描述
一个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和期待。小学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者队伍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以小学教师为例,来分析美国职业信息系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一)岗位特征
职业定义:小学教师就是在小学层次的公立或私立学校中,教给学生基本的学术、社会和其他形式的技能的专业人员。
技能要求:小学教师应具备指导能力、演讲能力、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的能力、积极倾听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监督能力、敏锐洞察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判断决策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评价能力、运算能力、说服力19种
能力。
工作任务:使用如讲座、讨论、阐述等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个人或团体进行学习;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对课程、项目建立明确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传达给学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准备材料和场所等38项工作任务。
工作活动:小学教师的工作包括培训教育他人,对工作内容进行组织计划和优先排序,指导并促进他人发展,编制文件记录信息,更新并使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等28项具体活动。
工作情境:小学教师需要与他人沟通、与他人肢体接触、与他人面对面地讨论问题,指导和配合他人,公开演说,团队合作,频繁制订计划并持续整周工作等24项情境。
工具设备:小学教师需要使用图板、积木、实验室天平、覆膜机、复印机等22类工具设备。
在岗位特征方面,O*NET系统对小学教师从概念上进行了界定,对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境、工作活动、工作任务以及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有利于用户对小学教师这个岗位有清晰、全面的了解。
(二)任职者素质
知识结构: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与训练知识、心理学知识、英语语言学知识、社会学人类学知识、计算机电子学知识、数学知识、地理知识、哲学与宗教学知识、历史与考古学知识、行政管理知识、咨询与治疗知识、消费者服务知识12类知识。
一般能力:小学教师应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口语理解能力、清晰表达能力、语音辨识能力、问题敏感性能力、书面理解能力、演绎推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安排顺序能力、灵活应变能力、选择性注意力、时间分配能力、数学推理能力、默记能力、抗干扰能力16种能力。
职业技术: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技术包括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电子邮件软件、图片照片成像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8项。
教育经历:75%的小学需要任职者有本科学位,19%的小学需要任职者有硕士学位,6%的小学需要任职者有硕士后(完成了硕士学位以及一定程度的研究项目,但不满足博士学位授予要求)证书。
职业兴趣: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的结果,任职者的职业兴趣代码为SAC。即小学教师的职业兴趣应属于或偏向社会型、艺术型、常规型。
工作风格:小学教师的工作风格应属于乐于合作、自我控制、关心他人、善于分析、可靠性强、抗压性强、独立性强等16种风格。
工作价值观:独立自主,成就感,人际关系。
在任职者素质方面,O*NET系统向用户呈现了从事小学教师这项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以及小学教师岗位对求职者的教育经历、所获证书等方面的要求。这有利于求职者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努力方向,也有利于教育机构结合市场需要制订培养计划。
(三)职业发展
工资待遇:全美全职小学教师的工资中位数为54120美元/年,其中10%的小学教师工资高于83900美元/年,10%的小学教师工资低于36000美元/年。各州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所差异,根据O*NET系统的统计,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全职小学教师的工资中位数为71000美元/年,其中10%的小学教师工资高于93800美元/年,10%的小学教师工资低于46000美元/年。
职业前景:2012年全美全职小学教师共1361200人,预计2022年全美全职小学教师将达到1529100人,增幅为8%到14%,增幅高于全美就业市场平均水平。
劳动力市场缺口:基于经济增长和净替换率,劳工局预计全美全职小学教师职位在2012年到2022年之间,有职位空缺467400个,平均每年职位空缺46740个。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其全职小学教师每年职位空缺4940人。
相近职业:与小学教师相近的职业还有25-2012幼稚园教师、25-2022初中教师、25-2023初中职业技术教育教师、25-2031高中教师、25-3011成人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教师。
在职业发展方面,O*NET系统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实时更新的信息,充当了职业咨询师的角色。用户可以通过O*NET系统查询任一职业的工资待遇、职业前景、劳动力市场缺口以及相近职业,查询结果不仅包括全美的总体情况,还包括各个州的具体情况,不仅包括当下的统计数据,还包括对未来某一时间段(点)的预测数据。
三、启示与借鉴
(一)建立与职业分类大典相衔接的职业信息系统
我国最新版的职业分类大典于2015年修订,一共包含1481个职业。一方面我国职业分类大典没有配套的职业信息系统。虽然职业分类大典对“职业定义”和“从事的工作”有简短叙述,但是内容比较笼统,既缺乏详细的统计信息,又缺乏对岗位要求、任职者素质和职业发展等重要方面的职业描述。另一方面我国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时间间隔比较长,其具体职业描述也只能随着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而更新,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与职业发展的变化。
不同的是,美国不仅建立了“职业分类标准体系”,而且有与之完全配套的、一一对应的“O*NET职业信息系统”,两者紧密结合、互为依托。“职业分类标准体系”简洁清晰地呈现出职业分类的框架结构,O*NET系统为“职业分类标准体系”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数据支持。O*NET系统的更新速度很快,几乎所有数据每年都更新一次,部分信息甚至每六个月就更新一次。
我国应建立与职业分类大典紧密衔接的、科学具体的职业信息系统,这不仅有利于发挥“职业分类”应有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职业分类大典和“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
(二)为教师教育提供指导
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多为学科本位,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课程内容也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为主。较少关注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教师教育的现实要求——即学校、家长和学生希望未来的教师知道什么。“教师专业标准”虽然涵盖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方面面,但是具体要求比较空洞,可操作性比较弱。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学科知识为例,其具体要求为“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难看出,我国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彼此分立的。
美国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多为能力本位,职业分类有助于教师教育机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职业信息系统对教育人才现状的调查,可以及时掌握教师教育发展的动向,预测远期人才需求,为制订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三)引导教师职业教育发展
O*NET职业信息系统中对每个职业的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技术不仅做了细分,还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序。以“小学教师应具备的35项技能”为例,按照重要性程度,被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指导能力(81%)、演说能力(81%)、积极倾听能力(75%)、批判性思维能力(69%)和系统分析能力(53%)。以此为参照标准,高校在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尤其是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将更能贴合社会的实际需要。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变化,即使是像小学教师这类传统职业,对小学教师的各项技能的要求和迭代速度也在不断变快。面对这种新形势,高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需要考虑这种增速,不能数十年一成不变。
因此,我国应该建立一个与O*NET职业信息系统相类似的数据库,通过向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以及教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学校、家长与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实时更新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需求推送给开设教师职业教育专业的各高校,使高校在进行教师职业教育时能够设置更科学的课程体系,选择更合理的课程内容,使教师职业教育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职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接轨,培养更加符合教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高质量教师。同时,O*NET职业信息系统也可以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参照标准,有效地帮助教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自我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文东,时勘.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6(2).
[2]张迎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更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1).
[3]冯桂林.职业分类学术研究概述[J].社会科学动态,1996(5).
[4]张元,张天恩.世界典型职业分类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
编辑 栗国花